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封赏
作者:梨大工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最新章节     
    高凡在第四天,便遵循了诸葛亮的命令前往皇宫朝会。
    在宫门外,高凡见到了在几天前酒宴上没有见到的许多人。这些人里面有文官,有武将,而且从服饰上来看,许多人级别还都不低。
    在宫门等着的时候,一个文官模样的人在身后拍了高凡一把,高凡吓得一个哆嗦。
    “高将军在南征战场上立功无数,刀光剑影出来的人,还能被我这么一拍吓着。”高凡回头一看,正是那日见到的费祎和郭攸之。
    “费大人,下官见礼了。”
    “诶,你我同辈人,见什么礼,那天我和丞相一同去相府议事,听了丞相说你的战功,我可是羡慕的很呐。”
    “费兄过谦了。我在南方的时候也听军士们常说朝廷里面费文伟是当代贤才,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高凡和费祎便开始商业互捧了起来。
    “快看,子龙将军。”一直在旁边没有说几句话的郭攸之,对着两人激动的说。
    高凡顺着郭攸之说的方向看去,一个五十来岁的将军,身上穿着精良的铠甲,脚下步伐是虎虎生威。
    “后面跟着的那位彪悍的将军便是魏延魏文长将军吧。”高凡说道。
    “高贤弟好眼力啊。”费祎立马回了一句。
    随着官员们渐渐都进了大殿,诸葛亮身边带着一个文官模样的人一同进了走到了大殿门口。高凡一看,那文官竟然可以和诸葛亮并排行走,他一猜想便是蜀国现在的永安都督兼尚书令,同为刘备托孤大臣的李严。
    随着诸葛亮到来,费祎和郭攸之便向高凡告辞,同时一个小宦官便立马带着高凡来到殿门附近,给他说了些见皇帝的礼节。
    高凡在殿外,便听见了里面的宦官一句句的宣读封赏。
    龚禄,马忠,李恢吕凯四人分别担任了南方四郡的太守,并且加封了食邑。
    孟获则是获得了朝廷正式承认的蛮王身份。
    “传高凡进殿。”
    “降将高凡,弃暗投明,于前线率领先锋屡立战功,特任为裨将军,丞相府侍中。赐钱五十万。”
    “臣叩谢陛下。”高凡跪地便是叩谢。
    在后面,许多将领同时得到了封赏。
    其实裨将军这个官职对于高凡已经不低了。后世有句话叫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话里面的皮匠,便是后人把裨将误传所说。
    裨将在三国时期,地位高于校尉,手下可以统管两千人左右的部队,这也刚好等于高凡所带前锋营士兵的数量。
    在满朝文武的一片欢庆声中,封赏大典得以结束。
    而在得到赏钱之后,高凡便立马用赏钱在成都城购置了房子,在张嗣一家人的送别声中搬了出来,住进了自己的新家。
    就在安顿好的第二天,高凡便接到了命令前往丞相府接受命令。
    这次进丞相府,高凡刚到便直接被门口的卫兵带到了丞相府的后院,此时的诸葛亮正在客厅里与一位将军面对面坐着,高凡远远望去似乎是在商议着什么。
    “末将高凡,参见丞相。”
    “高凡,这位是朝廷的偏将军王平将军,你现在是裨将军,王平将军手下现在有三千人马,你从南征前锋营里选上三百将士作为底子,然后朝廷再给你拨一千七百人新兵。你们二人就合为五千人的一个大营。王平将军为正,你为副将,在成都以西三十里外操练。”
    “末将遵命。”两人一齐拱手答道。
    在诸葛亮交待了一些事情后,诸葛亮主动的问道:“高凡啊,还有什么要求吗?”
    “末将想要一个人给营中当幕僚。”
    “哦,你想要谁?”
    “黄门侍郎,郭攸之。”高凡答道。
    “你要郭侍郎来军中做什么,他文官出身,又不懂行兵打仗。”一旁的王平不解的问道。
    “末将在南征时,便已经实行缴获归公统一分配,末将觉得如此可以避免士兵在战场抢夺财物,不过如此需要帮手加以清点。”
    “行吧,我和演长商量。你现在和王平将军可以走了,然后就去营中对接一下。”
    于是高凡和王平双双出了相府。
    “高将军可是少年有为啊。我听丞相说了,你是南征后在俘虏里面归降的。”
    一般人问这话,给人的感觉可能有些嘲讽的意味,不过熟读三国的高凡却明白,王平说这话可不是有意为难他,因为王平,本身就是在汉中之战由曹军投靠刘备,那时的他在曹军中不过是一个代理校尉。
    更有意思的是,王平其实是益州人,祖上是归化了的蛮族,后来随着家庭前往中原,所以两人也就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
    “我还是想不来你要郭攸之来军中做什么。”
    “末将少年读的书少,郭攸之是文化人,末将想多学点东西,打仗不光靠武力,更要懂些兵法。末将想跟着文人学些学问。”
    王平一时间无语,毕竟,王平历史上也是个大老粗,认得字超不过二十个,不过史料倒是记载王平喜欢听人给他读汉书,史记这些历史书籍。
    “你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啊,只不过人家愿意来吗?”王平不解的问。
    “希望他会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