第447章都投汉?
作者:画凌烟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最新章节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不在的人背锅。
    徐扬之战的核心是争夺濡须坞,濡须坞是陈骞在防守,现在濡须坞丢了,合肥也丢了。
    所以,都是陈骞的责任。
    有因有果,逻辑自洽。
    曹魏扬州方面快速达成一致。
    接下来,就有人打算从陈骞的家人下手了。
    陈骞的父亲是谁?
    曹魏名臣陈矫!
    陈矫已经去世,生前是司徒,陈家在洛阳威望极高。
    但就算再高,这一次恐怕都在劫难逃了。
    曹魏军事上的接连失利,逼迫他必须在政治上采取新的方式:对内加强控制。
    对于司马家族来说,现在有两股可怕的敌人。
    一是外部的季汉。
    二就是内部心生不满的反抗势力。
    司马昭清洗了一遍洛阳,却并不意味着内部已经相安无事。
    例如刚在寿春整顿几日防务的司马师,突然接到汇报:庐江郡太守文钦投敌了!
    他大为震惊,立刻派丘俭统率一万大军前往庐江讨伐。
    结果九月二十七日,司马师又突然接到一份汇报:丘俭投敌了!
    司马师气得暴跳如雷,他记得丘俭走之前跟他信誓旦旦说:卫将军,请给在下一万兵马,在下去拿回庐江郡!
    而他司马师也信誓旦旦地说:好好,丘将军深明大义,我给你一万精锐,你去夺回庐江郡。
    那铿锵有力的声音还在耳边回荡,结果人已经投递了!
    更要命的是,早在九月二十二日,丘俭带领一万大军往庐江郡挺进之前,跟自己的儿子说:我出发后,你们想办法逃出寿春,往合肥方向逃去。
    文钦的投敌理由其实是文钦与曹爽关系密切,自从曹爽被杀后,文钦在庐江郡一直惴惴不安。
    丘俭跟曹爽关系也不错。
    丘俭担心因为这件事,司马师给自己扣帽子。
    毕竟现在陈骞的帽子已经扣了,陈骞投敌的罪名也已经往洛阳呈递过去。
    以现在的政治形态,陈家插翅难飞。
    那么,现在不仅仅合肥在手,连六安也顺便拿了过来。
    六安是庐江郡的治所,这个位置在战略上重不重要?
    可以说仅次于合肥。
    因为它位于水之畔,水是淮河的分支,从水可以坐船直接入淮。
    但有一点不好,六安距离长江太远,如果没有拿下六安右边的合肥,直接打六安,补给线过长,很容易被魏军切断后路。
    而现在拿下了东边一百五十里的合肥,驻扎在六安的汉军,就不必担心后勤补给问题了。
    十月初一,还在合肥的李衡看完诸葛恪的信,大笑起来。
    他也没料到文钦这么快就投了,更没料到丘俭马上跟着就投了。
    看来这两个家伙之前私下肯定有联络的。
    “文钦和丘俭来投,是诸葛元逊的功劳,但他在信中却充满了抱怨。”李衡笑道。
    “这是为何?”
    “诸葛元逊说他一直想跟文钦打一场,他认为拿庐江郡太轻松,没能彰显出他的作战才能。”
    众人面面相觑。
    “大将军,文仲若和丘仲恭在外面等候。”
    “快让他们进来。”
    不多时,文钦和丘俭进来。
    “在下文钦,参见汉大将军。”
    “在下丘俭,参见汉大将军!”
    “两位不必多礼。”李衡立刻上前,左手握住文钦的手,右手握住丘俭的手,“久闻两位将军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呐!”
    文钦和丘俭没想到李衡如此客气,他们立刻说道:“不敢不敢,与大将军比起来,我们不算什么。”
    “我们坐下聊,请。”
    “请。”
    李衡立刻让人备下酒菜。
    曹魏和孙吴投降到他这里的人,都是有统战价值的。
    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
    他必须拿出十足的尊重,至少表面要十足的尊重。
    “大将军,司马家在中原倒行逆施,人心崩坏,天下盼王师久矣。”文钦道。
    “唉!”李衡端起酒,叹了口气,“昔年汉室衰微,吾与丞相也是经历多年,才有此局面,奈何中原有兵士百万之众,一时间我也不能立刻挥师北上,想起百姓还在受苦,我心中倍感煎熬。”
    丘俭和文钦又是一愣。
    听这位大将军说话,好像有点如遇春风啊!
    但有些话似乎又有些官方了一点,可仔细一听,又似乎无比真诚呢!
    难道李济安真的大公无私,一心为了天下?
    “大将军多虑了。”文钦笑道,“眼下曹魏内部已经分崩在即。”
    “哦,仲若此话怎讲?”
    “前不久,洛阳就有燕王曹宇联合赵俨,一同声讨司马家,虽说被司马昭平定,但此时洛阳人心已经崩塌,若王师能趁机北上,必可光复中原。”
    丘俭也说道:“司马老贼已死,司马兄弟威望不足,若您现在提兵北上,可收中原。”
    朱据也表态道:“下官以为应当北伐!”
    “但我军精锐在徐州也损伤不少。”陆抗道,“我认为应该休养一段时间。”
    李衡并未表态,陆抗说的在理,汉军精锐元气伤了不少,现在北伐,必然会面对曹魏举国兵力。
    万一北伐稍有差池,必然功亏一篑。
    走到他这一步的人,在乎的不是目标何时完成,而是目标如何不出大乱子的完成。
    就说现在曹魏和孙吴的降臣,各自是否和睦?
    荆州官僚与扬州官僚是否和睦?
    会不会出现历史上苻坚南下时那种局面?
    要知道,不经历深度整合的队伍,打顺风局没问题,若局面稍微不顺,就很容易立刻崩盘。
    “兹事体大,我会与丞相相谈。”李衡说道。
    文钦又道:“大将军,还有一事。”
    “何事?”
    “我从洛阳打探到消息,洛阳现在盐价涨了很多,洛阳给东南下令,想要从东南运输盐到洛阳,以平衡盐价格。”文钦道,“以往曹魏每年都会从建业买盐,若现在大将军全面封锁盐的买卖,对洛阳肯定会有更大的打击。”
    李衡看了陆抗一眼,陆抗道:“每年的确会购买,毕竟曹魏州郡众多,对盐消耗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