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四处漏风的情报网,暗中壮大的反战同盟
作者:葫芦开小花   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最新章节     
    周竹俊最近的动静并不大,暗中联络了多位好友,试探他们对战争的态度。
    反战同盟的宗旨是借助军人的手段,结束这场虚伪的战争,让更多人解放出来。
    反战的第一步是拒绝参加战争,拒绝不合理的命令,从盲目的对天皇的忠诚中解放出来。
    这里丁伟给他出了个主意,一个人的内心是很不容易改变的,在小鬼子心里,天皇就跟神明一样。
    不要直接说天皇的问题,借用历史上常见的手段,以清君侧的方式,告诉大家,天皇身边出现了奸臣,需要战士们的帮助。
    狂热分子、极端的战争分子,就是蒙蔽天皇的罪人。
    还别说,这个策略的成效极大。
    让他们直接反天皇不行,换个角度清理一些马鹿,大部分人嗷嗷叫着同意。
    避开主要矛盾,利用士兵的忠诚,可以达成想要的结果。
    伴随着太平洋跳岛战术的成功,鹰酱的飞机已经可以频繁的轰炸鬼子本土,出动二三百架轰炸机,将工厂给犁了一遍。
    仅靠着本土的防空武器,很难阻挡鹰酱轰炸机。
    靠战斗机拦截是最有效的办法,关键没有合适的飞行员了,战斗机还能凑出一些,油料也能挤出一些,没人开它怎么上天。
    兵力压制到菲律宾,已经完全地封锁了鬼子的海上交通线。
    老美接连胜利消息传到了国内,壮大了抗战人员的信心,也立刻引来了伪军的人心惶惶。
    惶恐的不是鬼子陆军,对于他们而言,海军那群马鹿死光了才好。海军马鹿死光了,陆军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物资。
    最惶恐的是伪军,有八路散播消息,称太平洋各岛屿的惨烈,日寇没有足够的兵力驻防岛屿,很可能要抽调伪军,前去跟强大的鹰酱作战。
    受政策的宣传,有2.4万伪军向八路反正,这个数量超过了抗战七年的总和。
    看来大家很怕拉去岛屿当炮灰啊。
    舆论是个有利的武器,率先从华北发酵,随后向华中、东北地区蔓延。
    竟然有伪满洲国的伪军,主动找到了丁伟的部队,声称要反水。
    这可是新鲜的事情,他们一向是鬼子最忠诚的狗,开始认清局势了?
    大雪覆盖,一片白茫茫中,谁是黑谁是白一目了然。
    谁要日暮西山,谁有勃勃生机,也是一目了然的。
    “告诉老钟,亲自负责这件事,很可能是瓦解伪满十几万伪军的一个契机。”
    “铁桶一块很难处理,可要是四处漏风的房子,任何一个窟窿都能钻进去。”
    周卫国递过来一则情报,事情跟预想的有点不一样。
    关东军征召了20万人,接下来的几个月会迅速补充至东北地区。
    目前三十多万兵力,即将扩展到50余万,这个数据还会增加。
    “怎么会如此?”
    丁伟皱起眉头,有些质疑该情报的准确性。
    由关东军情报处廖飞小心传递的情报,准确性毋庸置疑。
    丁伟手指在桌子上敲打,神色中透露着不爽。
    这件事跟鬼子的认知有关,他们的潜意识里认为关东军有几十万精锐,且物资丰富。
    即便本土被干掉了,也可以转移到东北继续抵抗。
    很多年轻人、退役的兵被重新征召,不甘心败亡的狂热份子,积极踊跃的加入号召。
    短期内,关东军必然会增加大部分兵力。
    “如果是20万新兵、退役的伤兵,再来20万也影响不了大局。对我们而言还是好事,新增加的士兵,必然增加关东军的物资消耗。”
    “破坏后勤线,打敌后作战,这是我们的拿手好戏啊。”
    可以这么理解,但关东军兵力有望在年底前恢复到50万人,对于绥热察军区而言,并不是好消息。
    意味着丁伟一个人,很难吃掉他们。
    不必太着急,更着急的还有远东军呢。
    西线作战同样顺利,苏军反扑,接连收复解放失地,有望在年底前解放全境。
    在这个节骨眼上,远东军必然要稳住局面,跟丁伟合作,合力压制关东军的疯狂举动。
    所以当丁伟提出要采购步枪、冲锋枪的时候,莫斯科方面拿起来仔细考虑起来了。
    以慈父的性格,不听话给你扬了。
    能让他认真考虑的事情,只能说没办法。
    当前的利益是稳住远东,先把欧洲战事解决了,再抽出精力拿到远东的利益。
    这里涉及到了鹰酱、毛熊两个布局,从43年的时候就开始讨论战后的利益分配问题了。
    毛熊想拿到外蒙、东北的权益,鹰酱需要在远东扶持一个代言人。
    如果是比较好的局面,东北地区归入远东,山海关以南的地区,划入鹰酱的范围。
    到那时,东南亚什么的都不可能了,一并在远东的版图内。
    归根结底,是双方在远东分配话语权。
    显然欧洲更重要,东北地区要稳,先稳半年一年。
    等解决了三德子,再掉过头来收拾小鬼子。
    在选择代言人上,毛熊跟鹰酱都第一选择了山城,从苏联对八路的帮助就能体现出来。
    别以为老毛子是好东西,他第一个站出来承认了伪满洲国。
    同理,他需要让鬼子承认伪满蒙国。
    双方把利益交换算计到了极点,哪一个是善茬儿?
    先让人高看你一眼,靠的是什么?不就是靠手上的武器,靠身边的火炮。
    丁伟的绥热察军区就像一根刺,扎在苏联、伪满洲之间,反正远东军跟关东军矛盾最大。
    他可以利用这一点,玩四两拨千斤的戏码。
    有了莫斯科的批准,1万支半自动步枪的单子,同意均价给到丁伟。同时还有2万水连珠步枪,可以考虑以合适的价格卖给绥热察军区。
    弹药1200万发,冲锋枪暂时没有多余的,只能先拿出1000支。
    西线部队也需要装备,没有多余的产能。
    一万支半自动步枪,比预想的情况差了不少,能够装备给机械化作战旅。
    总好过于没有,反正丁伟暂时也不需要付出什么,贷款的钱还没画完,先赊着呗。
    10月底,阿诺夫这边通知,一大批军械到了,需要丁伟安排人去运输。
    边塞零下三十多度,运输难度较高。运输的汽车、马车等不便,即便如此,战士们的热情高涨。
    迅速的涌到边境地区,接收这批军械武器。
    老毛子的突然大方,让丁伟意识到局势可能更紧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