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发钱
作者:嗨啪咕嘟   重生的意义是什么?最新章节     
    这时姨端了一小碗热气腾腾的甜酒,放到赵墨面前:“小墨,喝甜酒。”
    “谢谢姨。”赵墨站起来道谢,然后才坐下喝甜酒,甜酒也就过年才会做,味道真好,里面还有个鸡蛋。
    喝完甜酒,赵墨准备告辞:“姨,姨夫,我先走了,还有几家要去拜年。”
    “诶,行,姨也给你个红包,你都是大老板了,别嫌少啊!”姨塞给赵墨一个红包,还有一个红色塑料袋,里面装的都是白糖瓜子花生桔子啥的,这是传统。
    “姨,我都这么大了,不需要红包了。”
    “不结婚就是孩子,拿着。”
    赵墨只好接过红包:“哦,谢谢姨。”
    赵墨拿着先前放在路边的鞭炮和礼品又去一家拜年。
    刚才的姨家赵墨都不知道和自己家有什么亲戚关系,应该挺远的了,也就是在一个村才走动走动,离远了就不走动了。
    赵墨三个姑姑两个舅舅是他家比较亲的亲戚,爷爷奶奶已经不在,奶奶那边的亲戚赵墨也只是放了鞭炮就走,也不怎么走动了。
    反正农村亲戚关系复杂得很,都是沾亲带故的,大家都姓赵,打断骨头连着筋,祖上都是一个祖宗的。
    赵墨跑了七家拜年,给孩子红包,然后收红包,然后喝甜酒,吃花生瓜子,别管你喝不喝得下,喝就完事了!
    一碗一定要喝完,好在碗都不大,也就盛了小半碗,不是舍不得,而是知道赵墨要去好几家,每家都舀了一个鸡蛋。
    “嗝~”
    赵墨吃完七个鸡蛋感觉有点饱了,没办法,得吃,甜酒加鸡蛋是赵墨这边农村过年的必备品,家家户户都会做来招待客人。
    花生瓜子也得抓一把放口袋,赵墨都被几个姨塞满衣服口袋了,拜年不喝点东西吃点花生瓜子人家会认为你看不起他,农村人其实很敏感的。
    在农村,主人家让你吃东西不是在客气,而是真的希望能吃,你吃得好,主人家就高兴。
    赵墨拜完年,把礼品拿回家,然后和爸妈来到了大爷爷家。
    堂哥堂嫂们已经在杀鸡鸭鹅了,四个孩子在屋里看电视了,赵仁国唐雪见状也过去帮忙烫鸡鸭鹅去了。
    赵墨大爷爷有两个儿子,大伯赵仁礼在老家,二伯赵仁信在帝都安家,不是每年过年都回来。
    赵仁礼有两个儿子赵军赵强一个女儿赵萱,女儿女婿在县城,昨天过来拜年就走了,昨天赵墨还在回家的路上呢。
    赵仁信有一个儿子赵炎一个女儿赵红,赵墨只知道在部队,其他的不是很了解,赵墨连赵仁信都没有见过几次,记事以来只见过四次,赵炎和赵艳也只见过两次。
    大爷爷抽着烟斗,味比香烟冲多了,赵墨试过,脑袋迷迷糊糊的。
    赵墨在边上抽着烟和大爷爷说着话,大爷爷是村里年纪最大辈分最大的,也是本镇赵家的老族长,大伯是现任族长。
    赵家祠堂里供奉着子婴,赵墨也不知道赵家老祖宗是不是子婴,反正祠堂里供的是他。
    祠堂几十年前遭受过破坏,赵家村拼死保住了祠堂。
    唐雪和于兰音刘小喜拿着鸡鸭鹅鱼去边上的水渠洗去了,水渠的水是山上的溪流,看起来还挺干净的,至于山里面的溪水有没有什么动物泡在里面,谁知道呢?反正大家吃喝了几百年,也没见有人喝水喝死的。
    大爷爷和赵墨说了会话,把赵墨赶走了:“走走走,我这老头子不用陪。”
    赵墨就去屋里和两个堂哥打字牌了。赵仁国从不打牌,他说会带坏学生。
    以前赵墨一家都会初一过来拜年的,今年赵墨初一还在京城呢,赵墨老爸老妈倒是初一过来拜过年了。
    几个小家伙在边上看三人打牌,一块钱五胡,十胡落地,输赢也就是三四十块钱的事。
    饭菜做好后,大伯母胡月喊开饭。
    大爷爷坐上首,赵仁礼和赵仁国坐下首,赵墨和两个堂哥坐两边,胡月唐雪她们以及孩子们没上桌,倒不是不让上,而是她们不想上,大爷爷规矩多,不如在厨房里吃。
    赵墨要是有个哥哥,他也不愿意上桌,谁让他是赵仁国唯一的儿子呢!赵墨倒是听说过自己有个亲大伯,不过死得早,赵仁国也不想多说,所以赵墨也不了解。
    酒是赵墨带来的台子,赵墨最小,给大家倒酒。
    大爷爷举杯说了祝酒词,然后大家干了一杯,赵墨倒酒,大爷爷不喝了,他年纪大了,第一杯酒喝是规矩。
    赵墨也知道大爷爷只喝一杯,但也要第一个给大爷爷添酒,大爷爷拒绝后再给大爷爷倒茶,再给大伯堂哥添酒,这流程赵墨走了好几年了!
