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气壮山河
作者:不曾说   重生官路:巅峰父子最新章节     
    白建设原本应该是站在人群前头的,但是在白建设看来,这冯书记不知道是太过于喜悦了还是吃错药了,洋洋洒洒讲的也太久了,他也只能先到人群后头来抽根烟。
    谁知抽完烟,张常务上台讲话了。
    白建设也不好再在人群中挤来挤去,避免影响领导发言。
    正当白建设全神贯注地听着张浩的讲话时,身边传来了一声询问。
    因为白建设听到的是普通话而不是神溪方言。
    即便没回头,白建设就已经确定问话的是外地游客。
    这会儿围观人群中也有不少外地游客,又来了一个见怪不怪。
    不过白建设对这个声音又有些熟悉,但他确定自己认识的人里没有一个人能把普通话说得这么标准。
    加上听声音是个男声,所以白建设头也没兴趣回头看来人是谁。
    “对,你看上面横幅写着,平岭隧道通车仪式。”
    白建设原以为回了一声就没事了,谁知询问声再次响起,“一个隧道开通仪式而已,怎么这么多人,这些领导们也太高调了一些吧?”
    白建设知道很多群众有仇官心理,觉得当官的什么都是错的,以前的他也曾有过这个想法,因此对于身后人的说法,并没有辩驳。
    今天是个好日子,白建设也不想起争执,说些不愉快的话,只能耐心地给后面这个“外地人”解释。
    “那你可就看错咯,我就是平岭人,这围观的大部分群众都是平岭乡的老百姓,大家也都是自发过来的,可不是领导们要求的。”
    后面的声音呵呵一笑,“听你这么一说,这些都是好领导咯?不然也不会这么多人过来。”
    白建设不假思索,立马回道,“那是,不是好领导,群众们会这么围着看吗?你知道这个隧道对我们平岭乡有多么重要吗?你没来过平岭不知道,几个小时的盘山公路变成十多分钟的隧道,对于我们平岭来说,无异于改天换地的变化。”
    后面的声音突然消失了,白建设得意地一笑,以为这个仇官的“外地人”被自己说服了。
    谁知后面这个“外地人”并没有放弃,“这个讲话的领导这么年轻,能干得成事吗?”
    听到这番言论,白建设的脸色迅速拉了下来。
    你说你个外地人看热闹就看热闹,看看就行了,怎么跟个十万个为什么一样,一直问,一直问。
    现在又看不起张常务来了。
    张常务是谁?
    张常务可是平岭的大功臣,大恩人,你说你说谁不行,偏偏要说张常务。
    白建设忍不了了,紧锁眉头猛然转过身,“我说你这...这...”
    白建设这才看到身后站着的不止一个人,而是六七个人,但这非是他愣住的原因。
    当看到几人最中间者温和的笑脸时,白建设顿时懵了。
    看到天天在电视上的首长出现在自己眼前,此刻白建设瞪大了眼睛,脑子一片空白。
    即便现在是冬季,即便山区的温度很低,细密的汗珠还是瞬间布满了白建设整个额头。
    白建设胸膛起伏,看了一眼台上正在讲话的张浩,又回过头看着眼前的首长,声音颤抖,语无伦次,“我...我...你...这...”
    首长和蔼地拍了拍白建设的肩膀,喊住了转身准备喊张浩的白建设,“别激动,我就是一个来看看热闹的外地游客,别影响你们县长的发言。”
    而这时候,张浩的讲话也到了尾声。
    “隧道的通车,不仅是我县交通的新起点,更是我们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我们要以隧道通车为契机,完善交通网络,提升交通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快我县交通建设的新步伐。同时,我们也要利用隧道带来的便利条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村级旅游,促进增收致富,实现共同富裕。”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嘉宾朋友和乡亲们对神溪和平岭发展事业的支持和关心。我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神溪县的明天会更加美好,让我们齐心协力,携手并进,共同开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谢谢!”
