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涨价了
作者:柠檬月如风   重生六零:天崩开局我分到了粮厂最新章节     
    两人所写的剧情内容是同一个。
    这一段剧情是故事的后半段,真千金的身份所有人都已经知晓了,但假千金说自己身患绝症。
    在所有人同情并可怜她的时候,她栽赃陷害真千金推了她,目的就是让她快些死去,好让自己回到这个家里来。
    真千金亲生母亲一听这事儿,立马甩了假千金一巴掌,她哭着骂她恶毒。
    第一个编剧害怕到这儿的,真千金就一句,“你们既然不信我,那也没有解释的必要了。”
    怎么就不解释呢。
    凭什么不解释呢。
    当然,不解释也可以。
    第二个编剧就是让真千金与这家人撕了起来。
    “我都说了我没有,你们眼睛瞎,心里是盲的吗?这种拙劣的演技看不出来吗?”
    “不要狡辩了,xx 是我带大的,我知道她的秉性。”
    “怎么,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我就活该恶毒吗?这个人……¥#¥……。”
    吧啦吧啦的,这段剧情不就顺下来了嘛。
    然后勾到一半,这集顺势结束,勾子不就勾住了吗?
    “我大致懂了,这次是真懂了。”
    ……
    期间修改了很多次。
    十一一过,电视剧《真假千金》正式开拍。
    这个年代没有太多的电视剧,花里胡哨的剧情也没有。
    所以他们直接给电视剧在名字上就讲精髓讲出来了。
    电视剧也没有电影那样的细致要求,卡在年前时,电视剧便拍完了。
    ……
    时间来到了86年。
    汉市这边房地产的走向暂时还看不出来,但许多有着和她相同想法的人,倒是已经行动了起来。
    姜晓说的正是电视剧。
    就在他们拍摄期间,各类题材的电视剧已经悄然在各大电视台上架了。
    厂长与王导瞅准了机会连夜剪辑,确认居住无误后。
    6月份时,这部真假千金上线了。
    原本。
    他们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毕竟外头哪怕电视剧已经兴起,可这类题材吧——
    然而——
    就是这类题材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才开播第一天,就拿下55%的收视率。
    这个年代的电视剧并不多,电视台也不多,集中于那几个能播放的电视台后,收视率自然是不会低了。
    可55%的收视率,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这代表全国有55%的人,都在同一个时间段看他们的电视剧。
    这个数据是真不小啊。
    制片厂里。
    王导笑道:“恭喜啊厂长,没想到咱厂靠电视剧挽回了一成。”
    “是啊,说实在的,我昨天在播的时候,心里也很忐忑,直到我媳妇和我妈开始看了之后——整个过程全神贯注,恨不得饭都不想吃了,我就知道,这波,牢了。”
    “是啊,我家那个也是的,昨天还阴阳我呢,说我居然还能拍出她看的懂的片子了。”
    虽说剧集播出来,结局喜人。
    可是吧——
    这样的剧情,多少还是让他有些不好意思拿出手的。
    “就是,太破下线了。”
    “没办法,厂里这么些人都要吃饭,但好在也算是走出了一条另类的路,不过咱厂到底是电影制片厂,老本行还是不能忘的。”
    老本行,倒是可以有新的想法。
    “姜制片说最近太忙没时间写,但她说她依旧可以做制片人,然后给题材我们,她担任总编剧,就和这次的电视剧一样合作。”
    厂长听后觉得不错,“可以啊,这样的全作模式也行,咱直接分钱就可以了。那你们有聊起题材和剧情吗?”
    “约了今天到厂里来聊,您这边要有兴趣,可以一起去听一听。”
    “行。”
    会议室里。
    看到满脸兴趣的厂长,姜晓问道:“厂长,您也对这感兴趣啊。”
    “嗯,就想听一听,看你还能给咱带来什么惊喜。”
    “哪有什么惊喜,还不是那些题材啊,就是我发现咱们电影喜剧好像挺少的,你们说,咱是不是可以往喜剧这块儿发展啊。”
    喜剧?
    他们还真没想过。
    “国内喜剧电影很少,也没个参照物啊。”
    “咱们可以先做,咱们当这上参照物不好吗?”
    王导问,“那你这么说,是不是已经有什么想法了。”
    “想法谈不上,我的想法就一个喜剧,题材、古代、现代都没有想好,但现代拍摄起来会更简单一些。”
    王导道:“其实也不是不行,就是它还是需要一条完整的故事线,然后在情节和台词上下工夫就行了。”
    “你们先想这些,或者写个初稿出来,台词我可以给弄一弄。”
    她在后世时看过不少喜剧电影,那些热梗不是都能拿出来用吗?
    当然了,肯定不能照搬的,她搞创作的人,忌讳抄袭。
    所以还是需要结合整体剧情再做发挥。
    厂长笑道:“姜制片,你这次来倒是给我们一个不小的难题啊。”
    “难题要是攻克了,那就是领先了,咱们总是要寻求突破的,一成不变可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厂长一怔,再次笑道:“姜制片果然聪明,不管成不成,总之谢谢你带着我们一起进步了。”
    ……
    喜剧的题材没有那么快,故事容易出来,热梗就需要时间打磨了。
    姜晓自然又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现如今,姜晓因陆长安的关系,收了好几块地,楼也建的差不多了,只是她卡着第一次房产涨价,所以一直都没对外出售。
    另外,她还囤积了两块地皮,早在一年前就拆迁,也囤积好了材料,却一直没开始建设。
    终于,86年年底,房地产迎来了第一波高潮。
    涨价了。
    从原来的50-80块一平的面积,直飙2000一平。
    这价格涨的就不止一点儿了。
    价格一涨,姜晓便开始卖房了。
    这个时候——
    肯定是没人买的。
    因为大家都在等机会降价。
    可这个价格会降吗?
    不仅不降,好多以原本价格拆迁的地段,也因这个价格扯起了皮。
    房地产公司,一度陷入停滞。
    可偏姜晓这边没有,因为就算是最早一批拆迁的房产,也都是一年前的了。
    所有居民早就换了一个地方,已经开始好好生活了,上哪儿扯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