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场直播一本书
作者:宋不留春   择日走红最新章节     
    聚餐地点就这么定了下来。
    琳玉是班长,她在班上的号召力一向很高。
    最后确定要来吃饭的同学就有四十多人,三张桌子都坐不下,没办法,只能挤一点。
    好在都是青春少年少女,挤一挤也无所谓,更热闹。
    大家考完,都处在一种野马终于挣脱了缰绳的自由状态里,看着就比平时要亢奋许多。
    这次聚餐,楚赛英没来,罗子程也没来,气氛格外好。
    在一个教室相处了两年,说没有感情那是不可能的。
    大家不喝酒,就喝果汁,说着往日的窘事,各种回忆和调侃,全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因为毕业的渲染,每一件事都有了往事不可追般的珍贵。
    吃过晚饭,很多人都要回家了。
    虽然已经考完高考,但在家长们的眼中,仍然是个孩子,不能在外面逗留太晚。
    琳玉问剩余的人要不要去ktv唱歌,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不想去的就自然以要回家为借口,也回去了。
    最后去ktv的人就十几个。
    陆严河自无不可,尤其是李鹏飞拉着他一块儿去,他当然没拒绝。
    就算是在这个时候,李鹏飞也还是没有跟徐子君公开。
    徐子君跟李香两个人走在一起。
    到了ktv,谁都不好意思唱第一首歌,于是就把目光望向了陆严河。
    陆严河:“???”
    讲实话,他并没有那么喜欢唱歌。
    然而大家都让他先唱一首,他被拱上去,于是就问大家想听什么。
    琳玉说:“也不知道有没有《纪·念》,要不唱《纪·念》吧,大家都很喜欢听这首歌。”
    陆严河点点头,说:“好。”
    琳玉去点歌,果然还是有的,好歹被宋林欣给唱火了。
    她点的当然还是《小歌聚众烩》那个版本。
    陆严河拿起话筒。
    在三班同学的眼中,这首歌可是陆严河为他们班写的。
    一首歌唱完,所有人都在鼓掌。
    “好好听!”梅萍举起双手摇摆,“歌神,你一定一定要成为巨星,开演唱会,请我们去看演唱会!”
    其他人也跟着喊起来。
    “要请我们去看你的演唱会哦!”
    “我们自己买票啦!”马上有人说。
    陆严河笑了起来。
    他说:“以后要是开演唱会,就请大家去。”
    梅萍带头欢呼。
    陆严河开了个场,大家也不怎么矜持了,开始点歌。
    陆严河跟大家一块儿唱了很多歌,到后面都有些累了,去上洗手间。
    李鹏飞跟他一块儿出来了。
    “李璀也唱得太魔音入耳了。”李鹏飞吐槽。
    陆严河笑。
    “老陆,你什么时候去拍戏啊?”他问。
    陆严河说:“下个月。”
    “在玉明拍吗?”
    “还不知道,应该不会在玉明拍吧。”陆严河说,“怎么了?”
    “没事,好奇问问。”李鹏飞说,“我爸让我问问伱什么时候有空,想约你一块儿吃个饭呢。”
    “我,我这两天都有空。”
    之前李鹏飞他爸说有个产品要跟他直播间合作,后续也没下文了,不知道是产品研发有问题,还是放弃了这个合作想法,陆严河没问,注意力都在备考上,现在李鹏飞他爸又约他吃饭,他便又想起了这件事。
    “那行,我回头跟他说一下,看他什么时候约你。”李鹏飞说,“也不知道我最后能考多少分,你估分了吗?”
    “没。”
    “我也没。”李鹏飞说,“我爸非让我估个分,我才懒得估。”
    “这个暑假准备出去玩吗?”
    “那是当然了,我爸说了,等我哥放暑假了,让他带我去欧洲玩一圈。”
    “大户人家啊,出去玩都是一圈一圈地玩。”陆严河问,“这没半个月回不来吧?”
