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巡幸二京
作者:司史   三国游侠最新章节     
    河南尹的位置都给了段煨,沈定显然不可能一直留在洛阳。
    长安才是他的老巢,不把关中经营好,就不能急着出关。
    别到时候跟曹操一样,前头打了大胜仗,后头家被偷了,那沈定可就傻眼了。
    沈定既然回长安,天子也不能留在洛阳。
    但问题是,几个月前才刚打着护送天子回洛阳的旗号,以天子为饵清理了关西将帅,这时候又要把天子带回长安。
    这种事,好说不好听啊!
    还是贾诩,他了解沈定的顾虑,给出了一个建议:“长安、洛阳,汉之二京,天子不当久居一京。”
    他顿了顿,给出一个恰当的数字:“每半年幸一京可也。”
    稍微快一些的话,天子从长安到洛阳,大概需要花二十日。
    但如果让天子走得舒服一点,慢一点,拖延到三十日、四十日,甚至两个月,也不是不行。
    每年四个月花在路上,做一个旅行天子。
    沈定思忖着,这样总比关在禁中好吧?
    等等!
    沈定突然想到契丹的四时捺钵制,顿时脑洞大开:“若是设四京,每季巡视一京……”
    他这是想把天子的时间全都耗费在路途上。
    韦康插话道:“两京可托言祖制,四京未见经传。”
    沈定啧了一声,随即看向荀攸:“公达安排官员上书。”
    荀攸应下。
    紧接着沈定又想到一个问题:“天子往来两京,公卿不便时时随行。”
    显然也不能让他们随行,正好能名正言顺地把朝廷公卿与天子隔离开来!
    他考虑一番,询问道:“我欲改诸寺卿丞为少卿,以大卿留守长安,少卿留守洛阳,如何?”
    贾诩等人皱眉考虑一阵,荀攸开口询问:“少卿职秩如何?”
    沈定回答:“职掌如大卿,秩次大卿。”
    “不若增少卿,丞不变。”荀攸给出修改建议,“将军可简拔贤能任职少卿。”
    更改职位,不如增加职位更叫人欣喜。
    丞改为少卿,原先的丞是让他们原地升级,还是升到别处,还是干脆平调甚至降职?
    原地升级,那是他们“应得”的。
    升迁到别处,那是成为少卿的机会被抢了。
    平调甚至降职,那更不得了,阻人进步如杀人父母!
    但新增少卿就不一样了,这是平白多出的一个职务。干得好给升职,干得不好就原地不动,怪不得谁。
    而且九个人当了少卿,就得有另外九个人补他们之前的空子,一路捋下来,大家都开心!
    还有一点,沈定想到不仅仅是九寺可以这么干,执金吾也能这么干,安插自己人担任少卿,防备伏完!
    于是沈定点头:“诺,如公达所言。”
    天子公卿回长安之事安排完毕,本次议事就算结束,堂内氛围登时轻松下来。
    沈定率先笑道:“我这幕府空空荡荡,朝廷衙署也是残缺不全,我欲下令求贤,诸君若是有贤能举荐,我无所不应!”
    换句话说,就是你们去找人勾兑,只要你们谈妥了,推荐来的人我都收下。
    众人皆笑,这是沈定付代价,但是让他们赚人情。
    这样的上司,谁不喜欢呢?
    说笑一阵,众皆散去。
    沈定看向坐在原地未动的荀攸:“公达要说何事?”
    荀攸经常单独找沈定,沈定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荀攸先是拱手,随即问道:“将军幕府可有百官举荐贤良,如徐、杜、二张等人,帐下之人当从何而来?”
    沈定被问住了。
    现在还真没什么好法子,只能尽力搜罗那些不得志的读书人。
    但这些人因为没有家传渊源,在兵事上也只能一点点从头学习,学到的还不一定对!
    见他不答,荀攸心中了然,开口道:“前时攸在上雒,观将军设蒙学,寻文学之士教导。”
    提到当初被软禁的事情,荀攸还有些不自然,但沈定却是没有任何变化。
    他甚至因为提及蒙学而面露自得之色,出言纠正道:“不止文学,亦要学习算术、农事。”
    荀攸点头。
    这应该是年纪稍大一些学习的内容了,他当时没接触到。
    不过这不是重点。
    荀攸继续道:“既如此,将军何不扩展蒙学?”
    沈定一怔,随即探身问道:“何解?”
    “以将军所募贤良为师,授课于部曲下官。”
    “啊!”
    沈定立即想到了一个近似的学校。
    这样的一个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统一上下官员的思想!
    沈定深吸一口气,起身长揖:“若无公达进言,我险误大事!”
    荀攸连忙起身回避。
    沈定行礼之后,立即笑呵呵拉着荀攸的手坐下:“公达且与我筹谋。”
    沈定这边风轻云淡,曹操那边却不好过了。
    他攻破雍丘,夷灭张邈三族之后,准备顺势西进拿下颍川。
    不论怎么说,颍川都离洛阳更近!
    先是遭遇马超领兵过颍川,双方先锋小斗一轮,马超略胜一筹。
    之后又收到急报,吕布再次进入兖州,往东平方向去!
    权衡利弊之后,曹操只得暂时放弃颍川,留曹仁屯扶沟,防备马超。
    他自己则亲自领军赶往济阴,准备对付吕布。
    曹操一路上都在想,这次又是谁谋叛了。
    只是任他挠破头皮也想不到,吕布这次是不请自来!
    更妙的是,因为可以送走这个烫手山芋,刘备十分大气地给吕布补充兵甲粮草。
    而在寿春,袁术也召集群僚来讨论天子。
    但他讨论的不是汉天子,而是他自己,袁术袁公路!
    天子在华阴与猗氏的两次惨败传到寿春,袁术认为汉家天子的神圣已经被打破。
    之前有谶书“代汉者当涂高”,袁术认为自己名字的“术”与“路”都是“涂”。
    又计算自家是舜帝后人,应了黄土之德,火生土,正好替代刘氏的赤炎之德。
    再加上他从孙坚那里抢来了传国玺。
    种种迹象表明,这就是天命啊!
    袁术十分自信地扫视群僚,朗声问道:“今海内鼎沸,刘氏微弱。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于诸君何如?”
    众人闻言惊诧不已,互相看看,都不敢说话。
    要称帝,不说多,最起码得占据四州之地吧?
    你袁公路这连扬州都没能全部拿下呢!
    但这话不能直接说,容易惹祸上身。
    好一会儿,主簿阎象站出来:“昔周自后稷至于文王,积德累功,参分天下,犹服事殷。明公虽奕世克昌,孰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至殷纣之敝也。”
    袁术闻言,死死瞪着阎象。
    阎象低头不敢回应。
    堂内寂静,只剩众人的呼吸声。
    良久,见无人说话,袁术明白,没有人支持他!
    他嘿然一声,不再讨论此事,而是顺势问道:“豫州郭贡命不久矣,徐州刘备初掌一州,可攻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