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新大汗人选
作者:明镜要高悬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最新章节     
    第498章新大汗人选
    木哥哈敦这么受欢迎,铁木真父子三人都抢着要她,那肯定长的十分美貌,事实上在嫁给窝阔台后,她身为三皇后,排名在六皇后脱列哥那之前,而且一直深受窝阔台宠爱,所以此时窝阔台死后,木哥哈敦有摄政之权。
    窝阔台的大皇后和二皇后都不在了,而且蒙古人和汉人习惯不一样,都特么叫皇后。
    脱列哥那肯定不能为她人做嫁衣。
    等窝阔台一死,木哥哈敦就要摄政,所以她第一时间想到除去木哥哈敦。
    宝儿赤下毒被脱列哥那抓住把柄,亦巴合别吉不同意也得同意,于是当晚脱列哥那四处游走,先说服亦巴合别吉栽赃木哥哈敦,又警告忽必烈,她已经知道了是唆鲁禾帖尼在后面主使,同时派人控制住忽必烈,不许他回拉伊城。
    元贞十一年一月初十,伊希姆河两岸寒风阵阵,最低温达到零下二十多度,蒙古人每天围着篝火跳着热舞喝着烈酒吃着烧烤,用来度过寒冬。
    但很多人不知道,当晚宫帐周围人马频动,很多甲士密集的调动,一股紧张的气氛死死笼罩着蒙古斡耳朵四周,在更远的地方,靠近斡耳朵十里之内,已经不准外人进入。
    三皇后木哥哈敦很快也感觉到异常。
    木哥哈敦嫁给铁木真正当年轻,如今也才四十左右,虽然不复当年的青春美艳,但可能保养的好,后期不用在外面风吹雨晒,皮肤依然不错,所以也得到窝阔台的疼爱。
    到晚上,她听到兵马嘶鸣,斡耳朵附近似乎有更大的兵马调动声甚至有听到铁甲的哗哗声。
    一定出了什么大事?木哥哈敦越发的紧张,心情也起伏不止。
    所以窝阔台以前经常有什么好东西就先赏给木哥哈敦。
    窝阔台对木哥哈敦特别喜爱,有次别人进贡三个西瓜,他第一时间赏赐给了木哥哈敦,搞的其他皇后当时都不知道西瓜啥味。
    阿脱的理由是,天寒地冻,小心着凉,而且最近大汗身体不好,不想见人。
    木哥哈敦没办法,身边无人可用,只能呆在营帐,想派人出去打探消息,也被拦住,这时她已经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
    初九的时候,忽必烈来到斡耳朵,当天上午木哥哈敦吃过早饭就去看了窝阔台,后来察合台和脱列哥那来后,木哥哈敦回到自己的营帐。
    木哥哈敦不疑有他,拿出几杯美酒给了宝儿赤。
    平时窝阔台在的时候,诸皇子都有支持他们的人,各皇子也有自己的势力和亲信大臣们,这些人自然也能为像脱列哥那这样的皇后所用。
    可木哥哈敦有个致命的弱点。
    等她进去之后,发现宫帐里挤满了人,脱列哥那,察合台,耶律楚材,窝阔台的几儿子,甚至孙子,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的宗王,除了驻守大不里士的阔端,基本都在。
    她在嫁给铁木真时,没有为铁木真生下一个子女,在嫁给窝阔台后,又没为窝阔台生下一个子女,这就是她最大的弱点。
    听说木哥哈敦这里有西域进贡的更好的酒。
    大蒙古众文武齐聚一堂,窝阔台则静静躺在御榻上。
    到晚上时,她想吃过晚饭想去看窝阔台,结果被人阻止,她认出阻止的人,正是忽都虎的亲卫阿脱。
    木哥哈敦随着甲士刚到宫帐外面,就看到外面跪着一地的人,很多人甚至在哭泣,木哥哈敦眼前一黑,只觉得身体摇摇欲坠。
    按说在大皇后和二皇后不在后,排第三的木哥哈敦地位最高。
    木哥哈敦没有子女,这让她身边几乎无人可用,没有大臣和武将会投靠她,投靠她毫无作用,也不会有任何好处。
    她心惊胆颤的过了一夜,初十一大早,有甲士过来请她去宫帐。
    中午过后,宝儿赤突然上门,说大汗想喝酒,他送去了最好的酒,但大汗不满意。
    窝阔台在时,她也没考虑过这问题,等天窝阔台重病之后,斡耳朵附近天天人来人往,蒙古贵族宗王们蠢蠢欲动,木哥哈敦终于知道有点不对劲。
    脱列哥那哭的和泪人似的,肩膀不停的抽搐,边上亦巴合别吉则在好声的安慰她。
    察合台看到她进来,脸色不好的指着桌上的酒壶,这是你给大汗的美酒?
