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南方开发计划
作者:梨大工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最新章节     
    于是,安顿好越嵩郡后,高凡再次回到了味县。
    “你这仗可打的好啊,阿会部落覆灭的几天之后,孟获便主动带着好多部落来到味县说是主动接受册封。”李恢高兴的对孟获说。
    “那李都督对孟获怎么册封的?”高凡问李恢。
    “哦,先是朝廷承认其蛮王地位,然后封他遥领御史中丞。”李恢跟高凡说。“不光如此,牂牁郡的马忠太守那边册封和清查人口土地的工作也慢慢开展了起来。”
    “照这么下来,朝廷在南方每年就要获得不少的供应啊。”李恢高兴的说着。“高凡,你对下一步有什么想法吗?”
    “我打算先回来跟着您把剩下的核算做完,算清楚南方的大致人口和土地数量,。与此同时打算在南方开始开发经济。”高凡回答道。
    其实高凡在南蛮之地,找到了许多可以开发的资源。
    首先便是铜矿,自打自己第一次跟着诸葛亮南征,在平定秃龙洞时,山上绿色的铜离子水便让高凡明白南方产铜。
    其次便是造纸,南方盛产竹子,木料,这些都可以作为造纸的原料,在东汉时期,造纸术便已经被蔡伦所改进,造纸的成本大大下降。而高凡想利用云南的竹子造纸,这正好可以降低书籍的成本。
    还有便是印刷术,这个可能也是高凡可以最快实现的事情,毕竟三国时代印章已经很成熟了,自己找来能工巧匠稍加指导,雕版印刷便就能提前问世。
    而且云南也盛产甘蔗,这些也可以开发制糖的技术,用糖做成的奢侈品如果可以销往魏吴两国,也将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不过高凡现在后悔了,他虽说后世也是个博士生,可问题是这些基本的生产他也就了解个皮毛,毕竟不是人人都是全才。
    此时他多么想拥有一本《天工开物》啊,虽说这本书后世他也翻阅过几次,可都什么时代了谁会闲的没事背那种东西,难不成背下准备穿越。
    这下高凡倒是被难住了。不过他还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毕竟最近的时间他的目标是核算人口土地,册封部落的事。
    “李都督,我想回趟成都。”高凡一边想着后面的事,一边对李恢说。
    “哦,回成都做什么?”李恢不解的问。
    “现在的事情许多交给向朗他们去做就好,我这次回去正好把咱们的文书送回成都,让蒋琬费祎那边给我们调度些物资。
    此外我还花重金请来了一位大才,他将来定能为我们开发南方起大用。”高凡对李恢说。
    “那也好,不过你尽快,最近的事情确实不少,多一个人,多份力量。”李恢笑着对高凡说。“还有,回成都多要几个能读书写字的文人过来,南方如果这次这么大规模的调整,各层官吏缺口也大,而且清查土地人口,也是个大工程。”
    于是高凡带着南方各郡在最近两个月来,关于平定压制安抚各个部落的战报,对各个愿意归顺部落的册封,以及现有的土地人口情况的汇总到了成都。
    而这些东西,光竹简就先拉了整整几车。而用竹简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纸的产量还是不高,满足不了大量的需要。
    在成都丞相官署,许多文件也是竹简所传递,所以高凡这次开发南方的重点也放在了纸张上面。
    高凡带着公文回到成都后,蒋琬看着将近几车的竹简,便叫来官署的人一同赶紧审阅了起来。而这个过程,则是需要几天。
    而在刚来成都给官署交接完事情后,高凡便冲回家去看望李芸。
    而就在李芸打开家门时,侯府的院里则是十分的热闹。院里面两个小孩追逐着直接冲到了门口,见到了一身戎装陌生的高凡,则是好奇的打量着高凡。
    “芸姨,来了个不认识的叔叔。”一个小孩大声的冲里院喊道。
    李芸则是挽起袖子,和一个中年女人一同从里院出来。
    “你怎么回来了?”李芸惊讶的问。
    “南方打了个大胜仗,我回来述职顺带着调拨些物资,回成都几天。”高凡对李芸说。
    “参见将军。”而李芸旁边的中年妇女也是赶紧向高凡行礼。
    “哦,这位就是赵爽先生之妻,赵先生一个月前便已经来到益州了,我先安顿他带着家眷在侯府住下,等你回来。”
    “其他人呢?”高凡着急的问。
    “哦,他听说张嗣家二老还种着侯府的地,今天去地里帮忙去了。”李芸回答说。
    “快,我要去找他。”高凡着急的说。
    “将军吃完饭再走啊。”赵爽的妻子也赶忙劝道。
    “不了,没有及时款待是我失礼了。”高凡急忙冲出门去,迅速上马冲着成都成外而去。不一会儿便到了田中。
    高凡只见张嗣家的二老和赵爽带着同村来收割粮食的百姓一同忙着农活,高凡下了马,直接冲着赵爽而去。
    “赵先生,赵先生。”高凡冲着赵爽喊道。
    “哦,高将军。”赵爽看见高凡,也是放下手中的农活,来到到了高凡身边。
    “先生,失礼了,朝廷南征战事开始,未能接待先生。”高凡不好意思的对高凡说。
    “将军多礼了,夫人执意将之前说好的赏钱给我,还安排了我一家住进了侯府,款待周到,在下十分感激。近来在侯府无事,听说张家二老田地有活要忙,这才来地里帮忙。”赵爽急忙说道。
    “先生能来便已经是给我面子了,既然先生想找活干,南方最近可有很多工作。”高凡说。
    “我也听说了,说是朝廷在南方核查土地人口。”赵爽说。
    “那可不,最近任务量特别大,一直又没机会回成都,这次回来述职,正好把你一同接到南方去。”高凡对赵爽说。
    “那好,我今日回去便准备。”赵爽急切的说。
    “莫急,还有两天时间,你我先回侯府商议,几日后便走。”于是二人便一同在地里帮起了农活。
    而田间地头的百姓看到一个穿着将军铠甲的人麻利的脱下了铠甲,对着张嗣的爹娘有说有笑的帮忙干农活,也是感到十分的惊讶。直到忙完这天的活,高凡才带着张家二老和赵爽一同回了侯府。
    侯府总算是热闹起来了,侯府现在有赵爽的一家四口,张嗣家的二老,还有高凡小两口,侯府这下也充满了生机。
    在高凡回成都前的一个月,赵爽便带着自己一家来到了益州,李芸明白高凡对赵爽的看中,于是便立马取出五十万铢给赵爽,履行之前高凡的承诺。
    不过赵爽也是个实在人,并没有收下,只是说先寄存在侯府,自己用时取即可,李芸一看赵爽刚来也无处可去,便安顿赵爽一家住进了侯府,而随着时间的过去,侯府中的人也慢慢亲密了起来。
    这个时代不同于后世,人与人之间的独立性那么强,在乱世人与人之间很容易团结,尤其是像张嗣爹娘这种,他们对于高凡的照顾很是感激,因此也是自愿的帮忙照看高凡命下的田地。
    虽说高凡说是把自己购置的田地送了二老,但两人每年几乎都是把打下的粮食妥善保存留给侯府。
    而赵爽其实对数学颇为痴迷,不过在三国乱世这些本事要安身立命并不实用,也只得靠给商人当账房谋生。
    而高凡异常的重视,让他似乎看到了希望,于是他也乐意给高凡效劳。
    于是,高凡便在侯府组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