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涉及到了天地至理的书
作者:乡间小路   穿到汉末紧抱刘备大腿最新章节     
    感受完椅子和桌子的便利之后,贾诩把目光投入到了叶平给的基本书籍上。
    说实在的,这也是让贾诩感觉比较新奇的地方。
    用纸书写文字的不是没有,但是现在还是以竹简为主,用纸的还是很少见的。
    但是贾诩环顾一周,发现叶平的书房里竟然是纸制的更多,竹简几乎没有。
    而且还数十张纸被订在了一起,形成了厚厚的一沓。
    贾诩拿出了一本,看到了封面的四个大字。
    《小学数学》
    嗯——!
    贾诩眉头一皱,根据名字,他猜测了一下,觉得这应该跟数术有关。
    只是前面的小学是什么意思?和儒家的大学有关么?
    暂时想不明白,贾诩决定先看看内容再说。
    想到这,贾诩伸手直接把书籍翻到了中间。
    啪!
    刚一打开,贾诩就立马合上了。
    无他,眼晕!
    蜀中一整页,汉字只占到了一半左右,剩下的全是鬼画符般的东西,完全看不懂。
    即使是汉字之间,也有这种鬼画符的东西夹杂其中。
    这还没完,就刚刚打开的一会儿,贾诩就察觉到了这书的排版是从左到右的横版。
    简直是反人类,反常识。
    这叶平,到底是给的他什么书?
    不过,贾诩抬头看了一眼叶平,再次低头看着这书籍,陷入了沉思。
    只把一本看不懂的书给了他,却没有任何提示。
    嗯~~~!
    贾诩再次打开了书籍,从第一页开始看起。
    果然。
    最开始是有这些符号的解释说明的。
    原来如此,+是加,-是减,x是乘,÷是除……
    有了解释以后,原本在他眼中眼花缭乱的鬼画符也是一目了然了。
    然后果然如他最开始猜测的那样,这是一本数术书籍,但是其中的内容却是让他大感兴趣,这是他以前看的数术书籍里完全没有的一种表达方法。
    然后思维,解答方式也很是有趣和新奇。
    而且虽然前面的问题都比较简单,但是随着他往后看去,贾诩也能发现难度是逐渐增大,循序渐进的。
    看了一阵,贾诩放下小学数学,目光投向了其他的书籍。
    化学,物理,生物。
    又是奇怪且没听说过的书籍名字。
    打开一看。
    和小学数学有一脉相承的特点,都拥有许多奇怪的符号。
    不过因为有了基础,而且从最开始看,都有名词说明,所以以贾诩这样的智商来说,看的并不费力,甚至可以说是游刃有余。
    整个上午,贾诩就犹如进入了忘我之境一样,只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了。
    到了下午,贾诩也犹如海绵一样吸收知识,不过这之间他偶尔抬头,就看见诸葛亮好像是在演算什么。
    时而下笔写着什么,时而停笔眉头紧蹙,光是用废的纸都不知道有多少了。
    这让贾诩都看的心脏直抽抽,虽然现在纸张普及率不高,用的人不多,但是其价值贾诩还是知道的,但是到了这儿竟然当做草稿纸来用,真是浪费!
    等到时间偏晚,要离开叶府的时候,贾诩还是将心中的疑问问了出来,不然他会睡不着觉的。
    “子安,这些书籍我从未看过,但其中内容不仅包容万象,甚至还隐有涉及天地之道,世界之理……”
    “此等书籍,哪怕只有一本,也可以作为传家之书籍了,不知道子安为何给我看?”
    如果说儒家涉及到的是心,更加虚无,那么这些书就更偏向于物质,且都涉及到了世界的运转规则了。
    见贾诩终于问问题了,叶平微微一笑。
    看来贾诩是读懂了书里的内容的,所以说果然不愧是贾诩吗?
    像他小学的时候就干过自学数学这事,也就是提前去学老师还没有教到的内容。
    当时学习的时候还觉得自己挺聪明的,公式什么的多看几遍就懂了,还去把后面的练习题给做了。
    结果等老师教到了这里,他才发现原本以为做正确的题结果答对率不足三成。
    所以贾诩不愧是智力顶级的人吗?
    按理说年龄大了,虽为没有年轻人那么活跃,也不如年轻人那样能接受新事物,但是贾诩却丝毫没有滞涩,甚至还游刃有余,接受能力极强。
    不过这老登可真是沉的住气啊,这都一天了,现在才问。
    这要是别的人看到了这些书籍,怕是第一时间就坐不住了。
    他写的书里除了理论,公式之外,还有大量的举例,甚至其中有很多都是涉及到真实生活的例子。
    可以说,要是有人得到了这些书,凭借其中的 例子,都可以打造一个世家出来了。
    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结果这样的书贾诩看了一天还能稳坐钓鱼台,而且叶平有理由怀疑,贾诩在心中早就猜测了无数遍他的想法是什么了,只是始终猜不透,因而感到不安才不得不开口的。
    叶平笑着道:“文和先生,你觉得这些书有什么缺点吗?”
    “嗯!”贾诩陷入思索,这些书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明显是专门整理成教材供人学习的,可以说已经很全面了。
    如果要说缺点——,贾诩总觉得书中时不时缺少了什么。
    就是那种前面还很连贯,但是到了某一处地方突然变化很大,就好像中间应该还有内容,但是却少了什么东西一样。
    贾诩将自己的推论说给叶平,叶平更加满意了。
    不愧是贾诩啊。
    他都大学了,还是属于堕落比较快的那一批次,哪里记得那么多的东西,自然更不可能按照小学初中那样一步步由易及难了。
    他之前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想起了什么就赶紧记下。
    然后再由诸葛亮进行整理,编纂成册,最终的成品就是贾诩手上的基本书。
    因此有些记不住的就是他记性不好,缺失了的东西。
    叶平满意的道:“文和先生,这些书籍你在外面应当是没有看见过的。”
    “原因无他,这都是我耗费心神研究出来。”
    “只是你也看到了,书中内容之多,之颇杂,之繁复,已超人之想象,所以也导致我承受不住心神损耗之重,伤了根本,已经无力再继续。”
    “所以我找文和先生的目的就是想要等文和先生熟读了这些书籍以后,能对缺失之处进行补全。”
    说完之后,叶平看向贾诩,他这理由应该合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