    “半个月?我们初步可是定了二十多天的行程。”李鹏飞得意地说。
    陆严河给他竖了个大拇指。
    “你牛,大户人家就是大户人家。”
    李鹏飞说:“别唧唧歪歪,回头给你带礼物。”
    “行,等少爷赏赐。”陆严河揶揄。
    要说高三这年,对陆严河来说,遇到的最重要的一个人就是李鹏飞,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一开始有点互相瞧不顺眼,但被罗子程这个共同的敌人一搞,他们俩反而成了朋友。
    能获得李鹏飞这样一个朋友,是运气。
    一个人当然可以没有朋友,但一个人要是真没有朋友,总是有点孤单的。
    -
    唱完歌,都已经晚上十一点半了。
    大家在ktv门口散了。
    徐子君和李香都去琳玉家睡,她们两个人家里太远了,回去要两个多小时,这么晚了,之前琳玉早就邀请了她们俩。
    陈钦送她们三个女生回去。
    李鹏飞家里有车来接,就让陆严河上他的车,说要把他送回去。
    陆严河也没跟李鹏飞客气,直接上了车。
    见着李鹏飞跟徐子君两个人在人前仍然保持着疏远,陆严河其实挺想问李鹏飞一句的,但是碍着他家司机在,又没好意思开口。
    还是李鹏飞说:“你明天要是没事的话,跟我一块儿去逛逛?我要买两台笔记本,你陪我去挑挑?”
    “行啊。”陆严河点头,“早知道就跟你一起了,我今天早上刚去买了一台笔记本。”
    “你不早说。”李鹏飞说完,又反应过来,问:“你今天早上还起床了?我去,牲口啊,我一觉睡到了十一点。”
    “你怎么起这么晚?”
    “当然是因为昨天晚上嗨了个通宵啊!”李鹏飞马上说,“好不容易考完了!”
    “倒也没有必要嗨个通宵,你干嘛了?”
    “打游戏。”李鹏飞笑了一下,“大半年没有打游戏了,一下打了个痛快,连我爸都没说什么。”
    “毕竟刚考完。”陆严河笑了笑。
    送到小区门口,陆严河下了车。
    “明天见。”
    “得嘞。”李鹏飞说,“我明天醒了再跟你联系。”
    “嗯。”
    陆严河迎着温热的晚风走进小区。
    -
    到家就已经凌晨,但大概是刚跟大家吃完歌的关系,陆严河没觉得困,想了想,决定还是开个直播。
    也不跟大家唠嗑了,他现在还没办法去好好消化那些负面的话,就默默地看书吧。
    于是,开了直播,陆严河也没个开场白,直接静音,看起了今天买的。
    陆严河平时就挺爱的,只不过因为高三备考,这个爱好也给断了。
    他买的第一本就是一本推理。
    一个叫刘家镇的作者写的《十九年犯罪实录》。
    陆严河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还挺震惊,觉得这本书内容应该挺大尺度的,关键是,这个书名竟然能过审?!-
    大晚上的,贺兰都准备睡觉了。
    她戴着耳机在听英语广播剧,打了个哈欠,准备把这一集听完就睡,手机忽然震动了一下,有后台提示。
    贺兰一看,竟然是陆严河开播了。
    这个开播时间……也太阴间了!
    贺兰疑惑地点进去,看到陆严河一如既往地调整了一下镜头,然后就低头看书了。
    没有一丝丝要跟他们交流的意思。
    重回之前直播间的样子。
    贺兰好奇地看了一眼,看到书名写着《十九年犯罪实录》,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陆严河竟然会看这种书吗?
    是纪实类文学还是?
    贺兰马上好奇地去搜索了一下这本书,发现是一本犯罪题材的。
    贺兰不由在弹幕间发言,问:小陆竟然喜欢看犯罪题材的吗?
    大概是开播时间太阴间,很多人都已经睡了,今天弹幕间没有平时那么热闹。
    有人说:这本还挺好看的。
    马上有人跟着说:好巧,我也正在读这本,怪吓人的,我都躲在被子里看。
    ……
    贺兰看到弹幕间里关于这本书的讨论,犹豫了一下,决定也买一本,看看到底怎么样。
    她登上了购物app,搜索这本书的名字,很快就下了单。
    -
    李畅很年轻,是个在仓库打工的配货员。
    简单来说,他的工作就是在仓库里按照订单去配货。
    今天晚上,他值夜班。
    晚上的出单量一般都比较少,不用很忙。
    而且,他在的这间仓库都是图书,在晚上订货的人就更少了。
    他本来都想着可以眯一会儿,但是正坐下呢,订货单就实时发了过来。
    一本书,《十九年犯罪实录》。
    李畅嘀咕,大晚上买这本书,估计心理有点变态。
    心里面这么嘀咕着,人还是很勤快,手脚麻利地去调货,然后打包,贴上货单,放到一旁,准备出货。
    人还没坐下呢,又嘀嘀两声,新的订单过来了。
    李畅一愣,再一看,更愣住了。
    又是一本《十九年犯罪实录》。
    这是怎么回事?
    是有哪个名人推荐了这本书吗?
