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即将消失的老房子
作者:大漠流风   回山乡,媳妇儿,咱不为王谁为王最新章节     
    大爷的灵魂三问,坚定了二大爷和四叔的念头。
    二大爷说道:“那等立秋以后,我找个好先生看个地方,就迁了吧!”
    “你和他商量着办吧……”大爷一指钱亦文,说道。
    回到了家,爷几个坐在小四轮旁边,开始收拾裤腿子、鞋帮子上的泥。
    纪兰凤看着车头上甩的一条儿一条儿的泥淋子,心疼地说道:“花那么多钱,刚买回来第一天,就造成这样……”
    转头问钱亦文:“你这玩意儿,是不是哪儿都不怕水呀?
    “要是能沾水,一会儿我跟你四婶给你刷刷……”
    “妈,这玩意儿就是拿来干活的,埋汰点不怕……”回头瞅了一眼英子,接着说道,“又不是娶媳妇儿,非得穿得干净利索的。”
    英子看了一眼半院子的叔叔大爷,使劲瞪了钱亦文一眼。
    纪兰凤眯眼看着英子说道:“那是……我们家娶这媳妇儿,不用打扮,都好看。”
    夸得英子不好意思了,转头回屋去了。
    钱晓东和钱晓方,一人手里一只皮鞋,呲牙咧嘴地帮老头儿擦着。
    钱晓东埋怨道:“爸呀,你怎么不知道加点小心呢?挑着点道儿走啊!”
    大爷气哼哼地说道:“加他妈什么小心?
    “我还能瞪着眼睛往泥坑里踩?
    “加小心就到不了你爷爷坟跟前!我怎么加小心?”
    穿好了鞋,大爷对钱亦文说道:“走,领我上老房子那看一眼。”
    院子里,大爷注目观望着老房子。
    给你,你敢住吗?
    自打新房子盖好后,老房子就空起来了。
    一些闲置不用的、不值钱的生活用品,都堆进了屋子里。
    钱亦文打开了门上的大锁,吱扭扭推开那扇门。
    炕上,地下,满满的。
    大爷站在屋地中间,四处看了看,皱了皱眉头,走出门外……
    大爷走出屋后,站在院子里清理着头上的蜘蛛网。
    钱亦文问道:“大爷,这房子是卖,还是租,你告诉我一声,我帮你找个下家。”
    大爷斜了钱亦文一眼,说道:“你大爷就是这地方长起来的,三合堡啥样,我还能不知道?
    “这老穷山沟子,这么破的房子,租给谁去?
    “卖,这都快散架子了,谁还敢来住来?”
    钱亦文:“那咋办啊?”
    “等你二大爷和四叔腾出手来,扒了吧。我能看上一眼,就中了……”
    四下打量了一下,大爷说道:“这大空场,得有一亩多地,种一半土豆子,够你们这一大家子吃一年了。
    “剩下的,种点苞米,怎么也够喂鸡喂鸭的了。”
    钱亦文说道:“行,那我听大爷的!”
    大爷说道:“空房场,这老房底子种大白菜,那长得才好呢!
    “壮的那个大棵子,得有小缸儿那么粗……”
    大爷一边说,一边双手呈环状,比划了一个夸张的直径。
    拿拐杖敲了敲呲牙咧嘴的窗框,算是作别,老头儿转身就走。
    一边走,一边问钱亦文:“啥时候去收拾三车间那房子去?”
    “大爷,下个星期我就去了。”
    大爷想了想又说道,“缺啥少啥的,跟大爷说。”
    看了看钱亦文,老头又接着问道:“这个买卖里头,你到底占多少股儿?”
    “大爷,都是我自己的事儿……”
    大爷瞟了钱亦文一眼,问道:“没有那个刘记者的份儿?”
    钱亦文说道:“没有。”
    大爷想了想,说道:“要真是这样,那是最好。
    “份种地,伙种瓜,一屋不住两三家……”
    钱亦文说道:“大爷,我记下了。”
    大爷又接着说道:“你这也算是扑腾得不错,离开三合堡了。
    “外边的事儿你经历的少,遇着事儿了,就和大爷说。
    “外人,咋也不敌自己家人,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嗯!”钱亦文重重点头,“以后遇着事儿了,我一定说话。”
    ……
    车子发动,二大爷不知从哪儿拎着个面袋子回来了。
    “去年天旱,谷子欠收,走了好几家,就整来这点儿……”二大爷的脸上,带了几分歉意。
    “自己留着吃吧……”大爷看了一眼二大爷,把半袋子小米儿推了回来,关上车门,“来看一眼,你们都挺好的,就行了。”
    “走!”大爷对司机发出指令后,摇起了车窗……
    送走了大爷,钱亦文心情复杂。
    大爷这个人,绝对是一个矛盾综合体。
    对于大爷,他爱不起来,但也并没有恨。
    正如大爷所言,“一笔写不出两个钱字”,“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当他被外人欺负的时候,大爷也会站出来。
    就像在三十六厂大门前帮他收拾混混那样,不能看着他被别人欺负。
    只是,或许是时间太长没有联系的缘故,他总觉得和这个大爷之间有层隔阂。
    这个大爷的身上,好像缺点什么。
    缺点什么呢?
    回头,见二大爷早已经进入了工作状态——开始翻腾药材去了。
    看着二大爷的身影,他知道了。
    大大爷和二大爷的不同之处,在于大爷的理论叫得硬,而二大爷不会理论,只有行动。
    点点滴滴的小事儿,是二大爷胜出的关键……
    “二大爷,有没有啥东西要带的,准备准备……”钱亦文笑着对二大爷说道。
    二大爷抬头问道:“要去春城?”
    钱亦文说道:“嗯……
    “我明天跑一趟阎春生和豆腐匠子那儿,回来再去趟鹿场,咱们就走。”
    “哎呀!”二大爷慌忙起身,“那还真得准备准备……”
    走了两步,又回头问钱亦文:“你说……该给人家刘记者带上点啥好呢?”
    “二大爷,啥也不用带。”
    想了想,钱亦文又说道,“你要非得带,家里有榛蘑、木耳,带点就行。”
    “那可不中!”二大爷正色说道,“怎么说也得给整两只小鸡吧?”
    钱亦文笑道:“二大爷,咱不但不用拿,她还得好吃好喝招待咱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