    木哥哈敦先愣了下,然后才点点头:“这可是大汗赏给我的,是从拔都从凶牙利带回来――”
    她还想解释,边上贵由那突然大怒道:“父汗病成这样,岂能再喝这么多酒,木哥皇后,你这是要害死父汗啊--”
    四周众人脸色俱变。
    脱列哥那马上好声道:“木哥皇后也不是故意的,贵由――”说罢不满的瞪了他一眼,表示现场有这么多长辈,你多什么话。
    “我――我,是宝儿赤找我――”这木哥皇后平时也没什么交际,又不擅长言词,原历史上,就因为窝阔台被毒死后,她摄政处理国务一团乱,大伙都看不起她,不服她,她也很快郁郁而终,权力直接到了脱列哥那手上。
    木哥皇哥结结巴巴想解释,但没人在意,有些人只想把窝阔台的死推到她身上,有些人只在意谁接班当大汗。
    察合台还想细问酒的事,脱列哥那却站出来,好声劝大伙,这些事以后再说,当务之急先办事大汗的身后事,还有新任大汗的事,这关系到大蒙古的未来。
    众人都觉得脱列哥那比较聪慧睿智,可担大任。
    于是在察合台的建议下,一致决定暂由脱列哥那摄政。
    铁木真死后,蒙古由拖雷摄政,原历史窝阔台死后,由木哥皇后摄政。
    现在历史被改变,窝阔台死后,直接由脱列哥那摄政。
    这种安排显示了蒙古各时期环境的不同所决定。
    铁木真死时,蒙古正四处征战,处于上升期,需要拖雷这样的强势人物摄政。
    窝阔台死时,蒙古已经基本无敌,也没什么厉害的对手,国内外形势也很安定,所以让木真皇后先摄政,然后立刻召开大会选新大汗。
    现在也是,他们窝在伊希姆河边上,又没什么战事,关键大伙都很近,所有宗王都在附近。
    脱列哥那摄政只是表示对她的尊重,后面的忽里勒台大会尽快开始才是最重要的。
    这样糊里糊涂的木哥皇后,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进了宫帐没说到几句话,脱列哥那就把窝阔台的死推到她身上。
    虽然没说她下毒,但这酒是她送来的,窝阔台饮酒过度而死,自然就算到她头上。
    木哥皇后基本被打入冷宫,
    于是窝阔台和历史上一样,被宝儿赤下毒毒死,但由于脱列哥那在中间帮忙,无人知道他是被毒死的,并且由于窝阔台执行要立失烈门为大汗,连一向支持他的耶律楚材和察合台都没有兴趣深追他的死因,大伙匆匆处理了窝阔台的后事,然后各方发力,准备汗位之事。
    一月十五日,蒙哥从伏而加河回拉伊城,见面母亲唆鲁禾帖尼,并带来了好消息,拔都和以前一样,没有兴趣当大蒙古的大汗,蒙哥果断表态自己想当大汗,拔都也立刻表示可以支持,但是拔都要求,一旦蒙哥当上大汗,在伊希母河边的几十万蒙古人立继续往西迁。
    拔都这家伙似乎对西面情有独钟,想让蒙古继续西征,往维也纳打。
    当年拔都西征,前锋最远打到奥地梨公国的维也纳附近。
    当时因为维也纳附近有波希米亚和奥地梨的大量军队扼守,蒙军找不到好好的突破口,前锋哨骑在维也纳附近到处观察地形,寻找可以进攻的弱点和机会。
    结果老家哈剌合林被攻打,拔都迫于大伙的压力率军回归,没有打进奥地梨公国是他一生的心病。
    而且拔都认为,宋军现在势力,距离他们也远,没有必要和宋军死磕。
    窝阔台如果死了,他支持蒙哥上位,让蒙哥带全蒙古族人继续往西征,攻点奥地梨等国,占据欧洲中欧甚至往西欧占,先占据大片的土地,统治着当地的族民,再休养生息,从当地训练抽调军队,将来才有能力真正东征,因为蒙古的族民毕竟还是太少了。
    拔都其实相当有战略眼光,也能认清蒙古与宋人的差距。
    蒙古人举族现在不到一百万,宋人破亿。
