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紫阳道宗
作者:南院大王   玄幻:我靠焚尸成圣最新章节     
    现在是傍晚,事实上从早晨起,丽城就相继沸腾了。
    “城北挖出一具古棺,棺体布满密密麻麻的符箓,每张道符上勾勒数以上百道笔画,乃是不世圣符。”
    “什么,那种级别的符箓?”
    “棺材密布古符纸,是因为知道棺中尸体会尸变,但不想烧,或者不能烧,所以提前贴上去镇压、阻止,以免有朝一日破土而出,为祸人间吗?是谁的棺。”
    此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城北大街小巷、茶楼、客栈等地方引起激烈讨论。
    “棺材年代久远,前头破了个大洞。官府抬走时,我依稀见到里面的生物头颅完好,面目鲜活,发丝都还有些晶莹。好像是个道人,穿着大红道袍。”
    有在现场的人亲口讲述。
    这样的言论让听到的生灵心中一紧。
    那么久远的棺材了,肉身不腐?
    有些吓人啊。
    之后,一位在衙门做过小吏的长者想到了什么,脸色大变。
    “道人,红色道袍?”
    “是三千年前立身丽城原址的紫阳道宗,很可能是对方的某任掌教。”
    “应该是的,我曾深度研究过丽城的《地理志》。”
    相传在三千年前还没有丽城。
    丽城的原址是一座曾经无比璀璨的大派,紫阳道宗。
    这个门派有过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光芒,立世应该超过五千年了。
    只可惜,最后也没有逃过兴衰更迭的命运。
    他们没落了。
    在最后一位掌教化道后,就断了传承。
    三千年前的古棺?
    世人听后,无不动容。
    “我也去过现场,以为是错觉,恍惚间见到破漏的棺材里阴气森森,不寒而栗。”
    一位仁兄发言,嘴唇直哆嗦。
    紫阳道宗这位逝去掌教百分百发生了不祥,要不是被那些符箓镇压着,早已经尸变。
    现在被挖出来了,一旦处理不好,会出大乱子。
    搞不好就是一场灾难。
    “哪个缺德冒烟儿的王八羔子把他老人家挖出来了,这是要我们的命啊。今天晚上能睡好吗?”
    “尸体呢,尸体哪去了。”
    一名壮汉骂骂咧咧地说,后背直冒冷气。
    “又……又发现一具古棺,不知何时被人挖出。”
    “什么?等等,这具古棺不会也贴着符箓吧。”
    “不仅贴着符箓,还是血符。棺材破旧,充满裂痕。我刚过来,不太确定,好像听见古棺里有轻微的响声,很像呼吸的声音。”
    “这怎么可能,棺中之人没死透,还活着?不对,不会在血符压制的情况下,对方仍然缓慢地尸变了吧。那这具尸体得多么恐怖?”
    “血符是所有符箓中最霸道的符,棺材里的是什么人,生前何种修为,需要被血符镇压。”
    “不知道,身份没有得到证实。但那具棺材里的生物非常可怕,弥漫着诡异的气息,我瞥了一眼,到现在还冒冷汗呢。”
    世人震惊了。
    有人翻看黄历,发现今日不宜出行,不宜动土,大凶。
    今天不是个好日子。
    先后挖出两具古尸,兆头太差了,让人心惊肉跳,脚底板毛凉气。
    更让人发毛的是,原本晴空万里的天气,随着两具古棺出世,变得阴沉沉起来。
    “第一具的身份几乎确认,身披红色道袍,是紫阳道宗某任掌教。第二具不会也是紫阳道宗的某位先贤吧。”
    “如果是的话,那么城北就可能是紫阳道宗曾经的墓园了。”
    “他们不是大道正宗吗?为什么死后会尸变,看来即使大派正宗也没有做到心无杂念,化道前还是残留着某些心魔执念。”
    原本繁华的城北,一下子人心慌慌起来。
    人们的心肝儿都在发颤,感觉要出大事儿。
    “某座没人住的宅子里也出现了一具古棺,棺材如新,有不朽的气息流淌,棺身贴着一道古符。虽然只有一道,但经确认,符纸上的符号非常玄奥,气韵惊人,是已经失传的龙纹道符。”
    “准确地说,这种符连紫阳道宗也刻画不出来,他们只有部分存货。”
    “因为龙纹道符出自上古,据说可勾动天雷,可操控天象,可以镇万灵,可以灭山河,威力无穷。”
    一名满头大汗的男子出现在街上,大声讲述。
    告知他带来的是第一手消息。
    这些消息乃是官府的能人讲述出来的,不会有错。
    街上所有人不淡定了,头皮发麻。
    又挖出一具古棺?
    今天是怎么了。
    哪个王八蛋这么缺德,刨人紫阳道宗的祖坟。
    人家灭宗几千年了,这么挖出来,缺不缺德啊。
    众人本来以为第二具棺材够吓人的了,现在一听,感觉第三具更更吓人。
    首先,棺材如新,缠绕着不朽气息。
    其次,棺材用了一张上古龙纹道符镇压。
    听着就不一般。
    什么样的大人物,什么样的凶尸需要用到毁天灭地的上古龙纹道符?
