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染病
作者:唯见江月   抄家流放?我搬空国库辅佐新帝最新章节     
    白清影轻咳一声,假装半点不尴尬的转身走到一边。
    队伍里会做饭的官差也不少,白清影现在插手的机会不多,基本是几个官差打下手,范娘子掌勺,白清影也就只有看着的份儿。
    这样也好,能坐着等吃谁愿意动手做饭啊,更别说范娘子的厨艺又好。
    白清影甚至想将范娘子做的吃食在空间里存一些,就算将来跟她失散,也能吃上好吃的食物。
    但又一想,应该不至于失散吧。
    不过现在他们也才走了一半的路程,就被刺杀了好几次,后面的一半恐怕也不会消停。
    白清影觉得有点心累,这样一个皇帝还要他干嘛,直接从皇位上扯下来算了。
    想到萧柏泉,白清影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她先前从史书上好像从来没有看到过萧柏泉有子女。
    历史上北夷入侵的时候萧柏泉二十三岁,当皇帝两年,大周国沦为奴国后,萧柏泉又活了许多年,在一些北夷的史料里被提起过。
    史书上没有记载萧柏泉是哪年死的,更没记载他葬在哪里。
    她也是看到新闻才知道萧柏泉的陵墓在柳树村。
    根据新闻里的内容,柳树村在大周都城南面二百多里的位置,碑文上写是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
    两千年后,柳树村是深山里的村落,因为交通不便,各项设施都很落后,留下的年轻人很少。
    也就是有户人家盖房子,挖着挖着发现不对劲,上报后有人来调查才发现是陵墓。
    白清影又仔细回想了新闻的内容,新闻里也没说过萧柏泉子女的事。
    难道萧柏泉没有后代?
    不应该啊,萧柏泉后宫的嫔妃不少,总不至于一个孩子都没有吧?
    若当真如此,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白清影将萧鸿雁叫到一边,低声问她:“你大哥没有孩子吗?”
    萧鸿雁先是愣了一下,似是才反应过来谁是她大哥。
    萧鸿雁没说话,只是微微摇了摇头。
    白清影忽然有了不得了的发现,难不成萧柏泉子嗣有碍?
    “那他——”
    白清影故意把话说到一半,想试试看萧鸿雁知不知道更多的内幕。
    可答案却让她失望了。
    “我不知道。”
    白清影吐了口气,道:“没事,我就是随便问问。”
    若萧柏泉不能有孩子,那朝中官员不会放过他,会不停上折子,将来他的皇位也坐不稳。
    白清影不禁好奇,若是萧柏泉真的生不了孩子,那他为什么还非要让宁王死?
    但她很快就想明白了,恐怕是不想让皇位落入宁王的手里,宁愿杀掉宁王,再找机会过继同族的孩子。
    当然,这些也只是她的猜测,真相可能会有偏差。
    慢慢来吧,将来都会有答案。
    现在要做的,就是确保萧逸舟平安赶到北疆,抵御北夷的入侵。
    思绪抽出,范娘子的鱼汤也炖好了。
    鲜香扑鼻,鱼汤炖成乳白色,上面漂着油花,闻起来鲜而不腥。
    别说是尝了,只是吸进鼻子就香的不行。
    三条鱼炖出来一大锅汤,白清影他们一人一碗,还又分给官差们一些。
    其他人闻着鱼汤的香味,啃着手里的馒头,瞬间觉得不香了。
    有那嘴馋的,看着馒头食之无味,就走到河边仔细的瞧,恨不得把河水瞧出个洞,也没能看到半条鱼。
    人家就是运气好,羡慕也没用。
    用空间灵泉水养大的鱼肉质鲜美,熬出来的汤也好喝。
    白清影看着空间水缸里游来游去的小鱼仔,觉得她将来无论如何也不会饿肚子。
    就是水缸有点小了,有机会再弄个更大的水缸进去。
    夜晚的寒风吹过树枝,发出沙沙的响声。
    官差们察觉到有人在靠近,便不动声色地前去查看。
    很快,去查探的官差便折返回来,跟萧二禀告。
    “大人,西北方向二里处有一群难民。”
    又是难民?
    萧二看了眼萧逸舟,确认他的意思后,吩咐道:“让他们去贺阳城。”
    此地与贺阳城不算近,但能确定易刺史会妥善安置难民。
    至于更近一些的宣阳城,如今仍局势混乱,需要何若扬多费些心思才能将先前何家的势力彻底拔除。
    官差领命而去,不多时又折返回来。
    “大人,那些人说想跟着王爷一起去北疆。”
    白清影也将视线看过去,这些难民怎么会知道宁王在流放队伍里?
    流放的这一个月,他们一路走,也就只是没出京城的时候百姓知道他们的身份,后面遇到的人都没看出他们当中有宁王。
    甚至有些人把他们当重刑犯看待,连接近都不敢。
    萧二也正有此疑惑,便问了出来:“他们如何得知流放的是何人?”
    “有位年轻男子说他曾在宁王回京的时候沿途看到过他的模样,今日远远的瞧见流放队伍,就将宁王认了出来。
    他们是静河州的百姓,这三个月来四处流浪,去哪里都会被嫌弃。
    他们听说过宁王先前在北疆打仗的事迹,现在也想跟着宁王一起去北疆,觉得这样以后的日子才会有盼头。”
    萧二需要保证萧逸舟的安全,不相关的人最好不要跟在队伍中,如今队伍里的人已经够多了,再来一群难民,怕是要出乱子。
    萧二吩咐道:“告诉他们,此行是去流放,不方便带上他们。让他们自行找去处,贺阳城最优,去宣阳城也可。”
    “是。”
    官差去传话后不久,那些难民便散去了。
    本以为他们会就此离开,没想到第二日流放队伍赶路的时候,那些难民仍不远不近地跟着。
    萧二得知后问过萧逸舟的意思,也没有驱逐那些难民,任由他们跟着,只吩咐手底下的人警醒着些。
    他们赶路的时候要数次从城内穿过,难民没有文书,只能绕路走,没办法一直跟在他们后面。
    就这样走了几日,穿过县城后,那些难民竟然还能追得上,很显然难民们对这些地方的地理环境很熟悉,知道走哪条路更近。
    正当萧逸舟想到这些的时候,队尾的官差前来传话。
    “大人,有难民染病,说要求咱们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