    窝阔台老是想和宋人一决死战,在他看来是不理智的。
    不如先占据欧洲,统治那边的人们,然后从当地征兵,训练,提升人口,如果宋军不打过来,他们可以在欧洲重新立汗国,如果宋人打过来,他们也有更多的准备。
    蒙哥和拔都达成了协议,只要登上汗位就愿意带兵继续西征,先征服欧洲,重新占据大片的土地立足,然后发展,壮大,以防宋军。
    这在唆鲁禾帖尼看来都是一个有利于蒙古,真正正确的战略决定。
    但唆鲁禾帖尼却给了蒙哥一盆冷水。
    “脱列哥那知道我们找宝儿赤毒杀窝阔台,她派人扣压了忽必烈,要我们放弃对汗位的争夺,支持贵由为汗,不然就杀了忽必烈。”
    唆鲁禾帖尼的消息像晴天霹雳,让满怀信心的蒙哥半天没回过神来。
    脱列哥那太狡滑了,她看到宝儿赤下毒,先从宝儿赤那里得是亦巴合别吉让他干的,然后联想到忽必烈刚来,立刻第一时间派人控制住忽必烈。
    她先逼亦巴合别吉栽赃给木哥皇后,让这件事很低调的处理,但同时抓住忽必烈,威胁唆鲁禾帖尼的蒙哥。
    因为现在窝阔台的死已经被推到木哥皇后身上,脱列哥那没办法以下毒的名义再推到唆鲁禾帖尼那儿,只能用忽必烈来影响唆鲁禾帖尼和蒙哥。
    而且一旦蒙哥和唆鲁禾帖尼不支持她,脱列哥那还会杀死唆鲁禾帖尼的妹妹亦巴合别吉与宝儿赤。
    妹妹亦巴合别吉与侄子宝儿赤帮她报了仇,毒杀了窝阔台,为拖雷复仇成功,如果唆鲁禾帖尼不管妹妹和侄子,她如何心安。
    蒙哥听完脸色涨的通红,脑子里刷刷刷,各种想法跳来跳去。
    原本他以为自己有机会登顶大汗,没想到脱列哥那直接用他们的亲人来威胁他们。
    蒙哥其实和忽必烈没啥感情,两人从小没在一起长大,蒙哥是在窝阔台封地被窝阔台的二皇后昂灰皇后带大,和窝阔台的二皇后昂灰感情比较好。
    拖雷死后,他才回到拖雷封地,当时忽必烈也十六七岁了,并且忽必烈一直在唆鲁禾帖尼身边长大,论母子感情,唆鲁禾帖尼和忽必烈,显然比他和唆鲁禾帖尼要好的多。
    蒙哥从小生活在窝阔台的封地,窝阔台的封地当时没有建宫殿,他住的是宫帐,喝的是羊奶,吃的是牛羊肉,过的是游牧民族的日子,忽必烈在哈剌合林,哈剌合林当时已经在建城,而且忽必烈身边很多汉人汉臣,忽必烈也写汉字,学汉文。
    蒙哥过来后,对忽必烈推崇汉学汉人的事,虽然没有明显的表过不满,但肯定是不支持。
    两人性格爱好截然不同,蒙哥不喜欢说话,与不熟的人可以在一起几个时辰不说一句话,忽必烈开朗活泼,擅于交际。
    在这样的情况下,唆鲁禾帖尼第一次说忽必烈被抓的时候,蒙哥其实想说,咱们就起来争汗位,看脱列哥那敢不敢杀忽必烈。
    也就是说,这个弟弟,蒙哥是愿意牺牲的。
    但唆鲁禾帖尼很快又道,妹妹和侄儿宝儿赤也在脱列哥那手上,她们母子帮你的父亲拖雷报了仇,咱们不能让她们也白白死掉。
    唆鲁禾帖尼这话的意思,等于是让蒙哥放弃汗位。
    蒙哥非常不甘心,但母亲的话又不能不听,三位亲人的性命也不能不顾。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尽管蒙哥最终同意放弃汗位,唆鲁禾帖尼和脱列哥那左右了他蒙哥的意志,却左右不了拔都的意志。
    一月底,大蒙古各地的宗王贵族,包括驻守凶牙利的兀良合台都回到了伊希姆河,进行了新大汗的选举。
    尽管蒙哥强烈表态自己不参与大汗,但拔都谁的面子也不给,明确发态,我只认同蒙哥,其他人都不够格。
    这下所有人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