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结交东勋
作者:乌有大仙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最新章节     
    看着眼前这位年纪轻轻的武夫,李成栋不由得眉头一皱。谁家小子,敢在东勋面前胡言乱语?
    “爵帅,此为岑丹初,昭永总兵,挂征蛮将军印,加都督佥事衔,也是瞿阁老的女婿。”鲁可藻介绍道。
    “哦!”李成栋恍然大悟,说道:“原来是阁老的乘龙快婿,新兴侯麾下的骁将。”
    焦琏麾下兵马不多,实力不算特别强,但部将多勇猛敢战,在岭南的武夫中颇有盛名。
    李成栋身后亦有一名小将,说道:“佥都督言重了。豫国公、建武侯皆骁勇善战,麾下精兵不下二十万。堵阁部、何督师近在咫尺,亦可随时增援。就算满鞑子到了江西,又岂能轻取南昌?”
    此人正是李元胤,字元伯,本姓贾,儒家子弟,少年时为李成栋所掠,收为养子,随李成栋出生入死,“稍读书,知大义”、“心计密赡,有器量”。
    李成栋反正时,家眷子女皆在松江,被清廷满门抄斩。李元胤成了李成栋在世间最亲近的人,也被世人视作是李成栋的继承人。
    这家伙虽然年轻,却颇知忠义,很有智谋,在敦促李成栋反正、诛杀佟养甲之事上表现出杰出的才能。
    丹初不便和他争论,只是摇头苦笑。瞿式耜有意争取李成栋,自己可不能意气用事。
    反倒是李成栋颇明事理,与想象中的大不相同,说道:“抚台,请你转告阁老,我定会出师忠诚。皇上将还陛肇庆,已遣人在肇庆筑坛,拜我为翼明大将军。之后,我将誓师北伐,进攻忠诚。”
    永历帝还要在梧州拜谒兴陵,之后再顺流而下至肇庆。銮驾人马甚杂,行程缓慢。照李成栋的说法,粤兵出师最早也得在一个月后了。
    那时候,就是八月底九月初了,黄花菜都要凉了。
    鲁可藻、马起蛟、岑丹初三人对视一眼,颇感失望。
    李成栋却已转换话题,说道:“马吉翔气焰熏天,以中旨进退九卿台省,滥封官爵,如同儿戏。恩威不出皇上而出旁门,宰相不能执票拟之权,匪人滥进,贿赂公行。
    “人皆言马皇帝,岂不信哉!我弃老母、幼子为此举,惟望中兴有成,庶不虚负,今见权奸如此,宁有济哉!”
    武夫性子直,李成栋自恃兵多将广,见马吉翔如此嚣张,已有上疏弹劾马吉翔之意。
    鲁可藻却在永历小朝廷浸淫已久,深知马吉翔内结太监,外联勋镇,又深得永历帝信任,已达到了威福自操的地步,便小心翼翼地劝道:“爵帅不可鲁莽,权奸势大,若不能一击致命,反受其害。”
    李成栋兵强马壮,想杀死一个锦衣卫都指挥使还不简直?只是,他刚刚反正,又以忠义自许,不便妄行杀戮。或许,可以引瞿式耜入阁任首辅,既能引为奥援,又能代替庸碌无能的严起恒,裁抑马吉翔、庞天寿、夏国祥等奸佞。
    “瞿阁老为拥戴元勋,留守桂林三战三捷。如今粤西大事已定,似应召还阁老,主持中枢。”
    说罢,李成栋看了眼岑丹初,希望丹初能够附和他。
    丹初不假思索,说道:“爵帅,粤西虽已底定,湖广战事正酣。瞿阁老坐镇桂林,为湖广前线供输粮草,转运军械,不可一日离桂。湖广若有失,则粤西不保,粤西不保,则粤东危,则大明危矣。”
    湖广战场关系战略全局。永历小朝廷一直偏安于粤西,终能无虞,实赖堵胤锡、何腾蛟等人在湖广坚持抗清。
    李成栋亦明白此中利害,转而议论起陈邦傅。这才是瞿式耜接近李成栋的原因,也是维系瞿式耜、李成栋两个小集团的关键因素。
    “敢问爵帅,坊间传闻,庆国公曾纳款请降,不知可有此事?”
    说起这事,李成栋愤恨不已,说道:“陈邦傅遣沈原渭奉送地甲兵籍请降,并请执皇上为降贽。本帅反正,陈邦傅猎为己功,欺我为三岁童子。此仇吾必报之。”
    武夫龇睚必报,李成栋也不例外。
    鲁可藻也义愤填膺,说道:“爵帅可曾听说过,陈邦傅上书朝廷,中有‘世守广西,视云南沐氏’之语?”
    李成栋嗤之以鼻,说道:“吾领有广东,兵马钱粮人口数十倍于陈邦傅,尚不敢自请世守。他区区一个陈邦傅,平生未曾见敌,无尺寸战功,徒以媚上为术,竟也敢世守广西!”
    说起陈邦傅,众人无不愤恨。马起蛟也说道:“陈邦傅盘踞广西已久,专南宁、太平等七府土汉地,置有司,征贡赋。
    “诸军在前线血战,乏食。瞿阁老征粮于柳州、浔州二府,陈邦傅抗命不应。三战桂林,陈邦傅皆不派兵。反攻全、永,陈邦傅亦不派一兵一粮。
    “皇上巡幸南宁期间,陈邦傅肆侮朝臣,拳殴户部主事王渚死。当年,刘承胤亦殴打群臣,刘承胤降清,陈邦傅岂不降哉?”
    岑丹初火上浇油,说道:“皇上授我以征蛮将军之职,敕书已下,陈邦傅却迟迟不肯交割印信。勋镇跋扈不臣,朝廷威令不行,长此以往,何以自持?”
    征蛮将军印的事,瞿式耜一直挂在心上,鲁可藻亦深知此印非同小可,趁机说道:
    “粤兵威武,骠骑如云。明日,爵帅不妨大会诸将,或宴饮,或比射。陈曾禹一介草包,届时可折辱之。陈邦傅知爵帅军容严整,知我两军和谐,必不敢再狂妄托大矣。”
    这次护驾,陈邦傅派儿子陈曾禹带队,大概是想让他积他功劳,好晋升侯爵。
    李成栋心里有了主意,说道:“我朝重视射礼,明日我便以举办射礼为由,大会诸将。到时,我必以折辱陈曾禹,报他老子一箭之仇。”
    虽为武夫,李成栋亦有胆大心细的一面,对丹初说道:“征蛮将军印之事,我必襄助之。他陈邦傅要是识相,不敢不从命。”
    李成栋极其鄙夷陈邦傅,替丹初谋得征蛮将军印,既能卖瞿式耜一个天大的面子,亦能结好焦琏,是件一石三鸟的事。
    丹初心中欢喜,起身谢道:“谢爵帅成全。”
    李成栋笑笑,对岑丹初、李元胤二人说道:“你二人年纪相仿,我像你们这般大时,还只是个伍长。现在,你俩一个是总兵官,一个是锦衣卫缇帅,可谓少年得志。朝廷恩厚,我辈当矢志报国,图谋中兴!”
    岑丹初与李元胤相视一笑,答道:“爵帅教诲,丹初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