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秘闻
作者:易鼎   天罡地煞七十二变最新章节     
    道士哂然一笑。
    不外乎一首诗罢了。
    几人这般大的反应,却是让他这个白嫖客有些难以理解了。
    忽而。
    那桃儿姑娘两颊微微有些通红,脆声道:“道长才华横溢,出口成章,奴家是万万及不上的。”
    说到此处,她莲步轻移到了院中,回眸一笑,道:“今日奴家便献舞一曲儿,还请道长莫要嫌弃!”
    “呵呵,既有美人献舞,贫道又怎会嫌弃!”道士颔首笑道。
    桃儿姑娘听了道人夸赞,俏脸有些羞涩的低垂下去。
    这时。
    木桑公说道:“桃儿姑娘能歌善舞,今日老夫可算一饱眼福了!”
    此话一出。
    端木翁也紧跟着附和道:
    “咱们三个老家伙,今儿可是又沾了纯阳子道长的光咧!”
    “哈哈哈,诚然如是也。”赤节公大笑道。
    道士摇头失笑。
    那桃儿姑娘的粉面却是越发的红了。
    不多时。
    有丫鬟仆人拿来了乐器。
    尔后,桃儿姑娘行至院中空地。
    她脸上只是略施粉黛,却仍是靓丽动人,一身粉色罗衫衬托的娇躯凹凸有致,却是妖而不媚。
    丝竹管弦悠悠响起。
    婉转动人,十分悦耳。
    那桃儿姑娘玉手翻转,不知何时已多出了个彩扇,她嫣然微笑,轻展起腰肢,伴随着乐声款款起舞。
    天上一轮圆月高挂,月下的美人时而抬腕低眉,时而轻舒云手,粉色衣袂翩飞间,只见得青丝墨染,随风飘飞,彩扇飘逸,若仙若灵。
    那手中的扇子合拢握起。
    好似笔走游龙绘丹青,玉袖生风,典雅矫健。
    周遭的仆人也被这般美妙舞姿吸引,不自主往前靠去,看得目眩神迷。
    木桑公三人连连点头,抚须而笑。
    道人那眼神儿则随着那一抹粉红转动不停。
    丝竹管弦的靡靡之音响于耳畔。
    桃儿姑娘手中折扇如妙笔如丝弦,转、甩、开、合、拧、圆、曲,舞姿行云流水,飞若凤舞。
    一曲舞罢!
    美人缓缓收了彩扇。
    额间秀发处隐有点点香汗泌出!
    众人这时才回过神,却犹自有些回味适才的妙曼舞姿。
    “妙,当真是妙啊!”
    木桑公三人凑上前笑道。
    那桃儿姑娘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美眸中的余光却是撇向了道人。
    道士神色一正,咽了咽口水,有感而发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此话一出。
    场上顿时一静!
    那桃儿姑娘俏脸既惊且喜,眉眼间柔情似水,好似要勾走人的魂儿一般。
    而木桑公三人,则已经是呆若木鸡了。
    过了良久。
    几人才反应过来,相顾无言,只余长吁短叹!
    “若非遇了道长,老朽实不知人世间竟有如此大才。”赤节公已被震惊的无以复加,此刻已经没了半点儿高士风度。
    木桑公亦是摇头感叹:“老夫活了千余年,今日可算是开了眼哩。”
    “啧啧,道长难道是五柳仙人下凡不成!”端木翁抚须说道。
    道士心下好笑,又有些奇怪。
    “这是怎么个说法?”
    “五柳仙人乃是八百多年前一位前辈,不但修为已到了元神真君,更是精善诗词书画。”赤节公插嘴回道。
    “哦?”
    道士点了点头,笑道:
    “贫道如何敢与元神真君相较。”
    他顿了顿,疑惑道:“贫道所知,似乎这几百年来,并无修行之人飞升,却为何称这位五柳真君为仙人?”
    端木翁呵呵一笑,不慌不忙解释道:
    “此事道长若问旁人,或许无人能知一二,可老夫几人寿逾千载,倒是知道一些其中的隐秘!”
    道士挑了挑眉头。
    “什么隐秘?!”
    “端木老头儿莫要卖关子哩,还不快与道长说来。”
    忽而一道清脆的嗓音响起,却是桃儿姑娘出言催促。
    “哈哈哈!”
    几个老者闻言,却是相顾大笑。
    只笑得道人嘴角抽搐,那桃儿姑娘也有些羞涩。
    端木翁促狭笑道:
    “桃儿姑娘怎地如此着急?莫非是……。”
    话未说完,桃儿姑娘美目狠狠白了其一眼,而后,粉面羞红的快步离去。
    赤节公挑了挑眉头,露出个男人都懂的笑容。
    “桃儿姑娘向来对男子不假辞色,今夜可是有些不同往日啊!”
    道士:“…………”。
    好在几个老不羞也并未继续打趣。
    那端木翁轻抚着下颌长须,悠悠说道:“八百多年前的修行界之人,皆是以求举霞飞升,得道成仙为最终道果,就连一些个魔道之人,也不敢造下太多杀业,只恐飞升时杀业太重,被滚滚天雷劈成齑粉。”
    “当时每隔百余年,都有元神真君举霞而去,那最后一位飞升的真君,便是五柳仙人了。”
    道士恍然,原来八百年前的修行人是可以飞升的,只是为何如今却又不成了?!
    没等他出言询问,端木翁又道:“自五柳仙人飞升之后,又过了七十余年,原始派清微上人已然在凡俗间积累了一千二百功德,回山后昭告天下修行界,欲要白日飞升。”
    “当时不少修行人前去观看,老朽几人当时刚刚化形,也跟着去凑了个热闹!”
    讲道此处时,端木翁看了眼道人,却见对方面露笑意,似乎并未有丝毫惊异或异样的神色。
    他暗自点了点头,说道:“那一日,有不少的修行人到场,就连精怪妖鬼,只要非是血煞之气缠身之辈,也是被允许远远旁观的。”
    “不多时,天空忽地乌云密布,雷电隆隆,我等瞧见清微上人捏了团白云飞入高空,接着就有一道巨大的天雷轰击而下,那等天威,啧啧,瞧来便是一座小山也能劈成两半。”
    端木翁感叹了一句。
    又道:“清微上人不慌不忙,抬手祭出一口铜钟,迎风便涨,眨眼间已经有百丈大小,天雷轰击而下,却都被那口钟给挡了下来。”
    “半个多时辰后,雷云散去,天上显出霞光。”
    “在场的修行人齐齐恭声道贺,清微上人收了那口钟形法宝,对观礼之人颔首微笑。”
    “尔后开口朗声说道,吾修行一千六百余载,今日功德圆满,终成仙道,诸位同修切记勤修不辍,少行杀戮,将来可在仙界相逢,吾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