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朝会
作者:梨大工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最新章节     
    朝廷的许多官员都以为诸葛亮这次回来只不过是正常回来述职而已,结果诸葛亮却在回来几天后的朝会上放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重磅消息。
    首先便是任命姜维为安西将军,高凡为安南将军,这倒没什么奇怪的,这两人一南一北都立下了大量战功,自然有资格。
    不过高凡被任命为度支曹尚书,姜维被任命为兵曹尚书这就很让人费解了。下面的众官也不知道诸葛亮是什么意思,但他们也说不了什么。
    毕竟如今蜀国的人事大权,几乎全在诸葛亮手上,人家想怎么任命,就怎么任命呗。只不过让两个侯爷,两个战功赫赫的将军跑回来当尚书,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而在南方新设立云南,兴古,朱堤三个郡的消息倒也不算新消息了,许多和诸葛亮相熟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早在第一次北伐结束便有这个想法,不过那时候战事初定,而且朝廷人手短缺,南方又不安定,于是便被诸葛亮搁了下来。
    “臣以为,度支曹之权能应该有所扩大,度支曹掌管财政,理所应当应该了解全国之人口,土地数目。
    臣建议,让度支曹重新对国内的人口,土地进行清查,对于脱漏的户口要进行补全,并且可以给他们在陇右分地,充实陇右。
    而兵曹,也应该在益州开始征兵,并且对益州整体的士兵人数进行核算,对于吃空饷者,要严惩。”诸葛亮直接给刘禅说道。
    而朝堂上,许多益州的官员这下才明白了诸葛亮的想法。怪不得诸葛亮要让一个战功赫赫的侯爷来当度支曹尚书,为的就是彻底进行经济上的整顿。
    那么让姜维担任兵曹尚书也就可以理解了,就是要抓住军权,防止这一系列的整顿造成政局的动荡。
    “下官以为不可。高,姜二位将军毕竟不是益州人,对于许多内情了解并不详细,度支曹,兵曹两尚书负责经济,征兵要务,如此丞相是否有些草率?”台下的众官队伍中,终于有一个人跳出来说出了他们的想法。
    而这个站出来的人,便是劝学从师谯周。谯周在益州当地官员中,也是以直言敢谏而闻名的,不过这次,他可驳的是诸葛亮的面子。
    诸葛亮看向谯周的眼神,依然如往常一样平静,他只是淡淡的说了句:“还有人有意见吗?”
    这下官员队伍中的不少益州人开始慌了,毕竟,如果真的让高凡当了度支曹尚书,万一高凡按照诸葛亮的指示来清查土地人口,他们中有的家中没有户口的奴隶多达上百人的都不少。
    而在这个战乱的年代,土地税,人头税都有,他们一年少交的人头税,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照这么一来,不等于直接从自己碗里抢肉吃。
    至于北伐,若不是诸葛亮是托孤大臣,可以用权力来压制他们,北伐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香嘛。
    于是许多官员开始出班说道。
    “臣请陛下,丞相多加考虑。”
    “劝学从事谯周为人严谨,正直,臣举荐谯周担任度支曹尚书。”
    益州籍的许多官员,开始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而蒋琬,费祎则是没有说什么。有许多人望向了董允,董允自家在益州也有不少的家产,虽然这些都是董允父亲董和这么多年在益州的积累所得。
    但董允看到许多他家的熟人 好友都把求助的目光看向了他,董允也打算出班也说些话时,一旁的费祎却直接用手拉住了董允,稍微摇了摇头,董允一看费祎劝阻,便放弃了出去的想法。
    而诸葛亮就任丞相以后,这可能还是他第一次面对这个局面,诸葛亮何等角色,又岂会怕这种场面。
    “诸位能否先听我一言。”诸葛亮的语气中已经能够听出来一些不满了,而这些官员听到诸葛亮要说话,自然也闭上了嘴。
    “就在去年,我也是这个时间,在丞相官署那里看到去年廷尉府那边审过的一个案子,就在汉昌县,一个县丞,家中私养奴隶达一百多人。而我们清查土地之后,廷尉府居然查出来土地六百余亩都连年没有缴税。
    廷尉,是否如此?”诸葛亮突然语气严厉的问廷尉。
    廷尉也是在刘备时期就是老臣了,肯定支持诸葛亮。
    “丞相,确实如此,就在今年秋已经将其处斩了。”廷尉立马回应说。
    “这一百人,六百亩地可是一铢钱都没有给朝廷交过。如果不是汉昌县令府上的人杀了人,恐怕这件事永远不会知道啊。
    你们就想想,全国有多少个汉昌一样的县,有多少个汉昌县令一样的官员,在陇右,朝廷大军的粮草都是十分紧凑,百姓受苦,结果这些人财产丰厚,一毛不拔。”诸葛亮气愤的说了起来。
    而下面的官员终于是没话说了。诸葛亮特意提出来这件事,意图已经很明显了,诸葛亮对于他们的情况是清楚的。
    只不过以诸葛亮的人品,他不会像曹操和孙权那样搞什么校事之类的特务机关监察国内的官员。即使得知了一些情况,他也只是按事实论罪。
    “本相还有调令,张遵,赵广调入丞相府任侍中,分别再兼任任廷尉正,廷尉监。蒋琬,我司隶校尉的兼职,由蒋琬接任。”
    张遵,赵广两人分别是张飞之孙,赵云之子,他们就任廷尉府,显然就是为了让司法方面给这次的清查要给予最大的帮助。
    至于司隶校尉,本身就是负责首都附近防务的官员,诸葛亮在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便是丞相,益州牧兼司隶校尉,诸葛亮这次把自己的司隶校尉兼职托付给蒋琬,把兵曹尚书托付给姜维,等于成都的防务彻底由蒋琬掌握。
    于是,在诸葛亮的调动之下,一群年轻人都被调到了蜀汉中央的许多部门,台下的官员也突然感到惶恐。
    因为本身,蒋琬费祎董允三人就是诸葛亮一派,而现在又把高凡,姜维,张遵,赵广调入朝廷,这次看来这场清查,诸葛亮是决心要做彻底了。
    台下许多益州出身的官员,他们的眼神各异,有的人眼中充满了惶恐,有的人眼中则是有略微的不满,但诸葛亮并没有关注他们的眼神,只是在宣布了一系列的调令之后,便宣布退朝。
    “所有丞相府的属官,今天相府要开会,散朝后来相府。
    其实诸葛亮还是很讲究原则的,虽然说蜀国基本上诸葛亮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过诸葛亮对于这种大事,还是在朝廷上公开的讨论,公开的任命,还要让刘禅过遍耳朵和眼睛,虽然刘禅只是顾着批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