    这样的尸体如果处理不好,对丽城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棺材如新,龙纹道符?六长老,这很像五千年前紫阳道宗的九祖金龙真人啊。”
    人群之中,一名头戴毡帽,身披长袍的女子轻声说。
    她是地门的人。
    前来寻找大修上官明墓的那批地门成员。
    目前看来,他们还没有收获。
    “不错,应该是了。”
    “传闻这位金龙真人天资绝世,饱读经藏,神通法力无边,乃是五千年来少有的盖代人杰。他一生修炼了九功、六法、七十二术、以及三十六种神通。寻常门派的功法、杀术,他只需要看一眼,过几天就能以一颗慧心推演个七七八八,令人惊叹。”
    “同时,他也是被誉为万年来最有可能成就大道的人之一。”
    六长老小声说道,惊叹连连。
    这样的存在,简直风采无双。
    旁边一名青年对紫阳道宗的历史并不了解,询问道:“那他是怎么殒落的,这样的人物应该极尽辉煌才是。”
    “结果他死后两千年,紫阳道宗就不复存在了?”
    六长老叹息:“据说金龙真人想把一生所学融成一炉,铸出一部绝世古经,最后失败了。”
    “走火入魔,化道而亡。”
    “他殒落时正当壮年,容貌年轻,千年不变,当世无人比肩。可惜,实在可惜。”
    即使作为经常盗墓的地门成员,提起这位金龙真人也是多有惋惜。
    金龙真人殒落之后,曾经被他生前镇压的一名名大敌纷纷跳了出来。
    紫阳道宗从那个时候起,就逐渐走向衰落了。
    “金龙真人的陪葬品里有什么?”
    有人询问,无比好奇。
    “经藏,许多经藏的拓印本。随便一本,就能让一个平平无奇的修行者,成为一方大能。”
    “不少人知道,但没人敢动。”
    六长老说。
    那可是金龙真人啊。
    因为走火入魔殒落,一旦惊动了他的尸体,九条命都不够使。
    谁敢动他的墓?
    “一定是地门那群缺德玩意儿干的。除了他们谁还有本事找到这么多大坟,挖出这么多古棺?”
    “兄台言之有理,我也觉得是地门那群孙子。”
    “岂有此理,这群混账东西,老子要将他们千刀万剐。”
    人群当中不知是谁带头说了一句话,然后就得到了其他人的响应。
    全都嚷嚷着要把地门砸碎千刀万剐之类的话。
    六长老几人脸色大变。
    虽然他们不怕这些人,但正所谓人言可畏。
    六长老等人也不想留在原地挨骂。
    于是,纷纷离开。
    蠢货,一群蠢货。
    我地门都是瞎子啊,一挖一具凶尸?
    地门不少成员在心中大骂。
    “不过,到底是谁挖出这么多古棺。”
    “三具都是紫阳道宗的凶尸,好像故意的一样。”
    地门中的女子提出疑问。
    殊不知,这三具古棺只是开头。
    在之后的大半天里,人们又陆陆续续发现一些被挖出来的古棺。
    无一例外,都是凶尸。
    贴着符箓,异常恐怖。
    基于前车之鉴,有人猜测城中可能还有更多古棺。
    建议全城搜索。
    人们感觉言之有理,于是乎,全部行动了起来。
    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在之后的时间里,又陆陆续续找到几具。
    加起来一共十三副千年大棺。
    准确地说,每一副棺材都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要不是材料好,棺材早就烂透了。
    街上卖包子的老板娘范春芳,此刻震惊得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老板娘,包子怎么卖啊。”
    忽然,一道声音响彻,打断她的思绪。
    “五文钱一个,大……大人?”
    范春芳下意识地回应,然后就注意到了问价之人的长相。
    赫然是赤狐。
    因为古棺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人们已经顾不上吃包子了。
    于是乎,这才让本是车水马龙的金汁牛肉斋的门前得以清净下来,赤狐才有机会靠近。
    “怎么样,看到了吧?”
    赤狐笑眯眯地说。
    “……看到了,大人神机妙算。”
    “但……但属下还是觉得震撼。”
    范春芳回答。
    尽管赤狐有过预测,言称朝廷会弄具强大的凶尸过去验证目标是否中毒。
    但她怎么也没想到会挖出这么多凶尸,这是为了百分百保证让目标接触到凶尸,所以才弄这么多么。
    还都是几千年前的得道高人。
    这样的手笔,就算地门也做不到吧,也只有朝廷亲自出手才能办得到了。
    “呵呵,接下来静待好戏吧。”
    “半夜就会传过来消息。”
    赤狐说。
    “您是说,上面已经安排人盯着目标了?”
    范春芳问。
    “不错。”
    赤狐道。
    “如果……目标没中毒,上面会怎么做。”
    范春芳好奇地再次提出疑惑。
    赤狐摇了摇头:“这就不好说了,也许会想其他办法对付他。也许会派一批强者直接神不知鬼不觉地毁灭,静观其变吧。”
    范春芳点了点头:“可是,我听说那些棺材上贴着神秘的符箓,虽然挖出来了,但这样的情况下里面的尸体会变异吗?”
    赤狐露出一道坏笑:“当然,因为我们的人对那些符做了手脚。保证会在关键时刻,让那些凶尸出事儿。”
    ……
    时间回到傍晚,炼尸院主殿里的气氛异常凝重。
    执事大人沉声道:“虽然都是古棺、凶尸,但危险程度不一样。”
    “我对那些棺材做了标注,分别是一号到十三号。”
    “所以,为了公平起见,还是抓阄吧。”
    陈涛好奇地问道:“大人,最危险的是几号?”
    执事大人面无表情地回答:“自然是一号。”
    所有人不约而同地看向老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