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庆功
作者:六窍俱通   大明:开局拜朱重八为义父最新章节     
    此刻,江南已经彻底被朱元璋实现了统一,他整个人的威望空前绝后,不少的义军也投靠到了朱元璋的麾下。
    一时之间,南京城中喜气洋洋,全都是恭维朱元璋的话,朱元璋也决定论功行赏,好好表彰一下此次大战之中的功臣。
    大帅府之中张灯结彩,能到达宴席当中的,无一不是当地的豪绅军队之中的亲信,以及在政治上辅佐朱元璋的大臣。
    “各位兄弟,这次能够一举击败张士成,让我们免受围城之苦,还得要多亏我的义子朱林。”
    “他得到了一种增强火药威能的方法,我们才能攻无不克。当然了,各位率军打仗的兄弟们,也重重有赏。”
    “不愧是虎父无犬子呀,大帅的儿子如此年幼,居然能有如此的聪慧,将来成就必然不可限量。”
    “英雄出少年无志空活百岁,想当年,秦朝的宰相甘罗,吴国的大都督周瑜不全都是年轻有为吗?大帅的儿子比之他们如有过之而无不及,您本人的威望也是胜过那些所谓的风流人物无数。”
    不得不赞叹,李善长是会说话的,这马屁拍的滴水不漏,不过夸了朱林,还能将朱元璋大夸特夸。
    像这样的人,当不上中书省左丞相,谁还能够胜任?
    “哈哈哈…还是你李善长会说话,不过最好不要跟着你,要不然变成了油嘴滑舌的样子,不如跟着我老常以后出去打仗历练。”常遇春端着酒笑哈哈的前来敬酒。
    看到常遇春面光浑润,笑意盈盈的样子朱林的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
    公元1369年,明洪武二年,常遇春从北方搬师回来的途中暴病而死,年仅39岁,死因不明。
    据说是常年打仗留下的暗伤,然后感染了风寒死掉的。
    朱林看此刻的常遇春底气十足,丝毫没有将死之人的虚弱,想起大哥对自己很好,常遇春则是他的老丈人,朱林在心中盘算要不要旁敲侧击一下,将这些事情告诉朱标。
    彻底完成了南方的统一之后,这样高兴的宴会盛大无比,众人喝到将近天明才散会,朱标几人熬不住提前休息去了,朱林也一同离开。
    “大哥…大哥…你等一下,我有件事给你说。”朱林叫住朱标。
    “四弟啊,怎么了?”
    “今天你的老丈人来到面前的时候,我看他手指甲盖里面泛青,而且面色有些不正常的,朱林怀疑他身体里面可能有什么隐疾,因为这些症状普通人难以表达出来,常年打仗的人,一定要注意健康,万一旧疾发作,再加上新伤,那可是要命的事。”
    “我们要防患于未然,你也不想你的妻子伤心吧。”
    “你…你说的是真的?”听了朱林的话之后,朱标直接瞪大双眼。
    “这人没病,还能看出病来,我见常叔叔的身体一直很好啊。”
    “大哥,中医讲究望闻问切,积极预防,虽然我没有学过中医,但是身体哪里出现不对的症状,往往都会有预先的征兆,我已赶快让好的大夫给常叔叔检查一下,免得真的有什么暗疾也好,让他休养休养。”
    “也对,事关长辈的身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马上就告诉懿儿,顺便告诉父王,我害怕我这些晚辈说话,常叔叔没放在心上,让我父王下到命令给常叔叔检查身体,他不得不听。”
    朱林看着朱标思考的样子,不由得大为震惊,朱标现在也不过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小小年纪的心思可以如此的缜密考虑,事情可以如此的全面,真的已经算得上是心智上乘了。
    他这具身体里,毕竟装的是二十多岁的灵魂,一般孩子十二岁的时候还是个小屁孩呢。
    没过几天,老朱又将朱林叫到了自己的身边,和马夫人吃饭。
    “林儿,义父有几句话要问你,希望你能如实回答。”
    “儿子,知无不言。”
    朱林说着一筷子抄起两片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脸就这葱苗送到口中,不得不说这马夫人的手艺真的不错。
    “前几天你是不是告诉老大常遇春有暗疾,这小子就来找到我和常遇春说了这事,我当时放在心上,直接就给老常下了命令,让他好好的休息。”
    “医生一检查,果然老常的身体出了问题,心力受损,需要修养,我就问老大,他是怎么知道问题的?结果老大就告诉我,说是你说的。你是不是从天书上得知的?”
