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往事如烟 无怨无悔
作者:笔下宝宝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最新章节     
    “班长,这些年你去那里了嘛!怎么会一点消息也没有,我还以为、我以为你……”刘福生哽咽地说道。
    这些年他一直在寻找打听邓朝阳的下落,却始终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郑朝阳拍了拍刘福生的肩膀,泪流满面,着说:“福生,我也身不由己。组织上派我去搞地下工作,因为保密需要,所以一直没有联系你们。后来又去了沪市,直到前一阵子才回来。”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和感慨,让刘福生既感到欣慰又感到难过。
    郑朝阳的举动,展现了他对党的事业的责任心和忠诚度,这使刘福生对他更加崇拜和尊重。
    刘福生听完郑朝阳的话后,沉默了片刻,然后轻轻拍了拍郑朝阳的肩膀,安慰道:“班长,好在和平了,我们这些人,终于可以好好过日子了,不用再担惊受怕,出生入死了。”
    “班长,您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吧?”刘福生以期待的眼神看着邓朝阳说道。
    邓朝阳笑着捶了一下他的胸膛,笑着说:“不走了,现在国内和平稳定,我的使命也已完成了。京城可是我的老家,以后我就待在京城哪儿也不去。”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满足和自豪,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美好生活。
    刘福生闻言大喜道:“太好了,这样以后我们就可以经常见面了。”
    郑朝阳咧嘴一笑,说:“咱们走吧,这里是你们的地盘,带我一块儿逛逛,看看这些年村子的变化。”
    刘福生一擦眼泪,喜悦地说道:“呵呵,班长不是我跟你吹,俺们村子变化可大了,这些年、有了稻田养殖、中草药种植、家禽家畜养殖场、建筑材料厂……”
    刘之野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两位生死之交的战友们,在十几年后再次相逢的喜悦场面。
    他们俩深情拥抱,握手言欢,共享着过去的峥嵘岁月和如今生活的点滴。感慨万分,仿佛时光倒流,又回到了那些青涩的岁月。
    刘之野见状也是心中感慨万分,他回想起自己曾经的战友们,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时刻,所以非常理解他们此时的心情。
    下午,刘福生带着几人在村里逛了一圈儿,去了一望无际地稻田养殖基地,最牛又去了一趟南山摘樱桃吃。
    直到天擦黑了,他们这才依依不舍的回了三大爷家。
    三大爷邀请的人也陆续赶了过来,有老爷子、刘之野的大伯,还有曾经一起参与救助收留邓朝阳等几名游击队员的那些人也来了。
    这些人在见到邓朝阳后,不禁激动万分。郑朝阳在这几个月的养伤期间,他与这些村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这份感情是做不得假的。
    在过去的艰难岁月里,他们冒着日寇的威胁,冒险收留八路军游击队员,精心照顾了这么久。
    若非真心将我党的队伍视为亲人,是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他们以无私的奉献和坚定的信念,为八路军游击队员郑朝阳等人提供了坚实的庇护。
    郑朝阳扫视了在场的人,却发现人数少了几个老战友,他心中一咯噔,有种不好的预感袭上心头。
    于是,他沉声问道:“福生,大毛和小毛两兄弟怎么没来?还有你的堂弟福成呢?他们为什么都没到场?”
    刘福生闻言,原本笑容满面的表情逐渐暗淡了下来,他与其他三位同村战友一对视,齐齐低下了头默然不语。
    刘福生迟疑片刻后,才低声说道:“那年你离开后不久,我们游击队就并入了赵司令领导的五支队主力部队。
    在袭击平绥铁路的战斗中,大毛不幸中弹牺牲。抗战胜利后,老蒋向我们全面发动进攻,在太原战役中,小毛也牺牲了。
    我的堂弟刘福成,他是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英勇牺牲的。
    还有福林,元黄,元山等人都是牺牲在了建国前。”
    邓朝阳听了这话,眼眶里热泪盈眶。当年他从村子里带走的十名优秀年轻人参军打鬼子,如今只剩下四人,其中还有一人残了一条腿,一人瞎了一只眼睛,真正完好无损的,只剩下了两个人。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他们都是英雄,你们也是英雄,没有让我失望,也没有让部队蒙羞。
    他们是光荣的,我们不会忘记他们,国家也不会忘记他们,人们更不会忘记他们。”
    刘福生等人眼噙着眼泪,用力地点点头,“我们知道,也从来没有抱怨,如果没有人去选择牺牲,没有人去付出奉献,怎么会有今天的美好生活呢!”
