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三福晋11
作者:舟舟爱喝粥   清穿,我在后宫混日子最新章节     
    开疆扩土的运动进行的还算顺利,康熙胤禔亲自领兵往前冲,武器弹药和粮草补充及时,用了快八年的时间,这些横冲直撞的满人以大海为界限,成功占下了不少地盘。
    这时候,孩子多就有孩子多的好处了。
    成年的皇子都得了一块不小的封地,有如胤祉这般的,直接拖家带口的就搬了过去。
    也有胤禛这样的,在京城里继续兢兢业业干活当老黄牛的。
    虽然是皇上,但到底是战场,大大小小也受了不少伤,更何况这一年来,很少早起的康熙突然有些不适应上朝的节奏了。
    看着越来越沉稳,行事也颇有他的风范的胤礽,康熙犹豫了好久,还是传位给了太子。
    太子上位后,对兄弟们一视同仁,都没闲着。
    在京城有在京城的活,在封地也有在封地的任务,总之,谁也别想逃避劳动。
    康熙给胤祉分的封地对照着现在的世界地图,差不多就是沙特的内旮瘩。
    这可是梨初特意让胤祉讨来的,为此还被荣妃臭骂了一顿。
    无他,这里实在是太远了。
    对于交通不便的大清来说,这个地方叫荣妃来看,无异于流放。
    况且这里的自然环境也不算好,对比起富饶的大清,荣妃只觉得自己两眼一黑。
    胤祉虽然不懂自家福晋为何执着于这样的地方,但到底多年的陪伴,这些不过是小节,只要能跟梨初在一起,胤祉觉得,自己一个皇子,去哪都吃不了苦。
    因着交通问题,他们一行人几乎是晃了两年的时间才到胤祉的封地。
    而系统早就耐不住晃悠,先一步到达了那里。
    他化身成一个身高两米,二百三十余斤的壮汉在当地仅剩的一些些战俘中,挑挑拣拣的,开启了自己的加工厂。
    这里盛产什么应该不需梨初多言了吧?为了自己的后辈过上躺在金银堆上的生活,梨初也是煞费苦心了。
    其实半路上,胤祉的内心就开始打鼓,这里实在是越走越荒凉。
    但是等真正达到目的地,看到那个名为巴赫的大清人弄出了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时,胤祉觉得,这破天的富贵,是轮到他了。
    在得知这是他的好福晋梨初提前派来的人时,胤祉一个大老爷们,躲在被窝里咬着手帕嘤嘤嘤的哭了起来。
    他怎么这么好命啊,有这样厉害的福晋。
    漂亮温柔体贴聪慧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一个人能把他一整个诚亲王府都养活不说,还超级爱他。
    胤祉觉得不行,这样好的事情怎么能没人分享,于是他擦了擦眼泪,起身洋洋洒洒写了三十多张纸的家书,准备送回京城。
    哦对,他现在已经是亲王了,这个封地是康熙亲自提笔赐名,城门楼子正在修呢,牌匾倒是先一步做好了,是为“永安”。
    永安城人口不多,大部分是胤祉带来的,还有一少部分当地的战俘。
    建设倒是好说,胤祉特意带来了个钦天监,按照五行八卦的方式,结合这里的地势地貌,重新划分以及修建了自己的亲王府。
    带过来的家眷并不算多,因为有几个侍妾并不想长途跋涉背井离乡的过来。
    胤祉也不在乎,说实在的,要不是她们主动过来说不想去,他都忘记了府里还有这几号人了。
    看着她们一个个珠圆玉润的样子,胤祉就知道她们吃的比自己都多。
    现在这里都是自家地盘,胤祉把自己的秦王府修建的快比紫禁城要大了。
    当然了,是一直在扩建。
    这里山高皇帝远的,胤祉才不怕胤礽这个家伙来呢。
    带来的工匠不多,毕竟大清的能工巧匠虽有不少,但他们这么多兄弟分,到胤祉手上的也不过寥寥数十人。
    所以进程并不算快,好在胤祉和梨初都不是那急吼吼的性子,主要是巴赫那里好似研究出了什么了不得的物件,据说是可以用他开采出来拿黑乎乎的东西,就可以不用人力在地上奔跑。
    人手不足胤祉就算是着急也得一样事一样事的来,从城建到修路,从能跑的铁皮盒子到方便的小汽车,梨初和胤祉用了三十年时间,让这一片贫瘠的土地终于盛开了繁荣的鲜花。
    彼时,已经白发苍苍的两个老人,手拉手奔赴了下一站。
    弘晴和弘晟两人有儿子女儿三十余口,跟他们的额娘梨初一样,热衷于城建和种地,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发光发热。
    百年后,爱新觉罗.胤祉和董鄂.梨初的后代果然如梨初当初希望的那样,过上了,每天处理一个小时订单,便可躺在老祖宗留下的千工拔步床上,安静的把玩珠宝和金元宝的生活。
    永安诚这个名字,也一直流传了下来,作为华国的一部分,每一任城主都十分的佛系,从来不想着独立,只想安分的在祖国妈妈的怀抱下当一个普普通通的,有钱的好孩子罢了。
    而胤祉和梨初两个人的雕像,也一直屹立在二人不断扩建后,与京城无二的紫禁城的广场上,接受自己的后辈们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