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榨油坊
作者:是大元子啊   异世种田忙:扶我起来我还能种最新章节     
    晚上,穗禾在烧水,大黄顶着一脸青黑蹲守在浴室门口。
    “你不是洗过了吗?”
    “吼!”不干净!
    “再过段时间就掉了。”
    “吼!”用这个!
    大黄前腿趴在浴桶上,看看肥皂又对穗禾低吼。
    “好吧,给你试试。”
    穗禾端一盆温水拿着肥皂带它去院子里,打湿后倒上半瓶醋,
    再把肥皂搓揉起泡沫,均匀涂抹在它身上。
    这个方法对于刚染上汁液的时候效果非常好,干了很难洗。
    “淡了一点。”
    “吼—!”还要洗
    “洗多了会掉毛,改天再洗。”
    听到掉毛大黄就不吱声了,去年给它吓得不轻。
    *
    穗禾在把去年的核桃从地窖里取出,摊在院子里晒,去去湿气。
    然后坐院子里给刚打的核桃去皮。
    苗冬家附近有榨油坊,到时候一块拿去榨油。
    现在家里吃的油是城里买的菜籽油,和动物油脂提炼的荤油。
    所有的植物油中,茶籽油炒菜最好吃,其次是:亚麻籽油、花生油、核桃油、菜籽油、大豆油。
    大豆容易招虫,产量低,榨油还要挑拣豆子十分麻烦。
    菜籽油味道淡与各个菜系配适都很好,产油量也高,最为普及。
    去皮的核桃不用洗,直接晒,晒上两三天就可以,水分蒸发只留有油脂和淀粉,果仁会收缩一些。
    榨油的话不能晒太干,这样出油多。
    晒核桃的时候穗禾去农田左边的山坡,靠近瀑布背阴处,是临时开荒的。
    当时种了许多花生和少量蚕豆等喜阴作物。
    蚕豆和枸杞早在之前农忙间隙采收完毕,只留下这片参差不齐的花生。
    头年没指望有多少,可挖出来有些出乎意料。
    一窝花生根系上挂满大大小小的花生,数量不少。
    但由于没有覆盖薄膜,长了很多小水泡和空囊。
    捏开一个大花生,里面整整齐齐排列着三颗粉皮花生。
    口感和鲜核桃差不多,清香脆嫩,但奶香味更重些。
    挖出的花生不留在地里晒,连带叶子一块拿回去,坐门口慢慢摘。
    比起坐在地里干这些细碎的活,她更愿意在家里慢慢弄。
    半亩地,收获湿花生300斤,晒干还要少三分之一。
    正常半亩地产量在500以上。
    明年覆盖薄膜后不会长草,果实更加饱满,不容易有空囊。
    花生从地里挖回来到晾晒都不需要清洗,上面沾染的泥土变干后,翻动几下就会脱落。
    为此穗禾用竹子编了一个竹筛铲,这个在北方很常见。
    中间的孔洞会把较小的泥块筛掉,剩下大的捡出去扔掉即可。
    核桃花生都晒好以后,穗禾带上从草原上交易来的物资一并出发。
    这次准备自己去,让大黄跟小黄在家里。
    地里二茬玉米已经抽穗,最多一月就能成熟入仓。
    秋天动物们开始囤积食物,小黄一只虎忙不过来。
    “苗姐,核桃花生都榨油,剩下的油饼我要留着,如果有多的你帮我买一点。”
    榨油不要油饼是不收费的,这是行业默认的。
    油饼营养成分高,易储存,不管是沤肥、喂牲口都很不错,还能做酱料,寒季各大养殖场都抢着收购。
    这也是榨油坊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行,这事我给你办好,你去忙吧。”
    “谢谢姐,有什么要带的吗?”
    “噢,对,差点忘记了,你进城帮我把“甜地丁”捎上,价格之前都谈好的,你给他就行。”
    苗冬这段时间带着两个孩子到处挖草药,昨天刚晒好,正好让穗禾带去。
    “嗯嗯,那我先走了。”
    目送穗禾驾马车离开,苗冬把东西搬上板车,推去榨油。
    村里榨油便宜,不看着点油坊有时候会偷偷留一些,何况这还是小禾的,一点都不能少。
    “苗姐儿,来,咱俩说说话。”
    李老太笑呵呵的搬来凳子,让苗冬坐。
    这核桃油,上城里能卖不少钱。
    “李姑姑,我最近腰疼,站着就行。”
    “苗姐儿最近忙什么呢?天天大清早的出去,摸黑才回来。”
    苗冬心头一跳。
    “捡牛羊粪呢,明年种地要沤肥,家里牲口少,不勤快点不行。”
    “噢噢噢噢,也是。”
    李老太想到她家里这情况,十头羊,可不得捡吗。
    眼看油榨好了,苗冬也顾不上她,亲自去拿油壶接油,再去称油饼。
    李老太知道苗冬帮亲戚买油饼,明里暗里让她多报点称,她不会说出去。
    苗冬只当没听懂,过了好几遍秤才付钱把东西带走。
    “这苗姐儿不识好,我想帮衬帮衬居然还扳着脸,早知道当初就该”
    李老太恨恨吐槽,心疼这笔亏了。
    苗冬回家后仔细回想刚刚的对话。
    想到有双眼睛一直在背后观察她家的生活轨迹不免一阵恶寒。
    庆幸自己每天挖完草药都会捡点牛羊粪盖在上面,没被发现。
    苗冬打定主意之后要更加谨慎些,今年小麦比别家多已经引起注意,自己挖药的进项还要再瞒一瞒。
    谁让家里外债一大堆呢,前些日子卖山楂挣了一点,寒季前一块还了。
    “阿母……呜呜呜”
    阿驽抽抽噎噎的回到家,看到在锁边的母亲,扑进她怀里嚎啕大哭。
    “怎么了,小弩,哪里不舒服吗?还是被欺负了!”
    苗冬被吓一跳,阿驽向来要强,少有哭泣的时候。
    “李奶奶,李奶奶说导致阿父受伤的野牛群,是她们合伙干的,呜呜呜.....”
    “什么!你在哪听到的!”
    苗冬大惊失色。
    “我去找你,没碰上,正好听到了,这是真的吗?她们为什么这么做。”
    阿驽想不通,为什么一向和蔼可亲的李奶奶会这么狠心。
    “小弩,你可能是听错了,小禾进城明天回来,你不是做了礼物要送给她吗?”
    马丘遇到发狂的野牛是有些蹊跷,在事情没有明朗之前,她不希望孩子生活在愤怒和恐惧中。
    “是吗?”
    阿驽打嗝。
    “对,你得好好检查一下。”
    苗冬点点头。
    “那我马上去,阿母你待会帮我看看。”
    得到肯定答复,阿驽擦干净泪痕,洗手回房间检查礼物。
    苗冬立马去牧场找马丘,支开儿子,把今天的事情告知。
    马丘脸色苍白,身形有些不稳。
    住在这里的人大多沾亲带故,不求困难时倾囊相助,只求不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