    “只是,如今咱们几人团聚了,却少了他们这些人。每每想起他们,我都想感慨,要是他们能活到现在该多好啊!”
    刘之野举起酒杯,大声提议:“咱们敬牺牲的战友们一杯。”他举起酒杯,洒了一些在地上,邓朝阳等人也纷纷附和,他们共同举杯,干了杯中酒。
    “在茫茫的人海里
    我是哪一个
    在奔腾的浪花里
    我是哪一朵
    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
    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
    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
    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
    不需要认识我
    不渴望你知道我
    我把青春融进
    融进祖国的江河
    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
    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
    ……”
    突然,刘之野轻轻吟唱着一首旋律优美,又充满热血激情的歌曲。
    他以一种独特的声线,唤起了听众的情感共鸣,使人感到既舒适又热血。
    郑朝阳和其他在场的人,都静静地听他唱完。这首歌虽然他们之前从未听过,但它的旋律和刘之野接近专业的歌唱技巧,使他们热血沸腾起来。
    这首歌虽然是第一次听到,之前从未听说过,但它的旋律和情感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人。
    郑朝阳与刘之野碰了一杯,意外地发现他还有这本事,“之野,你还真是多才多艺啊,我感觉你不比咱们文工团的台柱子唱的差。”
    刘之野微微一笑,谦虚地回应道:“过奖了,老郑。我只是喜欢唱歌而已,比起那些专业人士还差得远呢。”
    郑朝阳笑着用手指虚点了他两下,接着询问道:“对了,你刚才唱的那首歌叫什么名字?真是好听,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呢?”
    刘之野晃了晃酒杯,邀请他再喝一杯,然后神秘地说:“你当然没听说过,这是我新写的歌,你们可是这世界上第一个听众哦,哈哈哈……”
    他接着补充道:“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我们的革命经历……”
    邓朝阳惊讶地张大了嘴巴,道:“嚯!你不仅会唱歌,还会写歌?真的假的?”
    刘福生接茬道:“老班长,我可以证明之野确实会写歌。之前他就写过几首好听的歌曲,包括《少年壮志不言愁》、《红星照我去战斗》、《驼铃》等。这些歌曲都非常动听。”
    邓朝阳闻言恍然大悟道:“啊!这些歌我知道,还会唱呢!但是没有关注作者是谁,没想到这是之野写的。”
    “嚯!之野,你还真是大才啊!没想到我的搭档还是这么一位大才子,真是让人佩服不已,失敬失敬!”
    “来,我敬我们的大才子一杯!”
    刘之野笑骂道:“我去你的吧!你想喝酒就直说,少来这些没用的。”
    “不就是想喝酒吗?来、来……我奉陪到底。”
    “哈哈哈……”众人见状一齐笑了起来。
    邓朝阳与刘之野热情地与战友们欢聚,老朋友们再次重逢,让多门这边也忙得不亦乐乎。
    吃完饭,多门背着手在营内四处溜达,突然想起食堂的大厨来。听说他解放前在鸿宾楼当过主厨,手艺不一般,他们说不定还认识。
    这些年,他认识的老朋友可不多了,难得能碰上一位老相识。于是静极思动,他便溜达到了后厨。
    “请问,这里的大师傅在吗?”多门拦住了一位,要出去倒垃圾炊事员道。
    “在,搁里面休息呢!请问领导您找我师傅有什么事吗?”小徒弟好奇地问道。
    “哦,我就是想见见咱们的大厨,不知道是什么样人,做饭的手艺竟如此了得。”多门微笑着奉承了他师傅几句。
    小徒弟闻言,眉开眼笑地回应他道:“我师傅大名刘洪深,曾经是京城鸿宾楼的大师傅。
    不是我给您吹,这十里八乡的您去扫听扫听;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师傅做菜手艺高超的,什么红白喜事都想请他老人家亲自出手帮忙的。”说着话他还一只手竖起大拇哥,神情骄傲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