    李畅没想到,这只是一个开始。
    在接下来的三十分钟里,陆陆续续有十几个人下单了这本书,他这个仓库的库存都出完了,只能赶紧挂上“缺货”,然后申请紧急补货。
    这样的情形在全国各地的图书仓库发生。
    陆严河也并不知道,他在直播看这本的时候,有将近一千个人因为看到了他的直播而下单了这本书。
    -
    早上七点,徐明月听到自己手机闹钟响起,马上按掉了闹钟,从床上爬下。
    她今年暑假找了一家出版社实习。
    实习从六月份开始,她因为自己的专业,做的是校稿工作。
    这份工作对她而言并没有太多的挑战性,更希望能够挑战编辑的其他工作内容,然而这家出版社不是草班台子,作为经营了几十年的大社,他们不会把核心工作交给实习生来做。
    徐明月也只能先做好交代下来的工作。
    “嗯,你这么早就起来了?”贺兰掀开床帘,看到徐明月已经穿戴整齐,有些惊讶,小声问,“今天有课吗?”
    徐明月摇头,说:“今天要去实习。”
    贺兰恍然,点了点头。
    徐明月给自己找了一个实习,这件事寝室里的人都知道。
    大二结束就开始去实习的学生并不多,大部分学生都还是想着读研。
    贺兰还挺佩服徐明月的,为了实习,就甘愿整个暑假都不回家,也不出去游玩,要把一整个暑假都放到实习上。
    徐明月出了门,搭乘地铁,车上花了大约五十分钟,才抵达了她实习的地点,江印出版社。
    徐明月实习的部门在编辑部门。
    她进去之后,一如过去几天那样,笑容满面地跟大家打了个招呼。
    “明月来了啊。”
    “哎哟,你学校离咱们这儿隔得远,晚一点到没关系啦,不用总是卡在上班时间前到。”
    徐明月笑着说:“没事,我每天起得早,不碍事。”
    “哇塞,你们听说了吗?昨天一个晚上,《十九年犯罪实录》卖了一千册!”忽然,一个女编辑跑进来,用夸张的语气说道。
    “啊?”
    “什么情况?”
    这个消息让编辑部的编辑们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徐明月反而不明白为什么这个消息会让大家这么惊讶。
    虽然说现在实体出版已经不如二十年前那样红火,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地卖,但也不至于为了一千册这么震惊吧?
    “小茵,这是找了哪个名人做推广吗?”有一个前辈问。
    许小茵就是《十九年犯罪实录》的责任编辑,这本书的作者刘家镇是她挖掘出来的,是个新人,如果不是许小茵极力争取,一本新人之作是很难获得出版机会的。
    许小茵也一脸茫然,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
    “没有啊,《十九年》虽然卖得还不错,上市之后已经加印了一次,但总共也才印了八千册,怎么会有预算去找名人做推广。”许小茵说。
    徐明月见大家纷纷猜疑,便拿出手机,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十九年犯罪实录》这本书。
    果然,现在任何事情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蛛丝马迹。
    一晚上卖出一千册书,总会有人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分享的。
    徐明月看到了一个眼熟的名字。
    “竟然是他吗?”徐明月很是惊讶。
    “什么是他?”许小茵问。
    徐明月说:“昨天晚上,一个艺人在自己直播中读这本书,有很多他直播间的粉丝在社交媒体上提到了这件事,还说自己也跟着下单了一本。”
    “谁啊?”其他编辑听到这事有艺人的参与,瞬间露出了恍然之色,现在一个艺人能够推荐一本书,那这本书就能多卖上千册,这是很常见的现象。
    “陆严河。”徐明月说。
    这个名字一说起来,很多人都露出了疑惑之色。
    “陆严河?”
    “他是谁?”
    “有点耳熟,但不知道是谁。”
    “新出道的明星吗?”
    徐明月只好向大家解释了一下他的背景。
    “原来是他啊。”有人马上就反应了过来,“就是那个见义勇为的高三学生。”
    经这么一提,其他人也都想了起来。
    这件事发生在玉明,玉明当地人就算没有看过新闻,也肯定听周围的人提起过。
    “他就开了个直播读这本吗?”许小茵忽然转过头来,问徐明月。
    徐明月也是在网上看到的,并不确认,她并没有看陆严河的直播。
    但是有个人肯定看了!
    徐明月想到了自己的室友贺兰。
    “小茵姐,稍等一下,我给我室友打个电话,她昨天看了陆严河的直播,我问问她是怎么回事。”
    许小茵点头。
    徐明月给贺兰打了个电话过去。
    “兰兰,抱歉,打扰你睡觉了。”
    “没事没事,我已经醒了。”贺兰那边打了个哈欠,“怎么了?有事吗?”
    “想问问你,昨天陆严河的直播你看了吗?”
