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大雨夜的人们
作者:二百二十斤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     
    与此同时,后宫之中。
    皇太后钱氏正缠着太皇太后孙氏,央求着让她去见朱祁镇一面。
    “母后,太上皇就在城外,你就让儿媳去见一见他吧。”钱氏哭得梨花带雨,正在不住地央求着。
    这一个月来,钱氏每日每夜都在替朱祁镇担惊受怕,整个人都消瘦了许多。
    “胡闹!”孙氏怒道:“我还能不知道他就在城外?”
    “你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
    “你现在出去,不是给朝廷添乱么?”
    “但是儿媳想他啊。”钱氏依旧不依不饶地道。
    “你想他,难道哀家就不想?他可是哀家的亲生儿子啊。”太皇太后孙氏怒道。
    “那母后您和儿媳一起出去见见他?”钱氏突发奇想,要是能拉上孙氏一起去,那肯定没人敢拦着。
    孙氏大怒,喝道:“你是打算拉着哀家一起给朝廷添乱吗?”
    “儿媳不敢。”钱氏连忙道。
    “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哀家是万万不能放你出去的。”孙氏直截了当道。
    钱氏一听,眼泪流得更快了,痛苦道:“太上皇在瓦剌人那里,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也不知道身体是否安康?”
    “前阵子不是说他染了风寒吗?也不知道好没好。”
    “儿媳实在是担心陛下的身体啊。”
    她还是不死心。
    孙氏正要继续教训她,大太监金英突然走了进来,对着孙氏道:“禀告太皇太后,前殿传来消息。”
    “什么消息?可是与太上皇有关?”钱氏还没等孙氏问话,连忙问道。
    金英摇摇头,答道:“与太上皇无关,只是陛下的消息。”
    钱氏立刻就不再理会金英,继续缠着孙氏:“母后,您就让儿媳去见见他吧。”
    孙氏大怒:“来人,请皇太后回宫歇息。”
    金英立刻叫来两个宫女,扶起钱氏,生拉硬拽地送出了孙氏的寝宫。
    待钱氏离开,孙氏揉了揉发胀的头颅,问道:“陛下那面有什么消息?”
    金英躬身答道:“有小黄门说,陛下和仪侍郎讨论守城之事,言语中很是担忧有人图谋不轨,放瓦剌人进城。”
    “他怎么突然担心起这个?”孙氏奇怪道。
    “奴才不知。”金英答道。
    孙氏想了想,问道:“东厂那面可有什么消息?”
    金英摇摇头,答道:“没有有用的消息。”
    原本东厂是由司礼监掌印王振亲自统领,土木堡之后金英才接手过来,目前正在梳理厂务,清理掉王振余党,具体的业务还没有正式展开,自然是探听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孙氏端坐在椅子上,半晌才问道:“金英啊,你说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呢?”
    “奴才不知。”金英答道。
    孙氏瞪了他一眼,道:“太上皇留你在京师,就是看准了你稳妥能干的本事,怎么现在一点用处都没有。”
    金英连忙翻身跪下,请罪道:“奴才愚钝,请太后恕罪。”
    “起来吧。”孙氏对金英的这种做派毫无办法。
    她眼下还要靠金英去打探消息呢,也不好做得太过分,于是吩咐道:“你去打探一下,看看陛下的话传到什么程度了?具体说的是何人?”
