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最后一击
作者:梨大工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最新章节     
    自打拿下宛城后,高翔第一时间把邓艾派了出去,让他带着五千兵抢占在育阳以北的棘阳,同时骚扰魏军的后方。
    而陈泰在育阳接应到夏侯儒的败军,得知宛城已经丢失后,陈泰的表情和夏侯儒一样,也是面如死灰。
    宛城,是整个南阳郡,乃至整个荆北的要塞,如果丢掉了宛城,他们这几万人马继续作战已经没有什么意义,更何况这几万人马还要人吃马嚼,没有宛城的粮草接应,魏军如何能支持下去。
    “文老将军,悔不听你之言啊。”陈泰懊悔的对文聘说。
    陈泰现在才认识到,自己当时一道撤退的命令,竟然能直接导致整个战局的失败。
    “小陈将军,身为军中主帅,此时不是灰心丧气之时,我军现在在南阳郡已经没了优势,再打下去只是空耗钱粮士兵。”文聘劝慰起来了陈泰。
    “那襄阳的牛将军怎么办?”夏侯儒问起来了几人。
    “唉,现在蜀军恐怕已经将新野,穰县等重地封锁了。即使牛金所部能成功突围,也只会被堵回去。”胡质唉声叹气。
    “报,不好啦,这批从许昌发来的粮草被蜀军劫了。”一个浑身破烂,一脸惊恐的军官跑进来报告。此人,正是从运粮队伍中逃出来的军官。
    其实,这便是邓艾在后方干出来的成绩,邓艾抢占棘阳后,首要便是侦查地形,分析魏军运粮队可能来的方向,然后主动出击,这次果然逮到了一支运粮队。
    其实,邓艾倒没有劫走多少粮草,不过释放的信号已经很明确了,宛城一丢,陈泰手上将近五万魏军,已经彻底没有了后方。
    这次作战,汉军的依靠是汉水水运的粮草,而魏军的依托则是各个城池的储备粮草。
    毕竟陈泰这次是来增援的,宛城又长年战备,粮草充足,自然没有带多少粮草。如果再耗下去,军中粮草断顿,汉军趁虚进攻,这对于魏军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但如果不等牛金,牛金的三万人就会直接被困在南阳郡以南,牛金手上可是三万军队,这次宛城大败,已经丢了城池了,在损失这么多兵马,他们如何向曹叡交待呢。
    “粮草还够吃几日?”陈泰问了起来。
    “还能支持六日左右。”文聘回答说。
    “再打上三天,进攻一次蜀军,争取撕开一个口子,看能不能让牛金撤出来。”陈泰下了令。这次,众将纷纷表示了理解,毕竟,魏军还没有离谱到直接把自己的三万人马抛弃掉自己独活。
    于是,这下的压力来到了高凡这边。
    “看来,离向宠所说三十天的约定已经到了。我估摸着,牛金这下可能已经突围出来了。”高凡一脸愁容的说。
    因为现在,战场的形势变成了自己背面有魏军,而后背,可能还会有牛金突围部队的威胁。
    ”魏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依我看,魏军这就是把剩余的补给打光,争取能把牛金救出来。”王平也是说起了自己的看法。
    “这么看来,魏军会发起最后一次反击。给牛金准备的炉子已经搭好了,可不能被火给烧炸了。”高凡看着临时搭起来的简易小桌上放的地图,语气坚定的说道。
    “依我看,与其等他们来打,我军不如主动进攻一次,直接挫掉魏军士气。”王平说道。
    “我也这么想,现在我军军中能凑出来多少骑兵?”高凡问起来了郭攸之。
    郭攸之自打在军中当了文书后,觉得这些活太少于是带着杨绪和军中的一干文官练武器,兵员的数量核算也加入了自己的工作内容中。
    现在的郭攸之,成了一个半政委,半参谋的角色。
    “我们如果收拢一下,还能凑出来一千五百余人的骑兵。”郭攸之说。
    “唉,就是太少了。”王平有些不甘心,其实自打拿下关中后,诸葛亮便大力开始了骑兵的组建,只不过,关中才是汉军主力骑兵的战场。
    这些骑兵现在都是由魏延统领着,而此时他们也正在关中和司马懿的魏军血战,保卫着关中的安全,同时也是在替高凡他们吸引火力。
    高凡之所以问骑兵有多少的话,是因为他发现,魏军在这个时代用的骑兵战术,更多的是利用骑兵进行快速机动,而不是作为作战主力。
    以骑兵见长的魏军,才有能力组织起大规模的骑兵军团进行冲锋,尤其是在两军进入混战之时,骑兵像一把尖刀插入战场,直接结束整个战局。
    而在襄阳,牛金正是用这种战法直接击杀了向宠。
    “我军分为左中右三翼,以逸待劳,平均分配兵力,在魏军进攻时以逸待劳,等杀退魏军后,主动出击轮番进攻魏军,等到魏军有破绽时,骑兵冲锋,直接让骑兵冲进去。”高凡安顿了起来任务。
    于是汉军被平均的分为三部分,由高凡,王平,郭攸之指挥,开始就地排布防御阵型,等着魏军的冲锋。
    在育阳以北,棘阳以南的平原上,汉魏两军旌旗猎猎,准备着最后的战斗。
    这次的战斗,双方的兵力并没有十分巨大的差距,而真正的差距,在两军的心态上。此时汉军拿下宛城,士气已经大涨,汉军上到将领下到士兵,都明白这仗只要打赢,就是完全的胜利。
    而魏军,现在更多的是指望着救出牛金就撤退,两军心态不同,就会士气不同,作战便会不同。
    魏军,终于发起了自己的最后一波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