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秘史往事
作者:写作需坚持   从小旗做起,马踏天下最新章节     
    “世间的揉揉杂杂,不过为了碎银几两。”
    杨九感慨一句,喝了一口清茶。这清茶来自江南,且一两便要几两银子,已算是这边城高档饮品。
    喝完茶,杨九这才开始说。
    “半月前,胡三祥便已在周遭认识商贾秘密借钱。”
    “这与黄鼠被盗案有何关联?”
    李川脱口而出,惹来一旁的张工怒看,赶忙收了话匣子。
    “二位官爷,请听吾说完。”杨九倒是沉声起来,“不妨猜测下胡三祥一共借了多少银子。”
    “怕是只多不少。”张工推测道,“像胡三祥这样的皇商,各处都有财产,根本轮不到借银子的地步,但,真如你所说,到了借钱的地步,那便只多不少。”
    “确实。我打听到他总共借了约摸着三十万的白银。”
    “三十万!”李川愣神,这可是他想都没办法想的数量。
    “他遇到了什么困难?”还是张工老道一点,继续追问。
    杨九笑笑,继而道,“不妨再与二位说件事。”然后神秘兮兮道:
    “不知二位知晓周严这人吗?”
    “周严,当然知道。就是那长乐坊的主家。”张工皱了下眉头,隐隐约约已经察觉有些不对。
    “长乐坊是最早开在城内的赌坊,而那周严便是胡三祥的公子。”
    杨九说到这甚是得意,这样的秘史在这城中可是鲜为人知。
    张工和李川听到这都有些惊讶。
    那周严只知道是从外地来的,平日中也与胡三祥没什么交情,怎的今日却变成了胡三祥的公子。
    “周严那等恶徒怎会是胡大商的公子?”
    李川有些不太相信。毕竟胡家就算是商贾地位低下,但家中几个孩子都在学堂习学,实在是无法与周严想到一起。
    “看起来确实有些难以置信,不过…”杨九话锋一转继续道:“若换个说法。这周严并不是与胡三祥正室所生呢。”
    “偏房生的?”张工摇摇头,“胡三详并没有纳妾。”
    “胡三详没有纳妾,自不是偏房生的,这周严是胡三详年轻时做行商留下的孽缘。”
    杨九声音几乎兴奋到了极点,然后又如同气球马上泄气。
    “周严也是在胡三祥暗地支持下才起了赌坊。不然以他的能力,绝不可能。”
    “而且最近周严惹上了一些严重的事情,欠了不多不少刚好三十万的白银!”
    杨九兴致勃勃,“这次的三十万银子,胡三祥之所以不敢用明面上的账目,就是害怕家中正室知晓他还有一个私生子。”
    “可听你说了这般多,也没有办法将事与黄鼠案联系起来。”
    李川欲要上手,惹得杨九急叫:“这怎么没有关系!”
    “因为白银还没筹齐,他想要救他儿子活着便得拿关乎他身家性命的东西去抵押!”
    “作为皇商的胡三祥,黄鼠便是他的性命!”
    “你们说,这会没有关系吗?”
    杨九说完这番话已经是上气不接下气,他赶紧喝一口茶,继续道:“当然,后面这些是我猜测的....只是有这个可能。”
    “杨掌柜你这么一说,我等真还觉得这事倒还越发扑朔迷离起来了。”
    张工站起身来,走到杨九身边,“不过,我更好奇的是,你这些秘史是怎么知道的。”
    “我自是雇了人去查。”杨九也没隐瞒。
    “能查得这般细致,那人应该很有本事,不知能不能透露一下姓氏。”张工微笑着。
    “银子给得多,自然就知得多。”
    杨九不愿说,看了张工一眼就转身坐在了太师椅上。
    “二位,我知晓的吾已经告诉你们了,若是没事,便不留二位吃饭了。”
    杨九突然开始下逐客令,李川这时候突然又道:“杨掌柜,好奇问你一件事儿,还望解答。”
    “说。”杨九脸上出现一丝狐疑。
    “你知道这么多事,随便拎出去一件便能让胡三祥身败名裂,可是为何你一直没这么做?胡三祥倒了,那皇商就会重新选,你岂不如愿?”
    “哈哈哈。年轻人,这个世上命还是重要的。周严是个怎样的人,你们比我清楚,我若是说出去了。自然能找到我,我....还不想死得不明不白。”
    “再说皇商,此事年头已久,就算换人,也不一定轮到我。”
    杨九说完,看着李川,“还有要问的吗?”
    “没了。”李川抱拳,跟着张工离开的店中。
    二人走在大街。
    张工道:“如果杨九没有说谎,那胡三祥直接的嫌疑更大。”
    李川道:“我认为杨九没必要跟我们说谎,他跟胡三祥是对头,帮他作甚,这时候不落井下石就已经不错了。”
    “可是他为何要报案。”李川又想不明白。
    “也有可能是胡三祥迫不得已报的案.....”张工伸了个懒腰。
    “既然如此,那为何他又会把矛头指向杨九?”李川摇摇头。张工道:“可能是他的缓兵之计。”
    “不过胡三祥定然没有料到杨九知道那么多秘密。光凭这一点他就算错了。”
    二人走过小摊,摊贩在卖蜀地一种特殊的粉。
    “吃一碗?”
    张工拍下李川肩膀。
    李川点点头,二人坐在了一旁木桌子边。
    一碗粉下肚,李川满意的拍了拍肚子,舒服道:“还得是蜀地的小吃,味道一绝。”
    摊贩回应道:“小哥好眼神,我年轻时去蜀地,便被此小吃吸引,花了三两银子人家才肯教吾。”
    “说起来我连宣府都未去过呢。”
    李川若有所思,“再来一碗。”
    “保证稳当。”
    摊贩又快速的做出一碗,送了上去。
    吃完后,像是自来熟般寒暄几句,这才离开。
    “听闻蜀地蜀道之难于上青天。有机会倒是想去见见看看。”
    李川有些憧憬,只在书本中的蜀地是何种样貌,是真的山高入云层,一望旷野吗?
    “你小子这么一说,我倒是想去应天府了。听说那里金碧辉煌,的,晚上犹如白昼,是歌舞升平的不夜城。”
    二人异口同声的叹息,十分羡眼的开口:
    “真想去看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