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牵扯出吏部尚书张紞
作者:树上木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最新章节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正文卷第464章牵扯出吏部尚书张紞郭安心中冷笑,让你那么一群老帮菜欺负本侯!
    不仅在内阁之中,有本侯的亲戚。
    管内阁的太子,还是本侯的学生呢!
    而且,陛下也十分宠信咱!
    朱棣两眼一瞪,“身为太子,怎能如此小心眼?”
    “父皇训斥的是!”
    朱高炽满脸恭敬应道,只是眼中却满是不以为意。
    左右都是一群贼子,他必须记住,以免以后着了他们的道!
    见此,朱棣也没过多斥责。
    这个时候,上奏弹劾的官员,哪怕不是与那些贼子有勾结,也是一群沽名钓誉的无脑之辈!
    出了皇宫,郭安便往家中而去。
    坐在躺椅上,听着管家回报,京师内关于他的传言,又多了多少?
    对此,郭安只是摇头晃脑,就权当看戏了!
    而在天禧寺。
    法妙与法行等和尚,看着面前这一群气势汹汹,义愤填膺,想要为他们讨回公道的士绅勋贵们,却是满脸悲苦。
    “阿弥陀佛,诸位贵人,定海侯并不是传言那般,还请诸位莫要这般激进!”
    “嗯?”
    一个浑身绸缎的老者,满脸惊诧的看向法妙。
    “住持之言,京师的传言有夸大之嫌?”
    “阿弥陀佛!”
    法妙住持缓缓点头,“此事,是老衲错了,还请诸位莫要无故招惹祸端!”
    突然,人群中便响起一道气愤声音。
    “还请住持莫要担忧,我等身为读书人,岂能任由那定海侯如此嚣张跋扈?
    法妙大师贵为天禧寺住持,哪怕是先帝,都对住持敬重有加,现如今洪鼎帝即位,对诸位高僧也更是敬重。
    那定海侯再受陛下宠信,他也不可辱骂法妙大师与法行大师等人!”
    “此事,是那定海侯恃宠而骄!”
    “正是,他居然还贪墨!陛下对他那般信任,由他管理海贸商会,还有将军山附近那么多的工坊建造,他哪怕小小伸一下手,都会贪墨上万贯……”
    “嘶,那么多?”
    “还有,那定海侯还是神机营主将,听说神机营火器十分之厉害!
    每月,陛下都要给神机营兵将单独拨钱粮……”
    “如此多钱财,居然一文香火钱都不舍得佛祖,甚至还敢辱骂法妙大师,那定海侯必然不是善人!”
    “奸贼!”
    “定海侯定是奸贼!”
    顿时,一众士绅与官员们,都是满脸怒色。
    “弹劾他!绝对可让陛下被此贼蒙骗!”
    “正是……”
    说着,一众士绅与官员,居然直接离去。
    “诸位居士,贵人万万不可冲动!”
    寺内,法妙住持与法行等人脸色大急,只是他们面前有人阻挡,他们根本出去阻止。
    “阿弥陀佛!”
    法妙不由满心悲苦。
    这件事,貌似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想。
    而又是一日。
    整个京师,再次传遍定海侯郭安是奸邪之臣的传言。
    版本,再次多了十多个。
    京师不是北平府,京师除了将军山周边的一众百姓之外,其余百姓对于定海侯郭安,并没有什么印象。
    更别说,这些百姓会相信郭安是什么贤臣!
    哪怕是之前那位御史弹劾定海侯,反被查出贪墨,最终被抄家灭族之事,也早已忘的一干二净。
    因此。
    定海侯郭安的恶名,是越传越恶!
    以至于,所有百姓群情激愤。
    自然。
    弹劾郭安的奏折,直接像是雪花一般,被送入内阁!
    ……
    朱高炽便一脸阴沉的寻上朱棣。
    “父皇,都察院、六部、五寺都有官员弹劾老师!”
    朱棣也不恼怒,而是缓声问道:“那些奏折里面,可有什么不同的言论?”
    “回禀父皇,并没有!”
    朱高炽说道。
    “嗯!”
    朱棣微微点头,“将那些奏折单独存放起来!”
    “是,父皇!”
    朱高炽应了一声,便让身旁的内侍,将那一大摞奏折,单独存放在另一竹篓内。
    “陛下!”
    这时,从殿外快步走进一个内侍。
    “锦衣卫赵指挥使求见!”
    “赵虎?”
    朱棣眼睛一亮,“让他进来!”
    “遵旨!”
    随着那内侍躬身退出殿外,赵虎便从殿外走了进来。
    “微臣锦衣卫指挥使赵虎参见陛下!”
    朱棣神色一凝,盯着赵虎问道:“你可是查找到那些藏在暗处的贼子的踪迹了?”
    赵虎一脸喜色道:“回禀陛下,微臣派出京师内所有锦衣卫,严密观察一些可疑之人。
    尤其是天禧寺,还有旁边的天界寺、能仁寺、碧峰寺等寺庙,果然发现一些行迹诡异之人,出入这些寺庙!”
    “你可查清,他们确真就是藏在背后撺掇天禧寺那些僧人向定海侯化缘,甚至是传播那些谣言之人?”
    赵虎脸色一僵,连忙摆手,“还请陛下恕罪,微臣只是察觉这些人行迹诡异,特来禀报陛下,是否需要继续查下去!”
    “嗯?”
    朱棣不由皱起眉头,“是何人让你这般谨慎?”
    赵虎急忙回道:“回禀陛下,此人是吏部尚书张紞的府上之人!”
    “张紞?”
    闻言,朱棣与一旁的朱高炽都不由脸色一惊,随即便阴沉了下来。
    吏部尚书张紞,字昭季,陕西富平人,也算是大明老臣。
    洪武时期,因为精通经史,被举荐为官,得到朱元璋赏识,担任过东宫侍书,与太子朱标关系较好。
    后来,又被派去云南,担任左参政,在云南待了十七年,将云南大治,也算是一位能臣。
    在朱棣被立为太子之后,朱元璋便将张紞给调了回来,担任吏部侍郎。
    朱棣即位,便擢升张紞为吏部尚书。
    朱棣对张紞有着知遇之恩,按道理,张紞不应该与那些假钞贼子,联合在一起。
    “以张紞之智,不应做出如此蠢事啊!”
    想着,朱棣满脸疑惑。
    一旁,朱高炽也是紧皱眉头,“父皇,儿臣与那张紞也打的交道也不少,那张紞做事十分谨慎,看着也不是那般奸邪之人……”
    “哼!”
    朱棣脸色一沉,“那他府上之人,为何这几日在天禧寺与天界寺这些寺庙之间频繁出入,还行迹诡异?”
    “还请赵指挥使详查!”
    朱高炽直接说道。
    赵虎连忙看向朱棣。
    朱棣微微点头,“详查!”
    “微臣遵旨!”
    赵虎一脸肃然应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