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借刀杀人
作者:司史   三国游侠最新章节     
    下雨时,沈定正在杜品的陪同下巡视营寨。
    几滴雨星落下,沈定停住脚步,伸出手,手心向上,抬头望天。
    手上、脸上都落了雨点。
    “下雨了。”
    沈定心中欣喜。
    他扭头看向杜品:“文修,下雨了!”
    杜品点头:“终于下雨了。”
    “好啊!下雨好啊!”
    沈定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忍不住张开胳膊迎接这场雨。
    “旱灾稍解矣!”
    现在虽已入秋,但只要下雨,就会有植物萌发生长。
    多长一些嫩叶嫩芽,乡野饥民也能多撑一段时间。
    过了一阵,沈定平静下来。
    “下雨是好事,但也要注意。”
    沈定神情严肃,终于考虑到这场雨可能带来的问题:“文修你今晚迟点歇息,看看营中帐篷是否防水,切不可叫士卒们歇在水中。”
    “唯!”
    沈定又叮嘱身边亲卫:“通知沈菘,粮草辎重以及俘虏营务必重视。嗯,公明、五足那边也通知到。”
    亲卫匆匆离去。
    一场大雨缓解了三辅地区的旱情,也暂时浇灭了长安周边的战火。
    次日一早,昨夜种种伴随着往来信使斥候的马蹄声传遍三辅大地。
    李傕胁迫天子屯驻长平坂,郭汜配合内应夜袭,杨奉及时赶到救援。
    最终李傕移屯池阳,郭汜退往平陵。
    长安方面,沈定击破胡封,收纳樊稠旧部,占据长安城。
    霸陵县城,得知沈定收编樊稠军,杨定懊恼不已。
    “早知如此,我当入长安破贼!”杨定对左右道,“若我至长安,此时已有五万众矣!”
    众皆附和。
    杨定沉吟一阵:“如此,不可枯坐霸陵。”
    他环视部众,问道:“我意移屯高陵,尔等以为如何?”
    长史问道:“将军屯高陵,是击李傕否?”
    “然也!”杨定点头,“李傕势弱,可分其众。”
    长史目瞪口呆。
    李傕现在直属兵马还有五六万人,再加上董承、杨奉等别部,能凑到七八万。
    该是何等聪明的脑袋,才能得出“李傕势弱”的结论啊!
    长史左思右想,十分委婉地劝道:“若是郭车骑、沈中坚与将军不同心,孤悬渭北,当如何?”
    杨定闻言皱眉:“的确,沈定一万人击破三万人,我两万人对付五六万还成,更多则力所不及也。”
    这话一出,长史明白杨定的思路了!
    只是他能说什么呢,只能苦笑罢了。
    幸好杨定还是听从了他的建议,没有往高陵去,而是派兵驻守东渭桥,随时准备渡河北上。
    池阳城,李傕神情轻松地与部属讨论接下来的行止。
    昨晚那一场及时雨,叫他深信自己有天命在身。
    这使得他心情不错,哪怕得知胡封丢了大军孤身逃脱,他也只是送给胡封几十鞭刑,没有痛下杀手。
    讨论了一圈,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
    李傕又看向贾诩:“尚书可有高见?”
    贾诩能说什么呢?
    现如今李傕要么挥强兵慑服众将,要么释放天子,与郭汜、沈定等人和解。
    前者么,李傕做不到;后者么,正在兴头上的李傕不愿意做。
    于是,贾诩开口:“大司马可召集董承、杨定等人破贼。”
    李傕皱眉,这种事难道他会想不到吗?
    正要开口,亲卫来到门口:“大司马,陛下言天寒,请大司马给衣服赐与左右。”
    李傕面露嫌恶:“朝服俱在,要什么衣裳!”
    他挥手斥退亲卫,犹有不满,忍不住对在座众人吐槽:“天天不是要衣裳就是要米食!明帝乃贤君,我亦不曾亏薄,定是左右小人作祟!”
    一众部曲立即跟着骂公卿。
    不过李傕却突然顿住,紧接着笑出声来。
    杨奉适时问道:“大司马因何发笑?”
    李傕微微摇头,然后解释:“我欲遣朝廷公卿去郭多、沈定营中说和。”
    “啊?”
    杨奉等人没反应过来其中的逻辑。
    贾诩倒是有些意外,没想到李傕竟然也会来这一套。
    然而下一刻,李傕看向贾诩:“贾尚书,劳你去告知明陛下,就说我意欲和解,请安排公卿前往多、定营中说和。”
    “……”
    什么坏事都能找上他!
    贾诩深吸一口,然后风轻云淡地起身:“唯。”
    众人散去,李傕留下堂弟李应嘱咐道:“我兵不足,你且为我召羌胡相助。”
    目送堂弟离开,李傕想了想,还是写信召集董承、杨定等人进攻郭、沈二人。
    但不凑巧的是,其中一位收信人,董承此时正在京兆尹官衙中,坐在他对面正是沈定!
    两人交谈已经有一刻钟了,直到这时,沈定依然惊讶于董承的选择。
    董承带着兵马出现在长安城下时,沈定本以为又要迎来一场战斗,没想到董承竟然愿意孤身入城与他相见!
    两人从京兆官衙说到这场旱灾,又从旱灾说到京兆的风土人情,眼看着即将追溯过往讨论前汉故事,董承终于停了下来。
    沈定端起陶杯喝一口蜜浆水润喉。
    屋内安静一阵,沈定主动开口询问:“将军将兵而来,可是为了救天子?”
    董承似乎松了口气,随即肃容道:“李傕胁迫天子,非人臣所为。我闻中坚将军欲救天子,故引兵来投!”
    他说要救天子,沈定相信。因为董承的“董”是董侯的“董”,至于董侯,正是如今的汉天子刘协!
    但说因为这个而孤身入长安,沈定不信。
    沈定感慨一声:“原来如此,将军真忠贞之士也!”
    紧接着他问道:“将军欲如何行事?”
    董承立即道:“愿从将军安排!”
    沈定眨眨眼。
    试探着问道:“既如此,就请将军屯驻建章宫如何?”
    董承立即起身:“唯!”
    董承离开官衙时一身轻松,当杀神的对手与队友,那真是完全不同的感觉!
    虽然沈定不相信,但董承的想法的确很简单,那就是找一个强大的合作者,击败李傕还政天子。
    他已经准备好,一旦救出天子,立即借着救驾的功劳把自家女儿送入宫,加深和天子的联系。
    说不得也能坐一坐大将军的位置呢!
    看不透董承的想法,沈定索性不去考虑,直接命令外刺监视董承军的动静。
    解决了董承的事,沈定终于腾出手处理三辅诸事。
    连年战乱,三辅主官多有空缺。
    前几天长安动乱,稍微有些实力的也都跑了,现在三辅官衙只剩一些掾曹循吏。
    沈定准备一一接见,看能不能找到几个能用的,先塞到杜陵、蓝田等县,解决治下缺官少吏的问题。
    “喊人进来吧。”
    沈定吩咐着,拿起名单看了一眼,总计五十多人。
    很快,名单上第一个人走进屋内。
    “冯翊五官掾张既,参见中坚将军!”来人郑重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