    “看了啊,我……我影响到你睡觉了吗?”贺兰的声音顿时露出了几分歉意。
    “不是,没影响,是有件事想要问你,昨天晚上陆严河是在直播中看了《十九年犯罪实录》这本书?”徐明月问,“他做了相关的推荐吗?”
    “没有,他就读了半个小时左右,什么都没有说就下播了。”贺兰有些疑惑,“怎么了吗?明月?”
    徐明月说:“因为昨天他的直播,《十九年犯罪实录》卖得挺好,我们想知道是为什么。”
    “哦,这样啊,因为他在读这本书,我们就在弹幕间讨论呢,对这本书有些好奇,很多人就买了,我也买了一本。”贺兰说。
    挂了电话,徐明月去跟许小茵说了。
    其他人也听了,啧啧两声,感慨:“刘家镇还真是挺有运气的啊,就因为被陆严河这样的明星读了他的书,马上就有一帮粉丝跟着买了。”
    许小茵却陷入沉思。
    “小茵,怎么了?眉头紧锁,思考得这么认真。”
    许小茵对主编柳橙说:“主编,我想要去见陆严河一面,之前也有很多明星艺人读某本书被发到社交平台上或者是干脆直接由他们来推荐某本书的情况,但都很少出现一个晚上就直接卖出了一千多本的情况,据我所知,陆严河还不是一个很红的明星,他这样的号召力很罕见。”
    柳橙闻言,微微蹙眉。
    “去见他一面,是想要聊什么呢?”柳橙说。
    如果想要跟陆严河建立长期的合作推广关系,那也先要征得社里面的同意。
    许小茵:“表达感谢,作为《十九年犯罪实录》的责编,感谢他在直播中读了这本书,让我们这本书一个晚上就卖了一千多本。”
    柳橙闻言,思索片刻,问:“想办法联系上他,跟他加个好友或者打个电话表示感谢不行吗?”
    许小茵犹豫了一下,还是坦白了,说:“主要是我负责的《星辰轨道》这周四也要上市了,我想要请他帮忙推广,这件事还是当面跟他说一声比较好,我也需要当面给他送书。”
    《星辰轨道》是许小茵负责的另一本书,是一本青春文学。
    同样,也是一个不太有名的作者写的,但是许小茵做了各种数据调查和统计,来说服社里面出版这本书。
    因为现在实体书卖不出去,出书比以前难多了。
    社里面决定出一本书,也要经过很多的流程。
    一本《十九年犯罪实录》,一本《星辰轨道》,都是许小茵两年前就开始运作,直到今年才推上市场的。
    柳橙心想,要是《星辰轨道》能够多卖个上千本,首月销量也好看很多。
    毕竟这样一本新书,社里面对它的首印数只定在八千册。
    “行,那就去吧。”柳橙目光扫过徐明月,忽然想到什么,说:“你带着徐明月一块儿去,她实习也有段时间了,《星辰轨道》这本书的上市营销,你带着她一块儿做。”
    许小茵看了徐明月一眼,点了点头。
    徐明月脸上露出惊喜之色。
    两个人开小会。
    “你有办法联系到陆严河吗?”许小茵问徐明月。
    徐明月摇头,说:“可以通过他的直播号和社交账号给他发私信试试。”
    许小茵沉吟片刻,说:“他是艺人,应该是有经纪公司的,试着联系一下他的经纪公司?”
    徐明月点头,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星娱经纪公司的联系方式,打过去,又辗转了好几个电话。
    “啊?”徐明月一愣。
    许小茵听到徐明月这一声诧异的“啊?”,不明所以地看向她。
    等徐明月挂了电话,许小茵马上问:“怎么了?”
    徐明月满脸错愕,说:“星娱说,他已经跟他们解约了。”
    许小茵也露出了诧异之色。
    -
    六月的天气大部分都是阳光明媚的。
    陆严河跟李鹏飞在商场里逛,本来是准备先买笔记本电脑的,但李鹏飞说买了还得拿手中,有点重,要先把别的买了,最后再去买笔记本电脑。
    “你这是还要买什么?”陆严河问。
    李鹏飞说:“给徐子君买个行李箱,上次高考考完了,她都是拿着袋子装东西带回去,很难提。”
    “那你买了给她送过去?”陆严河好奇地问。
    “嗯,我准备去学个车,我爸说要送辆车给我,到时候我开车给她送过去。”李鹏飞说,“如果她在玉明上大学的话,我还可以送她去学校。”
    陆严河看李鹏飞说得眉飞色舞的,不禁一愣,有些诧异。
    看你长得浓眉大眼的,没想到是个二十四孝男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