    “都要打探清楚,回来报给哀家。”
    “奴才遵旨。”金英答道,旋即转身离开。
    孙氏看着金英离开的身影,眼中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怒火,但很快便散去了。
    就在这时,外面宫女来报,说是皇太后钱氏仍然在宫门外逗留没走,非要再面见太后。
    孙氏大怒,站起身几步走到殿外,看着站在宫门口的钱氏便是一顿训斥,生生教训了她一个时辰,算是把心中的烦闷全都发泄了出去。
    训斥完钱氏,太皇太后转身便回了殿内,只是冷冷地丢下一句话:“你要出去便出去,回不来的话,哀家会送太子一起去陪你。”
    钱氏听了这话,立马跑回了自己的坤宁宫,再也不提出去找朱祁镇的事情了。
    这一夜,几乎所有人都很郁闷。
    最根本的原因都是一个——今天的破天气实在是太糟糕了。
    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是日大雨雪,夜大风雷电雨。
    简单说来,就是白天只有龙王上班,但是应该是四海龙王一起出工,雨水夹着雪片,像不要钱的一样从天空中飘落下来,弄得人浑身冰冷。
    到了晚上,雷公电母和风伯又来凑热闹,龙王则是加了个班,风雨雷电一样没差,从傍晚一直折腾到深夜才算了事。
    城外的瓦剌人很是郁闷,他们此次前来虽然带了些帐篷,但是却挡不住这种风雨雷电一起来的天气,好些人都被淋湿,估计明天就会感染风寒了。
    要是再来这么几天,他们别说攻城了,就是回到草原都是种奢望。
    城内的官员也很郁闷,他们是负责巡视京师的,每个人都有责任片区,哪里出了事,官职肯定是要丢了的,因此,即使是这种恶劣天气,他们仍然坚持出巡,免得哪里出了乱子,耽误了自己的仕途。
    毕竟,作为披荆斩棘从科举中杀出来的官员们,这点忍耐力还是有的。
    京师城墙上的巡夜士卒也很郁闷,这种大雨夜出来巡夜,浑身上下都被雨水淋湿,再加上大风一吹,整个人都冰冷冰冷的,实在是一种煎熬。
    不过朱祁钰倒是睡的比较安稳。
    他傍晚的时候派亲信太监王诚出去打探过了,他和仪铭的谈话已经在六部官员中传开,六部尚书基本上都明白了他的意思,纷纷把手底下的人派了出去忙乎起来,只有礼部比较安稳。
    等王诚说完礼部尚书胡濙与侍郎王一宁的谈话之后,朱祁钰这才发现,自己这么做的确有点过了,闹得现在人心惶惶的。
    不过有了胡濙这番话,虽然仍然是人心惶惶,但是却有了些许底气。
    理由无他,正是这段时间朱祁钰的所作所为,才给了京师官员和百姓一些守住京师的信心。
    首先任命了兵部尚书于谦全权指挥京师的所有军队,使各支卫所军队有了统一的指挥。
    其次命令吏部、刑部和都察院联合执法,巡视全城,安抚百姓,避免了大战前夕城内大乱的情况发生。
    最后命户部准备好了十万两银子,作为赏赐将士们的财物,这毫无疑问激励了战士们的士气。
    因此,今天朱祁钰睡了个好觉。
    不过他睡得好,也先却睡不好。
    站在大帐门口,也先看着外面的大风暴雨,一丝愁容浮现在他的脸上。
    远处模模糊糊走过来一个人影,到了近处才发现是伯颜帖木儿,也先连忙问道:“战士们都有地方避雨了吧?”
    伯颜走进大帐,丢掉头上的斗笠,回答道:“都住下了。”
    “我让他们尽量挤在一个帐篷里,这样暖和些。”
    “剩下没帐篷的,我让他们赶走了一些汉人百姓,住到了他们的房子里,风雨算是吹不到他们了。”
    这次来得及,虽然带了一些帐篷,但是数量却差了些。
    好在京师周边人烟密集,村舍众多,瓦剌军赶走了一些汉人百姓,强占了他们的房子,这才勉强住下。
    也先点点头,道:“那就好。”
    旋即拍了拍伯颜帖木儿的肩膀,道:“辛苦伯颜兄弟了。”
    “这算啥辛苦。”伯颜憨笑道。
    也先也陪着轻笑了一下,然后问道:“战士们的士气如何?”
    伯颜笑了笑道:“这群狼崽子的士气还算不错。”
    “这次跟着太师一路打到了京师城下,都得了不少的东西,有几个家伙还抢到了铁锅呢。”
    “呵呵。”也先听到士气没有被风雨打击到,脸上的愁容也就随之消失不见,和伯颜一起笑了起来。
    见也先不再愁眉不展,伯颜问道:“太师,明天咱们该攻打京师了吧!”
    “这都到了京师两天了,战士们几乎都没动过手,整日里闲得难受。”
    “刚刚我去巡营,一个个地都在问我什么时候能攻打京师呢!”
    听到伯颜问起这事,也先的眉头再度锁了起来,反问道:“伯颜啊,你说咱们该如何打进京师呢?”
    “如何打进京师?”伯颜奇怪道:“太师还没有计划么?”
    也先摇摇头,道:“暂时还没有太好的。”
    “我原以为带着明国太上皇一起来,以他的名义打开京师大门,那咱们就可以轻松进城,劫掠一番便立刻离开,回到草原过冬。”
    “即使他的名义不好使,强攻一阵也就能破城了。”
    “但是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宣府这种坚城和大明京师相比,只能算是兔子和狼的差距。”
    “大明京师的庞大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城墙高度也超过了我的理解。”
    “而且大明把京师的军队放在了城外,只是偶尔出击,并不恋战,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背靠着城墙防守。”
    “我面对这种打法,实在是有些无计可施了。”
    伯颜笑了笑,回答道:“太师不必如此忧心。”
    “我巡营的时候碰到了太上皇的身边人,是太上皇让他告诉我,德胜门年久失修,可以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