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文字的力量
作者:老杨半仙   我在非洲当酋长最新章节     
    莫洛迪去了加拿大后办事效率高到什么地步呢?
    开始苏联给他几个月的时间让他搞定身份问题,结果这哥们几天把事情完全搞定。
    这段时间他又没有任务,闲着没事干的他开始四处瞎混,跑到一个汉语班去学汉语,说想去龙国做国际贸易。
    别忘了,他本身是苏联汉语教材的主编之一,面对一些水平远远不如自己的教师还要做出认真学习的样子,让人感觉他就是一个志在去龙国进行外貌生意的有志青年。
    于是有人就拉拢他加入了一个神奇的组织,叫做‘皇家海外联盟加拿大分会’。
    这个组织就是英国皇室提供赞助在英联邦国家各国建立的致力于网罗英联邦国家优秀人才的精英组织。
    简单点儿说就是:苏联还没给他任务,他已经打入了敌人内部混了个脸熟,成为英国王室认可的‘精英人才’。
    等到几个月后苏联终于想起了这哥们,给他下了第一个任务:去纽约给一名间谍当无线电操作员。工作内容就是从间谍手里拿到情报然后发回国内。
    这个工作很轻松,毕竟情报不是天天有,而莫洛迪穷极无聊之下想出来了打发时间的办法——经商。
    毕竟人家上学学的就是贸易不是。
    看过好莱坞电影的人肯定都知道,在那边酒吧里面都有投币点唱机,就是投入硬币然后选择自己想听的歌然后就播放音乐。
    莫洛迪就做这个生意。
    他买了一大批的点唱机然后用现在销售‘摇摇车’的方式在漂亮国的酒吧、夜总会、咖啡厅里海量投放点唱机。
    结果不到一年时间,莫洛迪已经成了纽约有名的富豪。
    别的间谍每个月都要从苏联要大笔经费,而莫洛迪呢?
    经费?什么是经费?
    苏联那边也懵了:干间谍的不是要低调吗?哥们,你这也太高调了吧?而且按照你的赚钱速度……
    你这是奔着上《福布斯》吗?
    尽管苏联方面对他不太满意,可是总不能因为他太能赚钱了就不用他了吧?
    一定是漂亮国的环境让他发生了改变,给他换个环境说不定就不会这样了。
    于是一纸调令下来,莫洛迪到了英国。
    这次任务也发生了变化:上面觉得他就是太闲所以才瞎折腾,于是给他新命令不再让他做什么无线电操作员,让他组建自己的情报小组负责军事技术方面的情报获取!
    至于让他负责的内容?
    什么‘英军核潜艇反应堆运作信息’、‘细菌武器制造情况’、‘海军新装备研究进度’等等等等。
    让一个新到英国的谍报人员负责这些内容,这次相当于有人刚学会1+1\\u003d2,就让他去解开霍奇猜想……
    这样你总不能再瞎折腾了吧?
    结果他们还是低估了莫洛迪这个人。
    1954年的时候,莫洛迪用‘学汉语把点唱机卖到龙国’为借口去了英国,然后去了赫赫有名的英国亚非学院去求学。
    这个亚非学院当时被称为‘北约特工语言速成班’,基本上那个年代欧洲各国特工在前往东方执行任务的时候都会在这里进行突击语言学习。
    莫洛迪跑到那边一边‘学’汉语一边扩大社交圈一边卖点唱机。
    没错,英国那时候没有点唱机,而莫洛迪又在英国卖起了点唱机,然后又在那边卖起了赌博用的赌币机,钱多了没处用他又开始收购本地公司搞起了实业,他旗下公司搞出来的汽车电子锁获得布鲁塞尔金奖卖遍全球!
    这次他真的奔着福布斯去了。
    那时候苏联方面在没有人说他瞎搞了——从1955年抵达伦敦后他没要过kgb一分钱的经费,那时候苏联方面需要美刀、英镑的时候还要找莫洛迪让他帮忙淘换。
    对这种付费上班反哺上级的大佬,kgb表示实在惹不起,你原意干啥就干啥吧。
    而这个世界就这么现实,由于他实在太有钱了,他身边不是达官贵人就是演艺明星,情报源源不断送上门,甚至可以直接花钱买情报。
    包括当时负责英国海军机密武器研究工作的波特兰海军部水下武器研究所的一个叫哈里-霍顿的军官以及她的档案员情妇两个人几乎把整个英国海军所有的机密档案全部卖给了莫洛迪,而这些资料直接让苏联省下了上百亿美刀的研发费用……
    他就凭借自己的财力在英国建立了一只庞大情报网,包括英国生化武器研发中心波顿实验室也让他渗透成了筛子,超过一万五千份关于英国生化武器的机密文件让莫洛迪送回了苏联。
    而kgb获取这么多的情报是一分钱都没花。
    在那时候kgb可以不用花钱就能获得情报的渠道,估计也就是莫洛迪和‘剑桥五杰’——剑桥五杰是指五位剑桥大学毕业的英国kgb间谍,虽然都是出身英国贵族却都是坚定的gczy信仰者。一生致力于为苏联提供情报不求回报。
    毕竟当时的莫洛迪已经是整个欧洲最大的汽车报警器生产公司以及欧洲最大的电子锁生产公司的老板,而且还兼任无数家到了今天都耳熟能详的知名公司的董事。
    由于他实在太有钱了,英国女王知道后还在感慨自己资助的‘皇家海外联盟’里果然出人才!