    在张浩说完最后一句话时,白建设再也忍不住了,一声大喊,“常务!”
    正准备离开演讲台的张浩顺着声音看到了白建设向自己挥手,张浩也自然地抬起手准备回应。
    可当手伸到半空时,张浩呆愣住了,因为他看到了站在白建设身旁的几道身影。
    首长、侯丛云主任、木坚省长。
    张浩顿感头皮发麻,哪还顾得上什么领导风范,连忙三步并两步跑下台,然后大步往人群最后狂奔而去。
    台上的秦斌、沈海等人被张浩的举动给搞迷糊了。
    当他们有些不知所措顺着张浩的方向看去时,仅仅愣神了一两秒,一个个便也像张浩一样着急忙慌地小跑而去。
    而一直坐在车里观看的张安平在白建设喊张浩时就已经看了过去。
    火速下了车的张安平和小跑而来的秦斌、沈海碰到。
    两人见张安平下车,仿佛也找到了主心骨,立刻跟在的张安平身后快步向后走去。
    神溪县委县政府压根没收到首长要来的消息,说明首长是亲自暗访来了。
    张安平现在哪还管越不越权的事情,立刻下达了指示。
    “秦斌书记,立刻联系最近的几个派出所所有警力,全体出动,封住隧道入口大桥。”
    “沈海,马上通知广源镇派出所,调集全体民警,封锁广源通往平岭这条道路的所有路口,人手不够就通知县公安局增援,动作要快!”
    秦斌和沈海自然清楚事情的严重性,在张安平下达指令后,各自回头吩咐起自己的秘书。
    张浩跑到首长面前,恭敬地齐声喊道,“首长好!”
    随后又看向两边的侯丛云和木坚,“侯主任好!省长好!各位领导好!”
    首长、侯丛云和木坚笑着点了点头。
    接着首长笑着跟侯丛云和木坚说道,“看来咱们还是打扰了这个开通仪式了。”
    侯丛云跟木坚也跟着笑了。
    张浩赶忙说道,“没有没有,首长,我们刚开始就吩咐,一切从简,也正打算结束呢!”
    首长笑眯眯地问,“是吗?”
    张浩重重地点了下头,“是的!”
    此时张安平也带着秦斌和沈海来到近前。
    “首长好!”
    首长有些诧异地看向张安平,“原来安平也在啊!怎么?你也跟我一样,来参加这个隧道开通仪式?”
    张安平生怕首长以为自己不务正业,赶紧解释,“首长,我这两天正好在缙芸调研葫镇工业园区,听到平岭隧道开通,过来凑凑热闹。”
    首长可没有责怪张安平的意思,而是哈哈大笑,“看来咱们想一块儿去了,不过你应该不单单是来凑热闹吧?”
    张安平讪笑,“首长英明,这个隧道是小浩参加工作后,第一个由他主导规划的项目,其中曲折我也清楚,很有纪念意义,所以我就跟着来看看了。”
    “嗯。”
    可怜天下父母心,首长也是为人父母,自然能理解,笑着点了点头。
    这会儿人群已经全部朝向了这边,所有人都已经看到了首长,甚至有些胆大的群众高喊了起来。
    首长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挥手跟所有人示意。
    张浩眼珠一动,小声建议,“首长,群众这么热情,您看是否讲两句?”
    首长沉吟片刻,也没有拒绝,“那就讲两句吧!”
    张浩大喜,一旁的张安平等人也是面露喜色。
    听到首长要作重要讲话,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
    首长走到台上,接过张安平递过来的话筒,“今天是我第三次来神溪,此次到平岭来的决定,也是临时起意,很高兴能够和大家一起见证平岭隧道的通车。”
    “与此同时,我也很庆幸我的这个临时决定,让我看到了神溪县委县政府、平岭乡人民政府与人民手牵手,心连心,共同奋斗,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感人场景。”
    “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呀,加快推动农村现代化一直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之一,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是我们的短期任务,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的长远目标,...”
