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疯了吧,这么优秀的材料竟然是鱼竿?
作者:会码字的奶茶   亏成首富从工业大摸底开始最新章节     
    两天后,昆仑战区空军机关会议室内。
    此时二十几名成员围坐在巨大会议桌前,所有人都一脸凝重。
    “西北研究所关于碳纤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试验又失败了。”
    沉默了片刻,人群中忽然有人发声。
    参加会议的成员无一不是碳材料方面的一线大能,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大家全都心里咯噔一声。
    碳纤材料是生产战斗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占机身比例非常大。
    如果这种材料技术不能突破,无疑龙国的空军会被西方疯狂的卡脖子。
    西北研究所是国内目前最顶尖的碳材料研究所。
    这次试验的失败也就意味着龙国最尖端材料技术的失败。
    “有说什么原因吗?”人群中有人问。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碳化裂解的工艺不够完善,西北那边已经在抓紧时间总结失败原因了,最快预计明天初可以开展下一轮攻坚......”
    “三年又三年,我们空军等这种碳材料,已经等得太久了。”
    陈老叹了口气,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脸上的皱纹好像更深了。
    陈老原名陈小兵,是国内材料界的泰斗级人物。
    作为龙国最早研究与攻坚材料技术的那一批骨干,他深知碳纤材料的重要性。
    只是没想到自己带出来过无数西北研究所的博士生,但碳纤材料却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没有一点突破。
    这次是最有希望突破的一次,他们从特殊渠道获得了一批西方低等级的生产线。
    可就算是这样调试了三年,最终也是也功亏一篑。
    不仅没能得到有效的试验数据,还白白浪费了大笔经费。
    经历过这次打击,陈老已经可以预见以后上级一定会再次削减碳纤材料的研发预算。
    想要在短时间内量产属于我们自己的碳纤材料恐怕是不可能了。
    陈老此时别提有多难受了,心中不禁暗暗感叹道。
    我这一生如履薄冰,什么时候才走得到对岸,看见共和国的光辉。
    就在陈老思绪万千之际,一旁的空军少将魏军犹豫了片刻,忽然递上来一份文件。
    “小魏,这是?”
    “陈老,这是我们空军刚得到的一份文件,想请您过目一下。”
    “刚得到的材料?”陈老一脸疑惑地戴上眼镜,看向文件上的数据,忽然眼前一亮。
    “弹性模块在300Gpa以上。”
    “抗拉抗剪力强度在3800mpa以上。”
    “这个材料数据真实吗?”
    陈老直接惊了,这么漂亮的数据不要说在量产阶段,就算是试验阶段都没有出现过。
    “非氧化环境下可以承受2000摄氏度高温,即使在3000摄氏度下也不会软化溶解。”
    不用怀疑了,这材料的级别绝对超过了t2000,完全满足空军战斗机的数据要求。
    “小魏,你这个材料哪里来的?!”
    陈老着急道。
    “这个......”魏军面有难色。
    “有话直说,我们连西方低级生产线都接受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陈老正色道。
    “也不是不能说,只是说不出来各位领导可能不太能相信。”魏军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这个材料是我们后勤部的一名干事采购的。”
    “后勤部?”
    “干事?”
    所有人都一脸懵圈。
    后勤部顾名思义不是主管后勤的吗?
    哪时候采购研发材料也归他们管了?
    还是一名干事?
    这听起来也太不靠谱了吧?
    无数疑问缭绕在众人心头,而作为这次事件的核心魏军脸上更是变了又变。
    要知道这次大胆发言他可是赌上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赌对了加官进爵,赌输了卷铺盖回家。
    看着在座的大佬都在盯着自己,他此时内心也是慌得一批。
    索性开口道:“具体的事情,还是请那位干事亲自来跟领导们汇报吧。”
    话音刚落,只见一个一脸青涩的小伙子开门走了进来。
    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领导,他不由得手足无措,干干的站在那里,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开口。
    “这位小同志,你不要紧张。”陈老这时走上前宽慰道。
    “说说这个材料你是从哪里采购的。”
    “实话实说就好。”
    “我......我是从网上直播间买的。”年轻干事紧张道。
    “直播间?看来是民营企业了。”
    “怎么可能,西北都没研究出来的东西,民营企业可能?”
    “报告给我看一下,哟吼,可以啊,大米国t2000的弹性模组也不过300,这个材料直接干到了370,遥遥领先啊。”
    “据我所知,国际上碳纤维并没有迎来重大突破,这上面的数据可信度不大。”
    “民营企业嘛,适当的夸大是可以理解的,只是这也相差太多了,魏少将看来这一次还是欠缺稳重了。”
    此时会议室里已经开始热烈的讨论起来了。
    大多数人对面前的数据都持怀疑态度,而这也正是魏军一开始最担心的。
    “小魏不是这么不稳重的人,这上面的数据应该大抵不会错的。”陈老出面力挺道。
    “说吧,这是哪家跑车公司。”
    “这种级别的碳材料,恐怕也只有那些烧钱如流水的民营企业家才会投入研究了吧。”
    陈老一边说着,一边拿起面前水杯,浅浅地喝了一口,继续说。
    “从这份报告上来看,测试材料是一段中空圆柱体。”
    “看来应该是跑车的Abc柱测试件。”
    “不简单啊。”
    “这种结构下的张力测试数据都远远超过西北研究所的实心结构。”
    “现在的民营企业也是了不得咯。”
    “看来有必要跟上级申请一次工业大摸底。”
    “好让我们这种一辈子都在和实验室打交道的老古董开开眼界。”
    “陈老说笑了,您是材料界的泰斗,在龙国要说起对碳纤材料的了解,实在是无人能超过您,这次也只是误打误撞而已。”魏军出声道。
    “行啦,你就不用顾忌我这个老人家的颜面了。”陈老再次拿起水杯。
    “说吧,是哪家车企,我们明天就去看看。”
    “不是车企。”魏军为难道。
    “不是车企?那这个中空材料是什么?”陈老喝一口水。
    “是鱼竿。”
    “噗!!!”陈老没忍住,一口水直接喷了出去。
    “什么?鱼竿!”
    会议室内瞬间陷入沉默。
    所有人都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龙国举全国之力研发了几十年碳纤维材料,没有丁点突破。
    你现在告诉我一根鱼竿已经用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