    “不错…”朱林直接承认。
    “这么说,天书上还有各种神奇的医术了。”
    “天书上有医术,但我不会。”
    “那你是怎么知道常遇春身上的病的。”
    “因为天书上可以短暂的预知未来发生的事情,就像我知道两年之内你可以登基称帝。”
    朱林此话一出,马夫人手中的筷子不由得僵在半空,老朱手中的碗更是滑落在桌面之上,发出砰的一声,随后二人便被这响声重新将思维拉了回来,恢复了正常,但是眼中的震惊无以复加。
    “天书…天书真的可以预知未来。”
    “爹啊,天书上预知未来实际上是做梦,有的时候梦到了一些场景,白日梦,晚上梦,总不能尽数的窥探天机,只不过是管中窥豹,盲人摸象罢了,略知一二。”
    “我做梦无意中得知了常遇春会死于三年后,当即就想将这件事情告诉您,免得让您折损了一员大将啊。”
    “那为什么不是你来说,而是让你大哥来说呢?”
    “这就显得我聪慧异于常人了,首先我提出了白糖的方法,解决了你们围困平江的困局,这样你又让我参加了表公会,使得我的威望大增。”
    “且不说其他的兄弟会不会嫉妒我?大哥,作为您的大儿子,如今的吴王世子,你对他的关爱可见一般。”
    “如果有结交或者拉拢外部实权将军的机会,我当然得长点眼色,将这个出风头的机会让给大哥,这样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将功劳算到了大哥的头上,两全其美不是。”
    “如果我的风头盖过了大哥的风头,对我和大哥可都不是好事。”
    “照你话里的意思,将来我会立老大为太子。”
    “不错…”
    “哈哈哈…你小子,真的有心了。”
    “我说过我是实诚的人。”
    “小小年纪诡计多端算计人心如此不露神色,还说你是个实诚的人。”老朱笑骂。
    “不是算计人心,是有眼力见,是不是常大帅更喜欢大哥了,常懿姐姐也更感谢大哥了。”
    “不错。”
    “到真的是难为你了,以后有什么事直接跟我和你义父说,我们不会怀疑你,对家人要有足够的信任。”
    “娘,我知道了。”朱林看到马夫人的信任还有些莫名的激动。
    马皇后看到朱林如此年轻,就开始如履薄冰,谨言慎行,当即也有些心疼一家人,实在必要,没有打哑迷的必要。
    “林儿,你说两年后我会称帝,那么韩宋政权怎么办?天下不可能有两个君主吧。”
    朱元璋此刻只是吴王,并不是皇帝在他头上还有一个义军共主,韩宋政权,韩山童死后,韩林儿成为所谓的皇帝,如果朱元璋自立称帝,那么头顶上司怎么办?
    “找一个信得过的人去将小明王接回来,做的干净一些,走水路。”
    朱林头都没有抬,像是不想面对朱元璋的目光一样。快速夹菜,快速扒饭,吐出了一句断断续续的话。
    “啪!够了,重八,朱林毕竟还是个孩子,你那些大事不要让一个孩子拿主意。”
    马夫人猛地一拍,桌子打断了父子二人之间的谈话,他知道孩子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不是让他参与到权谋和杀戮之中,这样成长的孩子身心都会不健康。
    “对对对…妹子,是咱错了,咱以后改,以后饭桌上不聊这些。”朱元璋也意识到了不对,急忙的认错,但是说者有意,听者更是有心。
    公元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准备挥师北伐派出手下的大将廖永忠去滁州接回小明王,准备拥立小明王称帝。
    结果在鄱阳湖偶遇风浪,帆船沉入湖底,小明王不幸薨逝,廖永忠一个人带着剩余的士兵回到金陵,向朱元璋请罪。朱元璋勃然大怒,痛斥廖永忠失职。
    最后,将其革职降级,才免除一死。
    “唉,好好的一个大功劳,这破天的富贵,廖永忠居然没接住,如果他将小明王带回来,小明王一定会给他加官进爵的。”刘连私下说。
    “住口此事休要再提。你真的觉得上位会让小明王回来吗?”刘伯温急忙让儿子不要多说,害怕他祸从口出。
    “什么…难道这是…”
    “可是上位分明,伤心不已,还准备亲自为明王戴孝啊以表忠心啊。”刘连更是震惊。
    “上位的心思深不可测,他是千年难得一遇的奇才,不要妄自揣测了今日之事,烂在心里,休要再谈。”
    “好吧。”
    之后,朱元璋大摆灵台,全城缟素为小明王戴孝,天下义军得知朱元璋如此有情有义当即响应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