    在1960年的时候,英国女王还授予莫洛迪‘英国皇家特许状’以‘表彰阁下为了联合王国的利益发展,在创业活动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甚至还打算赐予其爵位!
    不夸张的说,在那个时期英国在苏联面前没有任何秘密,估计首相早晨换了个什么颜色的裤衩子苏联都能第一时间知道。
    估计老天爷都看不下去这个情况了,1958年的时候一名绰号‘狙击手’的苏联谍报人员叛逃到了漂亮国,他直接‘剑桥五杰’之一的乔治布莱克被捕。而他透露的信息里还包括苏联知道英国海军的各级密码以及部队编制和兵力部署报告,还有所有监听和反潜武器的样本特征,所有的新型声呐和新型轰炸机的特征全被苏联掌握。
    而漂亮国作为坑盟友的高手从来没让人失望过——他们获得这些情报后一年多之后才告诉英国。然后军情五处也够牛(fei)的,调查了一年多才锁定了莫洛迪。
    但是查到了莫洛迪他们又不敢直接查——毕竟那是女王嘉奖的大佬,于是他们就集结大量人手监视莫洛迪,这一查又是大半年还是毫无收获,最后眼看着莫洛迪就要封爵了,他们采用钓鱼执法的方式抓捕了莫洛迪。
    但是莫洛迪就是不招供,为了逼他招供,军情五处把他的身份给暴露出去,给苏联营造一种莫洛迪已经叛变的感觉让他没有退路。
    结果莫洛迪不但不害怕还是死不招供,而这时kgb方面还联系了军情五处直接要求交换间谍。
    这说明kgb知道莫洛迪没有叛变!
    那么kgb是怎么知道这一点的?
    把这个消息告诉kgb的正是军情五处的高层里的安东尼-布兰特爵士。
    而这位安东尼-布兰特爵士正是‘剑桥五杰’之一。
    谁能想到一个没事跑英国皇宫玩的老爵爷会是kgb间谍呢?
    就这样,kgb顺手在莫斯科抓了几个英国军情六处的间谍把莫洛迪换回了苏联,在莫斯科享受到了英雄一般的待遇。
    而回到苏联的莫洛迪很快就干了一件让整个英国军情五处上下都后悔同意交换间谍行为的事情、
    他写了一本回忆录,名字叫做:《我在苏联情报部门20年:朗斯代尔回忆录》(也叫《间谍:戈登-朗斯代尔的回忆》),因为这个案子影响力太大,这本书迅速成为了当年欧洲最畅销的书之一。
    而军情五处的人看完这本书后集体要求:派人去苏联毙了莫洛迪。
    原来书里莫洛迪简称自己是戈登—朗斯代尔,在书里把自己塑造成了英雄:他完整的讲述了自己原来在波兰的时候如何参加抵抗组织抵抗德军;后来为了抓捕德国逃犯去了漂亮国,后来发现漂亮国授权西德的盖伦组织在英国搞细菌武器,为了英国人着想才决定向苏联揭发这些事情。
    关键是这本书里的内容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还真的就让读者相信了他的话,而且英国方面还不敢站出来反驳。
    难道让英国政府站出来说:他那是胡说八道,搞细菌武器这件事不是什么西德盖伦组织搞的而是我们英国人自己干的?
    那估计距离全国暴动不远了……
    关键是他在书里还把cia、盖伦组织、军情五处等情报机构全部拖下了水。
    最惨的是军情五处,让莫洛迪给黑的找不到北。
    关键是他下手角度之刁钻让人瞠目结舌:他不说军情五处多么暴力之类的,他是专门黑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什么主管贪财,员工工作怠慢浪费纳税人的钱之类,而且瞎编出了很多无比生动地污蔑。
    比如说当时处理他案件的军情五处调查小组负责人埃尔韦尔被他说成了‘胆小鬼’,说‘埃尔韦尔审讯他的时候看他拿出钢笔就以为那是特工手枪吓的直接躲在桌子底下’诸如此类。
    读者看的津津有味,埃尔韦尔则完全社死,气的要去苏联找他拼命……
    后来‘剑桥五杰’里的乔治布洛克跟他学也写起了回忆录,再次让英国方面破了大防。
    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不管怎么说,莫洛迪真的把英国的脸放在地上反复摩擦,也揭开了资本国家的遮羞布:漂亮国把莫洛迪的情报都给了英国,结果他们还要自己再反复查了一年多,查到了莫洛迪还不敢动手。
    只是因为莫洛迪太有钱!
    李雅听后感叹道:“查克,难怪你们英国人不愿意提这个人,你们军情五处的人也太蠢了吧?”
    查克摊开手:“我有什么办法?那个时候我爹还没出生呢!不过这事儿确实挺丢人的。”
    李雅突然道:“前面拐弯进去就到了。”
    查克还没说话萧鹏倒先震惊了:“李雅,你住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