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谁是做局者
作者:酸奶配葡萄   综影视:卷王娘娘她恃美行凶最新章节     
    今夜一切若是如她所愿的那般,年世兰被活活烧死,一切证据直指莞嫔、端妃,他在盛怒下发作了莞嫔和端妃,甚至迁怒于沈贵人,这是一箭几雕的好事啊!
    如是这样大刀阔斧的下去,宫里还有几个人?
    年轻、健康的宫妃一只手都数得过来,他还如何延绵后嗣,如何坐稳这帝位?
    乌雅·成璧,她真的有把自己当过儿子吗?
    宜修不明白胤禛的脑回路,更不明白自储秀宫出事起,证据链在文鸳的操纵下,早已让胤禛认为后宫的一切祸乱都是乌雅包衣一党与她玩弄宫权的杰作。
    此时她见胤禛沉默不语,以为是要发作端妃、莞嫔等人,她便准备开口,彰显她的身份地位,并代替皇帝做出这个决定。
    “皇上,臣妾看……”
    “好了!”
    胤禛不愿意再听宜修说什么。
    皇后和太后可是姑侄,她执掌宫权,对今日之事她还能一点风声都听不到吗?
    又看着宜修那一张好不和善温柔的面孔,胤禛心中怒火中烧,一气之下他便做出了今日之事的决断。
    “罪奴吉祥,涉嫌谋害宫妃、损毁宫殿,即刻杖毙,夷三族。
    碎玉轩掌事太监小允子、大宫女流朱,寿康宫宫女兰珍,夷三族。
    延庆殿、碎玉轩……”
    说到这里,胤禛微微停顿了一下。
    只不过是犹豫了两息的时间,回想起了不久前储秀宫一事,他的愤怒真是大到极点。
    这次要是再不给点教训,下次他的亲生母亲、他的好太后,怕不是要烧了养心殿、刺杀他这个皇帝,把老十四从宗人府里捞出来当皇帝了!
    “延庆殿、碎玉轩、寿康宫,掌事太监女官监管不利,各杖责二十,罚俸一年。”
    “莞嫔、端妃御下不严,引发诸多事端,禁足小佛堂一月,罚抄佛经八十八卷,罚俸三年,以儆效尤。”
    “皇后,掌权不利,忠奸不辩,禁足景仁宫一月,罚抄宫规、佛经各八十八遍。
    日后宫务由敬嫔、祺嫔、沈贵人一同协理。”
    “沈贵人今日受惊,且救护莞嫔有功,复封号‘惠’。”
    “年答应遭无妄之灾,且近日行径端正,已对诸日恶行诚心忏悔,念多年伴架有功,复封号‘华’晋为嫔。”
    不等众人反驳些什么,皇上便拂袖离去。
    边走着,他边对着苏培盛吩咐道,
    “让他们照顾好华嫔,有任何事情,第一时间告诉我。
    也别忽略了储秀宫!”
    “是。”
    “恭送皇上。”
    受罚的甄嬛,乃至端妃,无一为自己辩驳,甚至无暇为自家宫女求情。
    她们知道,今天能有这样的收场,已经是老天爷的恩赐了。
    虽然对年世兰竟然还能起势表示愤恨,但现在能明哲保身就已然是最好的结果了。
    本来幸灾乐祸一整晚,甚至落井下石、坐山观虎斗的宜修,被胤禛这莫名其妙的决断给砸懵了。
    宜修想不明白,胤禛这股无名火究竟是怎么上到了她的身上。
    是寿康宫那个什么宫女的问题吗?
    因为无法发作太后,所以只能罚她?
    太后有尊严需要关照,那她皇后的尊严呢?
    今日之事如果换做是姐姐,胤禛也会这般迁怒吗??
    想不通的宜修,抿嘴、板着脸、一言不发的起身,愤然离开了永寿宫这个晦气的地方。
    端妃与甄嬛禁足佛堂是同路,而沈眉庄一路送行。
    走在无人的宫道上,端妃先是开口,对着甄、沈二人问道,“你们二人今日可是着了别人的道。”
    甄嬛对端妃做了解释,听完后她也恍然点了点头,
    “今天碎玉轩这把火只要烧起来,你便不会再有脱身之法。
    背后做局之人心思缜密毒辣,且将你的心、甚至……你的心,都摸的透透的。”
    端妃逐一从甄嬛与沈眉庄二人身上打量而过,又继续说道,
    “且她一定位高权重,不然不会把我宫里的吉祥也一并算计进去。”
    “能知道延庆殿的惯例,而且能把手伸到寿康宫……”
    只有皇后,和太后。
    若是这般分析,便肯定是只有这两人,端妃、甄嬛、沈眉庄心知肚明。
    可令端妃疑惑的是,
    ‘这件事不像宜修的手笔,如此的狠辣、不留余地,倒像是太后……不更准确的说,是当年的德妃娘娘。
    既然是太后做局处理年世兰,陷害甄嬛倒还能理解,可为何要对付我……
    当初替她挡了堕胎药一事,还不够吗?
    还是说,在太后心里,这就是她要和年世兰一同谢幕的理由?’
    年世兰的宜欢香会随着一把火烧没,那么当初的一碗堕胎药也会随着她在冷宫里的摧残而雪藏。
    端妃从来都不像是她面上表现的那样和善、与世无争,她的病弱、她的无为一直都是伪装。
    她从来都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好人。
    如果真的是,当年那碗汤药,就不会被年世兰喝下去了。
    ‘我也得做好准备了……太后也不年轻了,一场风寒被带走,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而甄嬛这边,缺少了对太后动机的分析与历史事件的了解,更缺乏对皇后宜修的认识,她对这件事情的真凶,有着截然不同的猜测。
    她没有像端妃那样从实际情况出发。
    她的切入点是,今日之事的受益者。
    皇后被分了宫权,且得了个‘掌权不利,忠奸不辩’的评判,可谓是蛇打七寸般的羞辱与致命。
    依甄嬛看,这件事情不可能是她做的,她也是无辜的。
    而太后,甄嬛觉得她已经贵为太后,不可能以这种手段插手后宫之事。
    只谈收益,今日敬嫔、祺嫔和沈姐姐得了宫权。
    年世兰复了封号,得了嫔位。
    冥冥之中甄嬛就是有一种预感,这次的事情就是祺嫔和年世兰捣的鬼!
    “瓜尔佳·文鸳,年世兰……”
    甄嬛在口中低声喃喃自语,反复重复着她这两个仇人的名字。
    年世兰害她至此,失去了个孩子,而祺嫔夺了她的四郎,还使这种下作手段折了她的臂膀……
    虽然没有证据,但甄嬛心中认定的事情,从来都不需要什么虚无缥缈、冠冕堂皇的证据。
    等她禁足结束,她便会复仇。
    她能扳倒年世兰一次,自然会有第二次!
    在那之后,便是处理掉祺嫔,让皇上看到她真实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