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你要我怎样
作者:拿着   我在大唐搞建设最新章节     
    自那日离开女庄,武珝四人便去拜访了杨妃,继而安身于杨妃安排的院落里。
    二进的小院不算气派,可住进四位娘子绰绰有余。
    院中夏花开的正艳,总有蝴蝶要在此停留片刻。
    厢房内。
    “阿娘。”
    武珝拿出几支发簪挑选:“我总觉着有些不对。”
    上次她们拜访杨妃,对方竟从未提及入宫一事,明明双方很久之前便在信中说好了的。
    且看杨妃住的行宫,未瞧见多少侍从。
    “姨娘莫不是……”
    武珝没忍心说出失宠一词。
    对于身处后宫的女子来讲,此事过于可怕了些。
    “休得胡言。”荣国夫人瞪了自家女儿一眼,她可未曾听见过任何失宠的传言。
    武珝叹气:“总不能真的都在种地吧?”
    难道不是做做样子?
    荣国夫人一边帮武珝梳头,一边开口道:“那谁能晓得。”
    “当今圣上的心思哪是你我能猜透的。”
    “今日我们入宫,再次打探一番。”
    二人梳妆完毕,便乘着马车向宫中赶去,她们之前递了拜帖,皇后殿下应允了的,如今倒是不会被拦。
    后宫,织布厂。
    杨妃无奈地放下织机:“皇后殿下。”
    “无妨。”长孙皇后笑道:“去瞧瞧便是了,不耽搁什么。”
    “也好。”
    杨妃起身,骑着自己的二八大杠回到行宫之处。
    武珝二人已在前厅等候,瞧见穿着短袖长裤赶来的娘子,皆懵地不行。
    她们知晓外面如今流行这种穿法,倒是没成想宫中竟也流行了起来。
    “阿姊今日前来,可是为珝娘子婚配之事?”
    杨妃叫宫中当值的人端上茶水糕点,她仔仔细细地端详着面前的武珝,当真是个美人胚子。
    “正是。”荣国夫人犹豫道:“可是遇上了什么难处?”
    “并非如此。”
    杨妃笑着摇头:“如今婚配讲究你情我愿,得娘子郎君自己看对眼了才行。”
    “圣上已见过珝娘子。”
    “……”
    一股怒气猛地涌现在心头,武珝握紧拳头,小脸憋得通红。
    合着她没被看上啊!
    问题是圣上何时见过她?
    为何她无任何印象?
    “姨娘。”
    武珝委屈道:“圣上并未见珝儿几次,又如何晓得自己不稀得我这样的?”
    “若只是几面,自然不会如此。”
    杨妃笑道:“可有人说,珝儿这般娘子,不应在宫中蹉跎了岁月。”
    武珝低头思索片刻,瞬间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她抬头向杨妃作揖:“此番倒是麻烦姨娘了。”
    三人寒暄片刻,武珝便跟着阿娘打道回府。
    马车上,荣国夫人连连叹息:“也不晓得是谁阻了珝儿的路。”
    武珝瞧着窗外的喧嚣,沉默不语。
    她不该蹉跎在宫中,又该去哪里?
    像她们这样家都没有的娘子们,又能如何赚得一份安身立命的本钱?
    “可庄子又不再收人……”
    “你到底要我如何?”
    ……
    女庄。
    李茵拖着一袋贼重的东西,朝着田地里走去。
    这是化院新研究出的农肥,说是比上一年那种效果好,她正好用了试试。
    如今已是六月末,天气燥热,蝉鸣音入耳连绵。
    李世民走在她身边,同样扛着一袋农肥。
    “义妹,这肥当真能提高产量?”
    “这我同样不知晓呐。”
    李茵摇头:“化院那群人说可以,但总要试过才能有结论。”
    “今日武家女入宫拜访杨妃,大抵还是婚配之事。”李世民想起夫人与自己所说之事,便想起义妹看好的那个小丫头片子。
    “可惜了。”
    李茵摇头叹息。
    “可惜什么?”他总是跟不上义妹的脑回路。
    “聪明的娘子困于后宅,自是可惜。”
    李茵豁然笑道:“兄长不妨想一想卢良曦、元听燃、王有福……”
    “若不是……恐怕这辈子都要在缝缝补补中度过了。”
    “这是没办法的嘛。”
    李世民将身上的肥料放下:“社会结构便是如此,汉子要种田做工,娘子力气没那般大,且娘子数量不如阿郎多,外出总能碰上危险……”
    这话以前说说还算正确,可如今却不适用。
    李茵反驳道:“娘子人数少,是生育和重男轻女问题造成的,如今已在慢慢改善。”
    “耕种之事有机械代替,兄长也见过蒸汽机的厉害。”
    “外出遇险,是坏人的错,要加大防卫,不能总怪罪于娘子。”
    这么仔细算下来,娘子们的劳动产出竟然在慢慢赶上郎君们。
    “小妹可惜的便是,明明已到了最好的时候,娘子们却始终不得施展才华。”
    二人合力给田地施肥,忙活了半天才算是歇息下来。
    今日中午吃过水面,爽快利口。
    “义妹说的同样有理。”
    李茵继续道:“兄长,不若试试看娘子的潜力?”
    “我们打个赌如何?”
    “怎么赌,赌注为何?”李世民来了兴致,这还是义妹第一次与他对赌。
    以李茵谨慎的性子来讲,当真是头一回。
    “叫女庄牵头,与礼部合作,共同举办一个大唐才女试。”
    李世民听得一脸迷糊:“办这能证明什么?”
    “单纯地开展才女试自是没用。”
    李茵道:“可若与科举同时进行,便能证明了。”
    “考试时间一样,考试内容一样,夺得前几名的娘子,封才女号,不是什么官职,没有实权,但嫁人为正妻后,夫家若为官,可叫自家阿郎升官半阶,若为商,可免交……”
    “且婚后不能被休,只得和离,此外每月还能领一些银钱补助。”
    “只是这些?”李世民直觉义妹要的不会如此简单。
    “当然不是。”
    “考试卷面公开展示,叫天下皆能瞧见娘子们的答卷。”
    李茵将嘴里的面吃完:“兄长,小妹只是好奇,天下人是否会觉着,这些娘子有资格与郎君在真正的科举试中一决高下?”
    “的确有,但不会太多。”
    李世民无奈摇头:“郎君们是被专门培养出来的,哪会被人轻易超越?”
    “若当真举办,能有一二个厉害的便不错了。”
    李茵又盛了碗凉面:“兄长,乡试县试一年一开,世家娘子们决定参加后便会全身心投入努力。”
    “三年时间,会试时说不得整张红榜上的娘子皆可与郎君争一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