    唉,这就是规矩啊!虽然繁琐了点,但小辈也养成了尊敬长辈的习惯。
    然后大爷爷动筷,大家才开始吃菜。
    然后赵仁礼说祝酒词,大家又干了一杯……
    吃过饭后,大家坐在一起闲聊一会,然后赵墨说:“大爷爷,大伯,我现在也赚了点钱了,我有一个想法,每年过年给村里六十以上的老人发个红包,您看怎么样?”
    “啊?发多少啊?村里可有几百个老人呢!”胡月出声了。
    “咳~”大爷爷咳了一下,胡月不说话了。
    赵仁国和唐雪不怎么吃惊,赵墨已经和他们说过这事了。
    “小墨,你有那么多钱?”赵仁礼问。
    “嗯,我看村里不少老人的日子不好过,子女也出去打工了,所以想尽一份力。”
    “你要是有这个能力,大伯支持你,毕竟村里人都是一家人。”
    赵墨原本想着发一万块,可现在外出打工的一年都赚不到一万,有些不合适,容易养成老人家里孩子好吃懒做的性子。
    以后随着物价上涨红包再上涨就行。
    赵墨和爸妈、大伯、商量之后决定发两千,平时过节发点油肉米之类的,再给个两三百的。
    以现在的物价,农村一个人一年1000生活费都能天天吃肉了,大米蔬菜什么的不用买,也就买点肉和板油,一斤肉够一个人吃两天了。
    接着赵墨又说了医疗教育方面的事,赵仁国是村支书,也是镇小学副校长,平时都是只管学校的事。
    赵仁礼是村主任,同时也是本镇的赵家族长,村里事一般都是他管,赵军赵强也在村里挂了个头衔。
    当天,赵墨就通知银行给村里的账户上打了一千万用于村民们的教育医疗生育养老等等方面。
    赵墨选择告辞,大伯母大堂嫂小堂嫂各自给他拎了一个袋子,这是回礼,有红包有苹果橘子旺旺雪饼糖果啥的。不能不要,你不要,这关系就疏远了。
    赵仁国和唐雪留在大伯家和村干部商量事,唐雪是村里的妇联主任。农村都是这样,在村里有职位不代表没有另外的工作。
    村里的职位又不能当饭吃,一个月才补贴一两百块。
    村里的村干部在赵仁礼家开了个会,说是村干部,其实也都是农民,村民投票选的,你要干不好,村民下一年就不选你,一年一选。
    村民票是一户算一票,组长由该组村户投票。
    目前赵家村在籍户口八百八十五户,村民四千二百左右,分十个小组,赵墨家属于一组。
    有的一家三四口人,有的一家十来口人,有的小夫妻刚结婚分家还没孩子,一户就两口子,也有一些老人因孩子意外或者因病去世,老人家带着孙子孙女,也有孤寡老人,有智商不高的守村人。
    不过这些只占极少数,绝大部分家庭都是健全的。
    村干部们得知赵墨给村里捐了一千万那是震惊无比,他们知道赵墨在外面发财了,但不知道赵墨发了多少财,没想到随手就捐了一千万!
    每户平均分都有一万多块钱,村民们得种田三四年才赚得到。
    当然,这钱不会平分,专款专用,都是赵家人,谁也不敢耍花样,要不然修族谱时把你名字移出来,那就丢脸丢到姥姥家咯!
    在外面胡来没事,在本村胡来?长辈们打不死你?
    大家纷纷夸着赵仁国唐雪养了个好儿子,乐得唐雪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嘴里说着哪里哪里,脸上笑开了花。
    当天下午三点,赵家村村里通知栏也张贴了通知:
    《致全体村民》
    我村赵墨同志学习优秀,考上大学后不骄不躁,在校期间成绩优秀名列前茅。
    赵墨同志一边读书一边创业,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学有所成,开创了一番大事业。
    赵墨同志富贵不忘乡,衣锦还乡后给予本村捐赠一千万元整,用在本村村民医疗、教育、生育、养老、等等各方面。
    赵墨同志将于明天给予全村怀孕的妇女、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放2000元过年红包,并且今后每年不少于这个数。
    所有红包由赵墨同志私人发放,不占用赵墨同志先前捐赠的一千万专用款项。
    村民们不要在年龄上弄虚作假,否则今后将被剔除福利名单。
    2006年1月31日
    赵家村村支部 赵家村村委会 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