    “最后,衷心祝愿平岭隧道能够成为平岭乡改头换面,经济腾飞的康庄大道,也祝愿大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胜意!”
    “好!”
    “谢谢首长!”
    “感谢首长的祝福!”
    台下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激动的群众纷纷大声感谢首长的祝福。
    神溪的诸多干部们也激动得鼓着掌,工作得到首长的肯定,这泼天的政绩仿佛天上掉下了馅饼般让人喜悦。
    接着,张浩亲自接过了主持的话筒,宣布了仪式的最后一项。
    平岭隧道,正式通车。
    仪式结束,首长、侯丛云和木坚等领导也坐上了张安平的公务车,来到了这个只听张浩叙述过的平岭村。
    来到村里,首长参观了正在建设的平岭农特产市场。
    首先由张浩介绍了这个农特市场的规划和作用。
    然后又由冯振华讲述了市场的具体数据。
    冯振华这个乡党委书记做梦都想不到,他竟然有给首长介绍的这一天。
    看完了农特市场,首长又随机走进了几家农户家里,暖心慰问了农户的经营情况和生活状况,还喝了一杯农户家自己采摘炒制的绿茶。
    下午四点多,首长一行人让张浩带头,来到了张浩在平岭任职时,平时最喜欢来的山头。
    在这里,能够俯瞰整个平岭村。
    来到山头,首长出声询问,“张浩,我听木坚同志汇报,神溪已经基本达到全面脱贫的标准了?”
    张浩站直身体,“首长,根据去年全面统计,神溪全县39.6万人,低保户1500户,总计5600多人,较前年减少57%,全县人均收入...”
    听完张浩的汇报,首长颔首,“你能对数据这么了解,说明平时也一直在关注,不错。”
    首长其实已经听木坚汇报过了,这会儿也就是随口一问。
    首长随即看向张安平,“安平,你过来。”
    等张安平走到近前,首长才再次开口,“安平,我刚刚我也听木坚汇报过丽市的工作,经济增速从江省倒数到排名第五,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下了不少功夫,费了不少心思吧?”
    张安平低声回道,“首长,责任所在,使命使然。”
    首长开怀大笑,“哈哈哈,立责于心,履责于行,安平,我没有看错你。”
    “谢谢首长夸奖!”
    首长转头面向平岭村,远远地看到偌大的农特产市场屹立于村中。
    首长悠悠地问道,“张浩,你参加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张浩一愣,随即微微低头道,“首长,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被横渠四句给震撼。”
    首长颔首,呵呵一笑,“千年来,张载的横渠四句一直被文人奉为圭臬,你是文科生,能够理解,但我想听一听你内心真实的想法,用你自己的语言。”
    张浩沉默了。
    自从重生以来,张浩一直在谋划自己和父亲张安平的前途,却从来没有仔细确认过自己真正的人生目标。
    从刚开始想要的小富即安和超越前世的前途地位,到现在已经远超既定目标的成就,首长的提问,让张浩一时陷入了迷茫。
    首长没有催促,而是微笑着等待张浩深思后的答案。
    侯丛云、木坚、张安平也默默地站在一旁没有作声。
    过了整整一分多钟,张浩才猛然抬头,一扫方才的自我怀疑的模样。
    此刻张浩眼神狂热,语气炙热,“山河如画,我也想在这祖国大好河山上,留下自己或浅或深的一笔。”
    “君子当立鸿鹄之志,但是你可知志轻四海也需心坚金石?”
    张浩一点就通,重重地点了点头。
    “孺子可教。”
    晚上,首长很给面子地在神溪吃了晚饭。
    不过饭后首长没有停留,而是连夜赶回杭市去了。
    隔天,张浩回到办公室。
    一路过来,张浩敏锐地发现,所有人对自己态度都有些许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