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李奶奶的房子,待售
作者:大漠流风   回山乡,媳妇儿,咱不为王谁为王最新章节     
    “大春儿,让你跟着累了一天,待会儿咱们好好喝点。”钱亦文对大春儿说道。
    大春儿憨笑一声,伸手向北一指:“钱总,我就不去了……
    “过了马路,沿这条街一直走,过了王府那口井,贴着河沿儿,就到家了。”
    蹲靠在路边灯杆下的二大爷说道:“你这孩子,跟着跑了一天,怎么也得吃口热乎饭再回去吧?”
    “二大爷,我家有事儿,就不陪您几位了。”
    大春儿把二大爷和老董头儿的钱,偷偷塞给了钱亦文,独自向公交站走去。
    “这孩子,咋这么格路呢?”纪兰凤说道。
    <格路:一种与众不同。其义时褒时贬,不好定性。>
    钱亦文笑笑说道:“你们不懂。
    “人家这是不想因为他一个人,影响了咱们一家人。”
    “吃顿饭,有啥?”纪兰凤有点没想明白。
    钱亦文说道:“妈,他不在,你们爱说啥说啥,想咋闹咋闹。
    ”大春儿如果在场,你们还能放得开吗?”
    纪兰凤点点头,这京里人儿,说道儿就是多。
    钱亦文问靠在灯杆下坐着的二大爷:“二大爷,是不是累了?”
    “没有……”二大爷听了,一挺身子,站了起来。
    哪会不累?
    在御花园的千秋亭,二大爷都睡着了。
    “走,咱们回家!”
    钱亦文像个老抱子一样,护着七位老人过街。
    此图与此时此景,再恰当不过……
    <老抱子:带鸡崽的老母鸡>
    这一刻,他突然生出了许多自豪感。
    反哺……让自己当一回老抱子……
    行走路过那些小摊儿,钱亦文尽可能地按着家乡的口味,买了些吃的东西。
    大家七手八脚地忙活的时候,纪兰凤瞅着炉子犯了愁。
    “老儿子,就点刨花子,连个柈子都没有,能把那煤引着吗?”
    钱亦文说道:“妈,等我一会儿,我去借个火。”
    说罢,拿火钳夹起了一块蜂窝煤,向外走去。
    纪兰凤在后边跟了出来,想看看儿子说的借火是咋回事儿。
    搁到咱吉春老家,跟人家说借火,那可是在找骂呢!
    邻家的院子,大门洞开。
    一个老太太正在院子里浆洗着衣服。
    “大妈,跟您换个煤球……”钱亦文一脸笑容。
    老太太抬眼看了看钱亦文,皱了皱眉头,没动地方。
    “大妈,我是隔壁的,跟您换个煤球。”钱亦文又说道。
    老太太停住了手上的动作,问道:“是界壁儿大春儿内院的?”
    钱亦文笑道:“对……我买的大春儿的房子。”
    老太太的脸上,露出了笑模样。
    在腰间的围裙上擦了擦手,说道:“大春儿内院的呀,不早说……”
    说罢,起身带着钱亦文进屋。
    老太太瞧了瞧钱亦文,说道:“您自个儿会弄吗?”
    “大妈,我会……”
    钱亦文把水壶拿开,小心躲着炉盖子上的花生果,开始拿火钳往出夹一块蜂窝煤。
    老太太问纪兰凤:“看年纪,您二位这是娘俩吧?”
    纪兰凤说道:“嗯,这是我老儿子。”
    语调中,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老太太琢磨了一下,问纪兰凤:“早上我见大春儿了。
    “听他说,你们住进来的,是一家子人?”
    “是啊!”纪兰凤答道。
    “嗨!这可少见哎!”老太太大惊小怪起来,“一家子有这么多的老人,还真是开眼了。”
    纪兰凤笑笑说道:“也不全是一个姓,还有我儿子的老丈人、老丈母娘。”
    老太太说道:“那不也跟自个儿爹妈一样吗?”
    纪兰凤点了点头。
    老太太接着说道:“家里得有几十口子人了吧?”
    “嗯……”钱亦文心头一动,抢着答道,“正经好几十口子呢。”
    一旁的纪兰凤,皱眉斜了儿子一眼。
    你上哪儿整那几十口子去?
    连影子都算上,也不够啊?
    老太太接着说道:“以后,都得来这皇城根儿住吧?”
    钱亦文点了点头。
    老太太看钱亦文换蜂窝煤的动作笨手笨脚,拿过了他手里的火钳。
    钱亦文尴尬地笑了笑,对老太太说道:“大妈,您受累。
    “这活儿我还真有点儿干不好。”
    老太太一边忙碌,一边有意无意地念叨着:“几十口子人,那院子能住得下吗?”
    钱亦文心里琢磨了一下,老太太这是开始给自己递话儿了。
    “可不是嘛,正愁着呢。要是都来了,那就得搭铺了。”
    钱亦文一边说,一边靠近了门口,仔细观察起院子来。
    院子不大,没大春儿那院的布局,就是后建起来的民房。
    不过,又有房子,院子还大,还有黄花梨条桌的房子,并不是时时都能碰得上的。
    老太太倒腾完了煤球,把那块红红的放在了上边,却并没有拿出来。
    抓了几粒花生,分给娘俩:“尝尝西郊沙土地儿的花生果,好吃着呢。”
    钱亦文也不客气,道了声谢,开始剥皮。
    “哟,真香!”钱亦文夸赞了一句。
    纪兰凤瞅了儿子一眼,家里等着这块煤做饭呢,你咋还吃上了呢?
    钱亦文没理会老妈的眼神,剥了一颗递了过来:“妈,你尝尝,这小红皮花生可香了!”
    钱亦文知道,老太太有话,却碍着一个“上赶着不是买卖”的老理儿,不肯先开口。
    “大妈,这房子,就您一人儿住啊?”
    老太太答道:“不是,我们老两口子住。”
    钱亦文一边给老妈剥着花生,一边漫不经心地问道:“儿女不在这儿住啊?”
    老太太说道,“跟大春儿家一样,都奔了筒子楼了。”
    “哟,那您怎么没跟着一块儿去享福呀?”
    老太太又说道:“这房子,不得搁个人儿守着吗?”
    钱亦文问道:“卖了不就完了吗?”
    老太太叹了口气:“上万块钱的东西,哪是说卖就卖得出去的。
    “这地界儿,还不让起楼……”
    几粒花生吃完,钱亦文拿起了火钳,慢吞吞夹起蜂窝煤来。
    “大妈,谢谢您啦!”钱亦文说完后,转身走出屋外。
    看样子,老太太犯愁没有买主,那他也不用着急。
    “界壁儿住着,说啥谢……”老太太一边往外送母子俩,一边絮叨着,“缺啥少啥的,言语一声就是。”
    纪兰凤说道:“老嫂子,以后少不得麻烦你。”
    钱亦文走出门外,回头对老太太说道:“大妈,您回吧。
    “有空过这院来坐坐……”
    说完了,朝老太太摆了摆手。
    刚要转头,老太太突然开口问道:“小伙子,你还买房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