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温氏奔豚汤
作者:君子如珩   离婚后我的国医技能觉醒了最新章节     
    “吴主任,孙主任,陈医生。”
    乔远明和高晋平的妻子一起被护士喊了过来,在这种事情上,高晋平这位女婿那就属于外人了。
    “坐吧。”
    吴万寿招呼两人坐下,还让护士给两个人倒了一杯茶,这才开始给两个人说情况。
    “我之前就和你们说过,你母亲的这个病属于风心病,而且病程已经很长了,超过十年了。”
    吴万寿道:“这一次住院,病情就已经相当棘手了,这种情况,在临床上,要么常规保守治疗,要么手术治疗,不过你母亲的年龄大,身体差,手术病不耐受,这一段时间治疗呢,效果也不是很好........”
    乔远明点了点头。
    现代医学在普及方面要比中医做的好,很多病症,即便是不学医的人,听名字也能知道病情的严重程度。
    不得不说,这一块,华夏的传统文化缺失的太厉害了。
    就像看中医,甚至有不少患者抱怨中医说成语,诸如提壶揭盖、效如桴鼓、闭门留寇之类的。
    这些东西其实就是正儿八经的传统文化了,这些东西很多人要是都听不懂,还要怪中医医生故弄玄虚,那就有点太过了吧?
    很多人对中医之所以不了解,和接受的教育有关,和传统文化的缺失有关,不能一味的去怪中医人故弄玄虚。
    其实大多数中医人并没有卖弄的意思,而是学医的时候学的就是那些东西,无论是中医的一些典籍,还是前文医案,都是古文,文言文。
    久而久之,一些说法,一些解释,不免就保留了那种习惯。
    有一说一,因为华夏民族百年间的落后,一刀切的引进,确实遗留了不少东西。
    华夏用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在完全落后的情况下迎头赶上,甚至超越,不免会有种种不足。
    但是,作为华夏人,应该去正视这些东西,而不是一味的去诋毁传统文化。
    言归正传。
    乔远明姐弟是很清楚他们母亲的情况的。
    像乔远明母亲这个年龄,这种病,放在任何人身上,风险都是很大的。
    心脏病,随时都是有着危险的,哪怕住在医院,医生们抢救不过来的概率也并非没有。
    事实上住院这一段时间,乔远明的母亲也发生过两次危险,好在都抢救过来了。
    “陈医生也是你们请来的,刚才陈医生做了检查,也和我讨论了一下,一些情况我们现在给你们说一下,具体怎么做决定,你们考虑。”
    说着吴万寿看向陈阳。
    陈阳也把情况说了一下,道:“从脉证方面来看,患者现在的情况确实很棘手,雀啄脉,这种情况,不出意外的话,也就还能坚持十天半个月......”
    “刚才我检查的时候,发现患者的太溪脉还微弱可辨,所以现在还可以试一试,不过依旧有着不小的风险.......”
    “陈医生,吴主任,我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
    听着陈阳说完,乔远明沉吟了一下,问:“你们的意思是,如果现在用陈医生的方法治疗,我母亲还有好转或者说痊愈的可能,如果不治疗,我母亲的情况依旧是现在这个样子.......”
    “不能这么理解。”
    吴万寿道:“如果你母亲依旧是现在的情况,就随时还有出现生命危险的可能,我们也只能尽力,万一抢救不过来.......”
    陈阳看了一眼吴万寿,不得不说,这位吴主任还算是一位不错的医生,并没有完全隐瞒情况。
    其实就患者的这个情况,用很简单的一句话就能说明,陈阳现在试一试,把握最后的一线生机,是有可能让患者好转的,如果用药无效,也依旧是现在的糟糕情况。
    但是,如果陈阳着手治疗,出现意外,出现风险,这个责任就不好说了。
    这就可以用张三老师举的一个例子。
    一个人,从二十层楼上跳了下去,是要自杀的,这时候十五层楼有人从窗户射了一箭,正好射中从二十楼跳下去自杀的人,射中了心脏。
    从这个事情上讲,没有这一箭,二十层楼跳下去,也是会死,但是有了这一箭,那射箭的这个人就要负责任了。
    陈阳刚才和吴万寿沟通,这会儿又和患者家属沟通,目的也只是为了减轻责任。
    “......”
    乔远明没吭声,沉默了一会儿,这才道:“我决定还是让陈医生试一试,我妈这一阵也遭了不少罪了,我们当儿女的看着也心疼。”
    “既然这样,那就麻烦陈医生了。”
    .......
    “陈医生,你.......”
    等乔远明姐弟二人走后,陈阳开了方,吴万寿接过看了一眼,就不知道说什么了。
    陈阳开的是温氏奔涿汤加味,破阴救阳固脱。
    附子100克,生山药60克........
    “嘶......”
    孙有权也看了一眼,禁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虽然吴万寿和孙有权都不懂中医,但是他们也都知道,陈阳的这个方剂绝对是超剂量了。
    “陈医生,这个方子用下去,如果患者家属事后闹事,即便是签了协议,即便是患者家属事前同意了,闹腾起来,你的麻烦也不小。”
    吴万寿提醒道。
    “当医生,不就是一只脚在鬼门关,一只脚在牢房吗?”
    陈阳苦笑道:“既然要治,肯定要尽力,倘若不尽力,又何必去治疗呢?”
    现在中医剂量规范对中医是相当的不友好,这也是很多中医人束手束脚的原因所在。
    俗话说,治大病,用大药。
    可大病往往危险高,大药往往超剂量。
    在这种情况下,让中医人怎么办?
    治好了,是神医,医术精湛,治不好,患者家属闹腾起来,医生可能就要面临牢狱之灾。
    “陈医生年纪轻轻,就有如此魄力,了不起。”
    吴万寿赞了一声,然后把方剂递给了护士。
    陈阳也时刻关注着系统后台,等到系统提示,陈阳查看了一下增长的经验值,察觉到没多大问题,也微微松了口气。
    有着系统,能判断用药是否有误,也算是陈阳比起其他医生来更有底气的一个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