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数学不会就是不会
作者:十月廿二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     
    当然,说了这么多,独立场地也好、地铁线路也罢,目前还都是规划当中的东西。
    尤其是地铁。
    如果造的太远,那就失去了一开始规划的意义,而如果太近,又可能影响到部分高度精密的实验装置运行。
    因此必须采用跟正常轨道不同的技术路线,甚至得考虑设置专门的屏蔽层。
    哪怕同意修建的批复意见下来,也要跟市政交通单位详细沟通。
    总之,很难在最近一两年就彻底解决。
    所以这段时间,常浩南还是得在京航主校区把自己的实验室给拉扯起来。
    宾主尽欢之后,常浩南分别把大佬们送到车上。
    但唐林天却留了下来。
    校企联合实验室,毕竟涉及到动辄上亿的经费和十几名学生老师的发展,肯定不是俩人握个手宣布一下就完事了。
    唐林天摆了摆手:
    “理论课用的教材是你主持编写的,实践课用的计算工具也是你主持开发的,你还说你没教过学生?”
    见到常浩南不再反驳,唐林天稍作停顿,又回到了最一开始的话题:
    唐林天半天也没找见自己想要的茶叶,只好转身坐回到旁边的沙发上喝白开水:
    “第一批上过那门课的硕士研究生,这个暑假研二结束,正好进入实习,从反馈的结果来看,明显能感觉出来这方面内容非常有价值,很多时候能直接用到实际工作里面。”
    “我刚刚是想说啊,受到这门课的启发,我在想,能不能考虑开设更多这样贴近实际的课程,以及另一方面,能不能考虑让学生尽早,比如说在本科二年级或者三年级,就开始接触实际的研发或者工程项目?”
    “甚至我还听说,有学生会在简历里面专门写上自己这门课的成绩,当做找实习的一个亮点……”
    “其实以前我倒是还没感觉,但这两年你和刘教授开了那门课以后,差距就明显感觉出来了。”
    “你这种情况,就算没直接给学生上过课,至少也能算半個老师,更别说还上过一次讲台了,从我的经验来看啊,等到学生毕业几年以后,可能记不起来当年讲课的老师叫什么,但是只要把课本翻出来,主编的名字可是一直写在上面呢。”
    “首先,那门课是方老师上的,我只是前年在他上第一节课的时候上去讲了两句……”
    尽管大部分的合同和手续在此前就已经办完,但仍然有不少琐碎但却重要的细节需要两边的一把手亲自确定。
    这下子,常浩南总算是懂了。
    “等一下等一下……”
    “对了,常教授。”
    实际上,常浩南并不怎么懂人才培养的但这种时候他也不可能两手一摊说咱们换个话题,况且眼瞅着就是要当博士生导师的人了,这跟上辈子他在研究所里带徒弟可不是一回事,所以还是顺着对方的话题接了下去:
    “怎么说?”
    唐林天跟着常浩南走进办公室,不过却没有马上坐下,而是熟练地来到墙边的柜子前上下打量:
    “其实我这两年一直在想,我们的人才培养,是不是跟社会需求有些脱节了?”
    在数值计算方法的教学方面,京航无疑走在了全国,乃至于全世界高校的前列。
    “诶……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嘛。”
    常浩南听着对方越说越偏,赶紧出言打断:
    而这种领先,毫无疑问是京航能够跻身“985工程”初始成员的重要原因之一。
    唐林天在尝到这种甜头之后,自然会想着更进一步。
    但是,常浩南作为一个重生者,哪怕不懂教育,却也知道这种事情没办法复刻:
    “唐校长,教育的重点在于稳定和持续,那门课程近两年的效果很好,是因为编写那本教材的时候,里面的内容是达到,或者我可以确定地说,是远远超过了时代前沿的。”
    “但是随着数值计算被越来越多研究人员重视起来,它的发展速度也会比过去快上很多,不说别的,就说我下一步计划推出的torchmultiphysics新版本,都已经跟那本教材里的试用版有很大区别了。”
    “在未来,我们有可能会每隔半年到一年就升级一次软件,但总不可能半年到一年就更新一次教材,所以,关键还是要打好基础,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是死的,哪怕当时再先进,也早晚都会过时,但学到的学习能力是活的,永远都能用上。”
    说到这里,唐林天已经是一脸开悟的表情。
    就在他以为常浩南将会提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计划时,后者却话锋一转,突然图穷匕见:
    “说回数值计算,在我看来这东西万变不离其宗。”
    “所以,您要是真想让咱们的学生能更快适应时代,那就在大一大二多开几门基础的数学课程,尤其是数学分析和线性代数,作为基础中的基础更要严抓,我建议课时数至少增加50%,并且提高期末卷面成绩占到总成绩中的比重!”
    “咳咳——”
    这话一出口,别说未来的学生们了,就连当校长的唐林天都差点被呛着,杯子里的水也洒出来不少。
    正所谓“你的眼睛会欺骗你,伱的耳朵会欺骗你。你的经验会欺骗你,你的想象力会欺骗你,但数学不会,数学不会就是不会。”
    从小学到研究生,数学,绝对是大多数学生最头疼的科目。
    “你这是一点都不给学弟学妹们留活路啊……”
    唐林天擦了擦脑门上的虚汗,他已经想到如果真这么搞的话,他这个校长怕是要被骂死了。
    而且短期内的挂科率恐怕也要直线飙升,对于学校来说并不好看。。
    不过从长远来看,确实能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能力。
    “本科生培养的问题我不能一言堂,还是得回去讨论之后再做决定。”
    唐林天觉得还是得先让自己缓冲一下。
    这可是他第一年担任校长,要是一上来就整这种狠活,实在是压力很大。
    毕竟严抓数学教学,不仅是考验学生,其实也是考验老师。
    “先说另外一件事,就是让中高年级本科生参与研发或者工程项目……”
    常浩南摆了摆手打断对方。
    他知道这也是自己当年的神奇发挥给了唐林天一些不切实际的念想,但又不能明说自己其实是开了挂,只好选择迂回一些的路线:
    “这个事情,跟我刚才说的是一样的。”
    “本科生进实验室也好,参加项目也好,首先是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基础,在接触到项目之后,能迅速投入进去,如果只是简单打打下手,做一些没什么营养的重复劳动,那我觉得,还不如用这些时间多安排几节数学课。”
    唐林天再次戴上痛苦面具。
    “这样吧,唐校长。”
    片刻的沉默过后,常浩南给出了一个“折中”的条件:
    “火炬集团可以给京航的本科生提供一些参与非涉密项目的机会,不过在那之前,必须要通过我们集团的能力考核,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