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偶遇种瓜老农
作者:狐狸爱葡萄   岁千秋最新章节     
    进入四月下旬,沿途人烟愈渐稀少,慕念白是从一个种瓜的老农那里得知皇后产子的消息。
    她很为皇后娘娘感到开心。
    这位才三十多岁的美妇人,曾经给予她许多帮助,她希望她一生都能平安幸福。
    老农十分纳罕,“皇后诞下麟儿,朝廷还给我们发钱,种地的都得了赏。”
    所以他很大方地请路过的人吃西瓜。
    慕家一行人便被邀下车吃瓜解暑。
    早夏的西瓜还不十分嫣红,但瓜瓤水分充足,一口咬下去饱满的汁水会从唇间迸出来。
    慕念白知道农民不易,想等走的时候再偷偷丢钱给他。
    坐在树荫底下闲谈的时候,他们得知老农一家七口人。
    除了他和老伴,儿子和儿媳,他们还有三个孙子孙女,一家人其乐融融。
    慕夫人看了不免羡慕。
    天伦之乐,只有福气重的人才能享。
    种瓜虽辛劳,但老农脸上没有半分疲色,纵横的褐色皱纹中满是岁月的智慧。
    所谓知足常乐,大抵便是如此。
    “去年也差不多是这时节,我碰到一位少年将军带兵,说是要去攻打羌人,我瞧他们一个个热得汗流浃背,将这一亩地的西瓜都摘下来送给他们解渴。”
    慕念白大约猜到他说的是谁。
    “所以我一直留意西北的动向,没过几个月,就听说朝廷打了胜仗。”
    他竖起一根大拇指,“那少年将军当真了得。”
    而后又半自豪半遗憾道:“可恨我当时老眼昏花,竟不知那少年将军是我们的楚王殿下。”
    常年耕耘在田间地头的人,不知道带兵之人是楚王也在情理之中。
    慕念白却关心另一个点,“那少年将军把你的瓜都吃完了,就没给你送点钱啥的?”
    老农笑着摆手,“将军派人给我送了块金子,这我哪儿能收啊,我给上交到县衙去了,县丞大人把那锭金子装裱起来,就摆在县衙门口,老农我还得了县衙的一块牌匾。”
    好嘛,一锭金子换了一块牌匾。
    她心下一动,从行李当中拿出几十本书,“我原本想付给您银钱,但怕您又把银钱上交,所以干脆送您一些书,想必您孙子孙女读书时也能用得上。”
    “这如何使得啊,使不得,使不得……”
    “银钱能拒,先贤的圣言又如何能拒?”
    老农闻言,将手放在衣摆上擦了又擦,方双手接过书籍,感谢道:“姑娘是有大福气的人,菩萨会保佑您的。”
    乡里的人朴实,最好的祝福便是菩萨保佑。
    慕父因擅长养马,见田边有头跛着脚在吃草的黄牛,猜测是牛蹄上出了毛病。
    趁着众人歇脚的功夫,他拉着老农去给黄牛诊断去了。
    如此行程悠闲,半是赶路半是游玩地就到了霍城。
    令她震惊的是,她前脚刚到霍城,后脚景策就跟着进了城。
    楚王的五百亲兵和她一起,受到了县丞李月樵和霍城百姓们的热烈欢迎。
    敲锣打鼓声震天响过之后,李月樵拉着她的手,亲切道:“早收到来信,说军师今日便会进城,我一早便带着大家伙儿候在此处,沿途辛苦啦!”
    他仍延续以前的习惯,称呼她为军师。
    想也不用想,是谁给李县丞传的信。
    那人只怕一路都跟在她身后,沿途守候他们一行人的安危。
    始作俑者景策察觉到一抹逼人的目光,摸着鼻子不自觉缩进了人群中。
    “大热天的,辛苦李大人和乡亲们站在此处等候。”她向众人致谢,又向李月樵介绍了自己的父母。
    往后他们都是霍城的子民,自然有必要搞好和县丞大人的关系。
    慕父是个随遇而安的人,和李月樵一见面,三两句话就谈到养马的事情上。
    西北最不缺的便是马,李月樵一听有这样的人才,忍不住击掌叫好。
    此刻在他心中,军师的地位已经上升到无可比拟的高度。
    她不仅给霍城带来一个坊刻,几千本书籍,还带来了一个擅养战马的父亲,一家人都是宝贝。
    趁李月樵和父亲相谈甚欢,慕念白特地放下脚步走在他们后头。
    蹭到景策跟前,小声道:“是殿下让你护送我们的?”
    景策点头。
    “那你们怎么一路上都没露脸,也没跟我们说一声?”
    “殿下说,只能默默护送,不许打扰。”
    慕念白撇撇嘴,觉得晏之初还怪贴心的,“那也用不着这么大阵仗,像回去时那样,组一个几十人的小队不就行了,眼下这么太平。”
    倒不是别的,她是担心要照料这么多人的饭菜,还得好酒好菜的招待,县衙的库房吃不消。
    “姑娘请放心,我们自带了伙食费。”景策也是很懂味,一下便打消了她的顾虑。
    行吧,行吧,算她多操心。
    他爱派多少人跟来就派多少人跟来吧。
    也多亏县城大人是李月樵,若换作旁人,见这么多亲兵入驻,还以为是有人要接管这座城。
    和先前那次踏足霍城相比,此次举家迁到霍城,慕念白觉得心安无比。
    她想,或许是有父亲母亲在身边的缘故。
    吃过饭,他们便被安置在县衙内。
    至于李月樵答应慕念白的“豪宅”,此刻仍在扩建中。
    原本是建好了的,但听说军师买了个坊刻回来,他又觉得原先那房子格局小了些,住军师一家几口人虽没问题,可军师将来若是儿孙满堂,那便不够住了。
    许久许久以后,李月樵回忆往昔,才明白自己此刻昙花一现的想法是多么的有先见之明。
    景策自然也被安排在县衙里歇息。
    楚王的亲兵服饰李月樵见过,但景策只说是皇上安排他们护送宁乡县主的。
    李月樵觉得纳闷,当初在城墙之上,生死之间,楚王对军师的情谊分明是藏也藏不住的。
    既然如此,又为何放任军师到这偏远地界来。
    派了五百亲兵,足以证明其放心不下。
    放心不下,却又无奈放手,这其中得是怎样的情感纠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