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呼尔勒
作者:细雨淼淼   长姐掌家日常最新章节     
    不过青竹并没有对这位见过几面的将军有什么心思。
    她觉得最好的报答方式就是和老爹一起把开州府变得更好,粮饷充足,不至于让保家卫国的将士们还饿肚子,吃不上好的。
    大哥这些时日常和那些离开了军营的士兵们接触,也能知道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
    在庞承彦没成为将军,独掌一方军务前,他们既要面对战场上凶狠的胡人,还要面临时不时就短缺以至于吃不饱的局面。
    庞承彦当年从军,也是和这些人同吃同住,知道他们的不容易的。
    后来他带着人打前锋,拼死拼活才一步步升了上来,也被人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
    有安国公府当年在军中的助力,他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坐上了开州军营的主位。
    他一上任,就开始想办法给军营的将士提升伙食,发军饷,进而查到了开州知府伙同他人卖粮一事。
    也是后来听了幕僚的建议,在把胡人打服后,就主张通商一事。
    这通商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不过如今的体量还太小,拿到的银两还不能完全照顾到所有将士。
    如今朝廷以他主张通商一事为由,不愿意提供粮食,所以目前这粮食也是更紧要的。
    仅仅通过曲辕犁来实现增产有些不现实,她还要想想别的办法。
    两人很快到了摊子上,不少穿着皮子,因着天热露出胳膊的胡人也在走动。
    胡人那边除了王庭和大城镇外,几乎都是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一个个部落。
    这些部落有大有小,大部落占据的牧场和牲畜资源比较多,部落的酋长等人也比较富有,能买得起这些大商人的茶叶,瓷器等。
    小部落很多生存都成了问题,容易被其他部落兼并和欺压,资源不丰富,能买得起的东西就少,只能找小商人买品质比较差,价格便宜的东西。
    汪顺他们是刚到集市的,他这次带着好几个兄弟过来卖一些小东西。
    他们卖的都是别的商人看不上,价格低廉的,甚至不在青峰他们限价的商品里的小物件。
    这会儿他正坐在摊子上等着胡人上门,却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
    “冉小姐,真的是你啊,你怎么来啦,快请坐。”
    汪顺忙将凳子擦了又擦才请她坐下。
    “我也是今日才得空出来逛逛,就听到我大哥说你们来了,怎么样,生意还好吗?”
    “还行,昨日也卖了不少,虽然比不上别家,但是也算是小赚了。”
    他们卖的有小鱼干,小螃蟹这些河鲜制品,也有他带着人去海边采购的咸鱼等干货。
    还有一些乡村土布,颜色看起来不好,布匹材质也一般,和一旁那些大摊位上光鲜亮丽的不同。
    甚至是陶罐,粗瓷器等别人看不上的东西,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平价百货摊,和后世的小商品市场,样样几元的一般。
    “嘿嘿,虽说看起来没其他家那么好,但是胜在价格也便宜,有不少小部落的人都喜欢,花很少的钱就能买一堆。”
    汪顺看到青竹认真地打量他的摊位上的每一件物品,还有些尴尬地笑笑,他担心冉小姐觉得自己这些东西太次,卖不出去。
    “这也是一条路子,你们有的这叫平民路线,别看价格低廉,利润不大,但是别人都比你们有财力,若是去采买那些货物,肯定拿不到他们那个价格,来了只能利润更低,成本更高。
    那些人看不上的路子,若是你能顺利走进去,以后肯定就会有固定的客源,也不是人人都买得起那些贵重的东西。”
    两人说话间,就见着几个穿着破皮子的胡人走到了摊子前。
    汪顺一见他们,忙迎了上去。
    “呼尔勒,你们这次要买些什么,我这次带来的种类更加齐全,你们都可以看看。”
    “这是其他部落的,他们见到我带回去的东西又便宜又好用,就让我带他们一起来买。”
    叫呼尔勒的那人用蹩脚的大梁话和汪顺交流,时不时还要夹杂他们的语言。
    “没问题,来者都是客,你们可以挑选,我按照给呼尔勒的价格卖给你们。”
    汪顺听懂了他的意思,边说边给那几人展示上次呼尔勒买回去的物品。
    那几人不会说大梁话,但是肢体语言还是懂的,叽里呱啦交流了一番,他们满意地买了不少东西。
    这些胡人一开始手上是没有大梁的钱,但是集市提供了采用皮子,牛羊等以货换钱的地方。
    就是兑换的比例比市场价低,只有没钱的部落才会选择这种方式。
    像大部落或者王庭,他们手上也是有白银的,自然可以直接交易。
    不过若是他们不愿意换,也可以拿着皮毛和集市上愿意以物易物的商家处做买卖。
    汪顺是两者都收的,不过他主要收皮毛,很少收牛羊。
    几人高兴地将背篓里面的皮毛给拿出来,汪顺评估了一番后给出了能换的货物数量。
    那几人换到了比别处还要多的货物,脸上也是喜笑颜开。
    那几人还要去买其他东西,呼尔勒留了下来,继续和汪顺说话。
    “你说要带回去卖的东西都在这,我没有摆出来,就专门给你留着了。”
    汪顺让手下去把用一个大布包包着的东西拿出来给他,这几年基本都是用的,什么针头线脑,擦脸油,拨浪鼓,木制的小玩意等等。
    青竹在一旁听着两人的对话才知道呼尔勒和汪顺熟悉后,他就想多买些实用又便宜的东西回去卖。
    汪顺也没有拒绝,用批发价的形式给他准备了一堆,呼尔勒看了看东西,笑呵呵地拿了钱,背着东西和部落的人走了。
    “他叫呼尔勒,我听他说他们部落就在出了边关的那边,母亲是大梁人,跟着母亲学了大梁话。
    后来成了孤儿就四处流浪,如今帮着部落里干起了采买的活计。
    他买的东西都是又便宜又实用的,所以其他更远处的部落就找到了他帮忙。
    他见着这其中能赚点钱,就找我帮忙买些他觉得需要的东西拿去草原卖。”
    趁着没客人的时候,汪顺给青竹介绍了呼尔勒的情况。
    “原来是这样,那他还是很有生意头脑的,难怪我觉得他和咱们大梁人长得比较像。”青竹也感慨道。
    “是啊,我听他说他娘是他爹在草原上捡到的,以前那个部落的孩子们觉得他出身低,经常欺负他。
    不过他如今很受这个部落的人重视,但他毕竟不是部落的人,所以才会想着多赚钱,以后娶个媳妇才能安定下来。”
    两人聊了一番关于日后的规划和麻河县的情况,青竹这才离开了摊位,她准备去胡商那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