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刘备登基
作者:悦宝凶猛   带着女神闯汉末最新章节     
    建安十五年二月,在长安宫中,刘备当朝完成了一请一辞的戏码。
    三日后,由皇后董氏下懿旨,文武百官上书,请求刘备登基继位。
    刘备公开上书,言明自己能力差,德行有亏,当不得皇帝。
    这是二请二辞的戏。
    又是五日之后,在刘备焦急地等待中,卫觊捧着一大叠奏疏走进蜀王府正堂
    “恭喜殿下,皇后和百官三请来了。”
    “哈哈哈,伯觎辛苦了,明日把孤三辞的榜文张贴满全长安。”
    “殿下放心,已经安排好了。”
    这第三辞,刘备做足了戏码和姿态,在长安城中广而告之。
    文武百官也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很快在司马朗等人的带领下,上百名官员跪在蜀王府前请刘备登基。
    刘备闭门不见半日,最后在百官的“苦苦哀求”中终于打开府门。
    看着跪满门前的文武百官,刘备心中意气风发,不过表面上还是一脸无奈
    “备出身寒微,能力平庸德名浅薄,怎奈诸位拥戴,今日便应各位所请担负起这江山社稷之重托。”
    司马朗立即高声跪拜
    “臣等恭迎陛下登基。”
    “臣等恭迎陛下登基。”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二月十二,刘备在长安城外设坛祭告天地,宣布登基称帝,改元章武。
    尊董氏为太后,册立杨氏为皇后,立嫡长子刘禅为太子。
    司马朗封司徒,杨彪为司空,卫觊为太尉,武安国为大将军,潘凤为骠骑将军,陈到为左车骑将军,魏延为右车骑将军;
    蔡瑁为前将军,新野侯,侯成为后将军,温县侯,宋宪为左将军,都乡侯,魏续为右将军,都乡侯;
    廖化、李严、严颜、张翼、杨任等一众武将均封关内侯,杂号将军;
    法正为绵阳侯,益州牧,蒯越为江陵侯,荆州牧,蒯良为阳翟侯,豫州牧,马超为茂陵侯,司隶校尉,司马懿出任执金吾,掌握了长安卫戍。
    其他各个世家瓜分了九卿以及其他重要职位,可以说皆大欢喜。
    随即刘备宣布大赦天下,把各地上万囚犯放出来编入军队之中。
    加上新招募的兵马,汉军又恢复到了二十余万人的规模。
    卫觊又通过唐家商号,用数百名貌美的宫女换到了数千匹战马,再次组建了一支骑兵。
    刘备登基之后三日的清晨,十几人簇拥着一辆马车离开了长安皇宫。
    一名风姿绰约的俏丽妇人掀开车帘看了一眼逐渐远去的皇宫。
    骑马的中年人见状便开口问道
    “怎么?小妹,舍不得了?”
    “是有些不舍,但是妹妹更不可能委身刘备这个杀父仇人。”
    “小妹,你确定李骏会善待我们?”
    “不管怎么说,万年姐姐都不会亏待了妾身。”
    “你就不怕李骏生出那种心思?”
    董琳俏脸微红,有些羞涩地说道
    “他一个大英雄,又怎么会看得上妾室这个残花败柳?”
    “那可倒未必,据说这李骏特别喜欢妇人,你……”
    “哎呀,兄长……快赶路吧。”
    “是啊,走吧!”
    到底是董琳小看了李骏,作为魏武遗风在这一空间的开创者,光新任太后的名头就能让他食指大动了。
    在悄悄把董琳纳入后院之后,李骏颇为得意地开始盘点起来。
    太后有两位何莲、董琳;
    皇后就更多了卞玉儿、甄宓、吴苋、伏寿、郭女王、甘梅、冯妤,这些都是原时空当过皇后,或者被追封为皇后的。
    可惜这刘辩很坚挺,不然这唐姬……算了算了,自己女人够多了。
    想想还是有些激动的呢!哈哈哈!
    结果自然是遭到了唐婉的一阵蹂躏
    “四十岁的人了,还这么不稳重,笑得莫名其妙。”
    “男人至死是少年嘛,哈哈哈……啊……疼……疼!”
    刘备登基,自然是惹得天下人议论纷纷,特别是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一种论调便甚嚣尘上:
    汉献帝刘协根本不是暴病而亡,而是刘备派人暗害的,没看刘协的皇后董氏不也马上郁郁而终了吗?
    这种阴谋论很快就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同,刘备真是跳进黄河洗不清啊。
    这个哑巴亏他也只能认了,不过刘备也暗暗咬牙,发誓一定要找回场子。
    李骏他是不敢惹,已经吃过大亏了,这次他把目标盯上了最弱的孙权。
    荆南四郡,最肥的肉莫过于长沙和桂阳,这次他准备吞下来。
    正好曹操对九江和庐江已经磨刀霍霍,加上吴国的荆州都督周瑜病逝,这两个条件加起来,还真是千载难逢啊。
    这次刘备做足了准备工作,从登基后第三天便开始安排。
    大量兵马、粮草辎重分批运往武陵和零陵二郡,魏延和陈到也是悄悄赶到荆州,只等曹操那边开战了。
    自从周瑜病故之后,孙权便趁机收回了荆南的权力,由鲁肃接任大都督,派大将凌操和潘璋坐镇荆南。
    只不过对于这个孙家起家的大本营,孙权不是很重视,两郡的兵马只有不到两万人。
    这也为后续的事情发生埋下了伏笔。
    建安十五年四月中,曹操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欲望,开始对淮北下手了。
    以曹仁为主将,陈宫为军师,夏侯渊、阎行、高顺、马延、晏明、夏侯恩等人为副将,起大军八万兵分两路进攻庐江和九江两郡。
    孙权也很快做出应对,以朱然领陈武、董袭领兵两万防守九江,又以程普、黄盖、韩当领兵两万防守庐江。
    又派吕蒙领潘璋、徐盛、全琮四人领兵三万驻防合肥一线策应两郡。
    双方投入的兵力可以说势均力敌,一时之间大家投鼠忌器,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进攻庐江的夏侯渊和高顺这一路倒是顺风顺水。
    借着程普、黄盖和韩当三名老将军把兵力收缩回皖县舒城一线的机会。
    夏侯渊可以说兵不血刃地就先后攻占了雩娄、阳泉、安丰和灊县等数座县城,兵锋直指舒城。
    然而这一切都是三位老将和吕蒙商议好的计划,偏偏夏侯渊急功近利中计了。
    就在夏侯渊刚刚占领灊县没两天后潘璋和全琮二人便领两万兵马收复了博安和六安,切断了夏侯渊的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