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真是大快人心,报应啊!
作者:卟爱咸鱼的猫   王爷挺住,王妃带着大炮来接你了最新章节     
    “走吧,吴兄弟,这个椅子真方便”
    吴夕与他说了注意事项。
    刘木根新奇的这里摸摸那里摸摸,很快就自己滑动起来。
    他们来到砖窑面前。
    刘木根:“前面这两亩田都是我的,你们可以在里面挖土”
    吴浩宇拿着竹竿,将洞口的蜘蛛网挑开,钱玉溪进去观看。
    “这个是个龙窑啊,只是不完善,我们明天把这里修补一下,这边得扩充两室……”
    两人商量着完善窑子。
    古代的陶瓷技术发达。
    龙窑很出名的,许多烧窑的人都以能建一个龙窑为荣。
    窑长条形,依山坡所建,由下至上,如龙似蛇,亦称蛇窑。
    窑室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
    因龙窑本身就起着烟囱的作用,故分隔出若干小室。
    火焰抽力大,升温快,降温也快;可以快烧,也可以维持烧造青瓷的还原焰。传说龙窑是青瓷摇篮。
    龙窑升温适度、均匀,成品率高,同时事故少,操作容易。
    吴夕开始询问果果。
    “这里还有更好的土质吗?”
    吴夕以前在现代听说过高岭土,石英什么的。
    她想的是如果这里没有好的泥土,需要烧制的时候买一些给他们。
    果果:“这田里挖下去一米就是好泥,主人你运气不错”
    吴夕立刻来了精神。
    “爹爹,到时候让他们挖下去一点试试吧,这块田我们可以承包下来,或者以后给刘叔分成”
    吴浩宇立刻回家,带着锄头铁锹过来帮忙,几人挖深原有的泥土。
    当挖深一米多,果然土的颜色更好。
    “不错不错,丫头你运气不错。
    到时候我们可以分开烧,几个室烧瓦,其他室烧砖……”
    钱玉溪也羡慕他们运气不错,上好的陶瓷泥啊。
    吴夕见到钱师傅确实很专业。
    没她什么事儿就回去了。
    回来看到余师傅他们拿着碳灰在量地基印边界了。
    沈浪带着一点厨房的辣椒准备出发回去,他还不忘提醒道。
    “他们明早继续送石头过来,小夕,听说烧成石灰用处很多,到时候可以卖一点给我们吗?”
    “当然可以,还要谢谢你们帮我找到原材料。
    到时候石灰用处普及开来,还指望你们帮我卖到别处去呢”
    “你等一下”
    吴夕回房间里,从空间拿出来两罐茶叶。
    那可是她空间里唯二的两棵老茶树上出来的茶。
    不光口味浓郁,吸收了灵气生长,有益健康。
    吴夕又送了他两根百年人参。
    “带点茶叶回去”
    “这个人参是我从山上采的好参,一根你帮我带给小睿睿吧,可以留给家里人补身体”
    那是她空间里种植的,年份不是很长,功效却不差。
    都是浇灌灵泉水生长起来的宝贝。
    一般人她还不舍得送,年份太高的怕拿出来被人盯上。
    “谢谢小夕”
    沈浪开心的拿着茶罐和盒子坐着马车兴冲冲的跑了。
    生怕被小伟抢了。
    其实他不知道,小伟得到的远比他们的东西要多。
    吴夕准备先烧点石灰出来。
    石灰用途广,消毒刮墙都可以。
    这时小伟已经带着人将石灰石往砖窑那里拉去。
    吴夕趁着其他人没注意,又放了一些成板出来。
    到时候砖窑外面可以搭建几个板房当仓库。
    其他人也没注意。
    搬运的几人都是小伟的小司,不用担心泄露其他消息。
    小伟对于吴夕的事情很上心。
    午饭时分,吴家做的是白面馒头,红烧鱼,卤猪头肉,爆炒肥肠,还有一个酸菜汤。
    干活的四十多人看着一筐筐白花花的馒头,还有飘香的肉菜,不停咽口水。
    里正也不例外。
    他们家人口众多,去年的收成并不好,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哪里能吃得上大鱼大肉和白面馒头。
    后院空地上摆了四桌。
    吴云阔见他们都洗手过来,赶紧招手。
    “开饭了,大家不必拘谨,吃饱才有力气干活,辛苦大家了”
    所有人都看着吴云阔,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吃饱?”
    他们可都是农家糙汉子,得吃多少才能吃饱啊?
    吴云阔见大家都有疑,立刻又挥了挥手。
    陆氏带着李婶儿两人又从木屋那里端出来两筐馒头。
    “开吃了”
    里正的儿子带头,其他人都狼吞虎咽起来。
    李婶儿一听说让人吃饱,心痛的无以复加。
    “这得吃多少粮食啊?”
    她也知道,人家有后台,也有粮食。
    灾荒年间愿意给这些泥腿子这么高工钱和吃食,吴家是大善人啊!
    他们一家有几口人在这里上工呢!
    她一定要多做些活,不能对不起那些饭菜!
    其他人心里也是这般想的。
    还有人红了眼眶:“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的饭菜,吴家是大善人啊”
    “是啊,我爹他们那一辈,就没有天天吃饱过,他去年也没扛过灾荒…”
    有人忍不住落泪。
    其他人心里也有些难过,甚至有人将半个馒头偷偷放在衣襟里,准备等下晚上带回去吃。
    “日子还得过,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我们一定要好好干活,不要辜负吴家的心意啊”
    “是是是…”
    李建荣带头,得到了人们一致的肯定。
    陆氏见到他们的样子,她心里也不好受。
    李婶儿站出来大声道:
    “今天是开伙饭,伙食好一些。
    后面的饭菜会有缩减,当然也不会饿着大家。
    晚上不包吃,不过东家说了,每人每天晚上可以领两个馒头或饼子带回家”
    大家听到还可以领两个馒头回家,心里感激不尽。
    他们在外面吃好,家里的老人妇女孩子,还在吃糠咽菜呢!
    这馒头一个足有男子拳头大小,就算是杂粮馒头也好。
    李婶儿见他们眼眶湿润,也知道都不容易,开口劝道。
    “吴家给你们粮食,希望你们珍惜做事的机会。
    这些粮食可是他们与明月楼借的,我都看到借条了,以后要干活来抵的…”
    其实她也不识几个字,陆氏说是借条,她就相信那是。
    “好,我们会好好做事”
    所有人干劲十足,他们不是忘恩负义的人,人家借粮都要给他们吃饱,那是照顾村里。
    现在可不好找活干。
    吴夕强烈要求他们饭后半个时辰内不能马上干重活。
    人们纷纷捡起镰刀,锄头,草绳。
    将荒地上的杂草清除干净,堆在一起到时候一起焚烧做肥,十台机器都开起来。
    吴夕见阻拦不住,都是轻巧的活,就随他们去了。
    吴浩轩赶着马车去镇上买东西回来,拿出两个空缸子,十几把镰刀,说着八卦:
    “听说王氏想找秦家麻烦,被轰回来了,连同两个尸体都丢了回来,刘银根将人埋了。
    王氏一下失去两个孩子,哭闹不止。
    她去找她妹妹要回当初送出去的小女儿。
    被小河村的人羞辱了一顿,赶了出来”
    立刻有村民嚷嚷开来。
    “真是大快人心啊!”
    “报应啊!生了嫌弃是赔钱货,现在又想要回来,脸呢?”
    “就是,梅花村的脸都被他们丢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