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上中下三策
作者:天湘省的江辰盘   明末从武昌开始崛起最新章节     
    崇祯十七年四月十八日。
    今天已经是大顺军围困京师的第三天。
    这三天里,一门门火炮几乎是不间断的轰击着城头,硝烟笼罩着整个京城,颇有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末日感。
    此时,明军和大顺军之间的战斗,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的阶段;每一颗炮弹、每一支箭簇,都是对双方体力和意志力的双重考验!
    比较可笑的是,双方冲在第一线的,都不是各自的中坚力量。
    大顺军这边,依然是驱民攻城的老玩法,企图用人命来消耗掉城内的火药。
    而守城的,也不是精锐的明军士卒,更不是整天嚷着仗义死节的文人士大夫。
    他们中,大部分竟然是没卵子的太监、地位低贱的贩夫走卒,以及青楼里倚楼卖笑的妓女!
    遥想当年,魏忠贤及其党羽都是人人喊打的对象;到了最后时刻,站出来保卫这个帝国的,竟然还是他们!
    正是这群社会最底层的民众,用脆弱的肩膀负重前行,做着最后的抵抗!
    不得不说,这一曲挽歌,是多么的可笑,同时也是多么的悲壮!
    这是大明的悲哀,也是崇祯的悲哀!
    ……
    就在守城的军民快顶不住的时候,大顺军突然停止了攻击。
    原因很简单,继任的大军师袁步屈向闯王进言道:
    “大王,如此攻伐,双方都是死伤枕藉,恐伤人和、损了大王的阴骘!
    昨日,我夜观天象,咱们再这样打下去,即便大王进了京师、登了基,那也会影响大顺朝的国祚。
    为今之计,就是派人进城,找崇祯谈判。
    那些在战场上得不到的,我们同样可以在谈判桌上得到!”
    李自成还是很在乎阴德的。
    他听了袁步屈的话后,立马吩咐道:
    “军师所言甚是。
    本王这就下令,停止进攻!”
    负责进攻的诸将,大多面色有异。
    刘体纯有些不乐意的道:
    “军师,眼看着这彰义门就快被轰开了;这样半途而废,末将实在不甘心!”
    一旁的郝摇旗见刘体纯竟然敢对军师无礼,直接上前就是一个大逼兜子,而后训斥道:
    “军师行事,岂是你能置喙的!”
    揍完了人,他也疑惑的对着袁步屈道:
    “军师,刘将军说的,似乎也有三分道理。
    咱们为什么要停下来?”
    袁步屈心中默念了一遍王国梓交代的内容,潇洒自若的开口道:
    “天相昭示,本该如此!”
    见众人都很疑惑,他悠悠的开口道:
    “大王,面对大顺朝的未来,您有何打算?”
    李自成不由得捋了捋胡子:
    关于这个问题,他还真的没想过!
    过去造崇祯的反,那是全国裁撤驿站;他下岗失业,日子过不下去了。
    造反之初,他可没想到过,自己能走到这一步。
    如今想想,确实到了该考虑治理江山的这一步了。
    于是,他温言道:
    “军师,你就别卖关子了,快给本王点拨一番!”
    袁步屈悠悠的道:
    “我有上中下三策,可供大王参考!”
    “军师请说!”
    “这最下策,自然是继续攻城。
    不过,这京师可不比宁武关,是一块更难啃的骨头。
    当初在宁武关下,大王可是折损了大半的兵马。
    如今京师的反抗,可以说是异乎寻常的激烈!
    大王,您有考虑过,这样硬碰硬的拿下京师,会给大顺军带来多大的损失吗?”
    听到宁武关,大顺的众将士都是脸色剧变。
    如果京师这一战也像宁武关那般的惨烈,那大顺朝确实得伤筋动骨。
    此时,原本还质疑袁步屈的将士,也纷纷知趣的住了嘴!
    李自成忙问道:
    “军师,你的中策又是什么?”
    袁步屈淡然的道:
    “京城各部官员的情况,本人也能推算出一二。
    如果上策失效了,自然可以劝降城中两面三刀之辈,让他们伺机开城门,迎接我等义师!”
    李自成兴奋的道:
    “这个计策好。
    军师,你快说说,这一次又是哪些人在考虑献城?”
    袁步屈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
    “大王,您觉得此时拿下京师,对您和大顺真的好吗?”
    “军师,这是何意?”
    “这京师,就好比皇冠上最亮的那颗珍珠。
    其实,拿下它完全不难;难的是拿下后,如何面对新的局面。
    大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如果这时候进了京师,那诸如张献忠等各路反王,大明留下来的各处藩王、军镇,以及关外的鞑子,可都会盯着您。
    到时候,咱们就成了众矢之的。
    如此的局面,您做好应对的准备了吗?
    加之,现在京师可是有着无数饥疲的百姓;大王如果进了京师,这些负担可都得由您来承接。
    咱们大顺朝,有足够的粮食来尽收民心吗?”
    李自成听了袁步屈的分析,脸色已是数变。
    之前,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心想着到京师登基,以号令天下!
    但如果进了京师,大家伙都不认他这个新皇帝,那他确实会成为众矢之的。
    一想到楚藩军很可能北上,对自己进行屠戮,李自成就觉得一股寒意直冲天灵盖!
    “军师,本王明白了。
    拿下京师,确实不是最佳的选择!
    那上策又是什么?
    还请军师教我!”
    袁步屈悠悠的道:
    “上策就是派人进京,跟崇祯谈判。”
    “谈判?那本王要提什么条件?”
    “首先,大王取得今天的战果,来之不易;所以,可以要求崇祯割让陕西、山西等西北之地,裂土而王!”
    李自成听了,不由得点了点头道:
    “军师所言甚是!”
    “第二条,就是犒劳众将士的辛劳。
    崇祯必须拿出百万两银子出来,犒赏大顺军。
    这样,众家兄弟追随大王一路东来,也不算白辛苦一场!”
    营地内的众将听了,知道自己有银子可拿,纷纷开口道:
    “不错,得朝狗皇帝多要些银子!”
    “……”
    “最后,大王需要让崇祯全权授权您抗击满人、内压群贼;但您可以不奉诏觐见崇祯。”
    “军师,那我们岂不是给皇帝老儿打白工?”
    袁步屈悠悠的道:
    “这怎么能算是打白工呢!
    当年朱元璋夺江山,可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步步为营!
    只要大王得了崇祯的授权,自然可以名正言顺的弹压张献忠之流。
    等各地再没了反对的声音,再让崇祯逊位;到时候,大王再登基,岂不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