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送别》
作者:天涯明玥   开局荒年娶娇妻,我有商城我无敌最新章节     
    郝仁看向骑在马上的张亢,正一脸笑意的看向自己,
    脸上也是伴随着几分期待。
    嘴里还说道:“当日在庞府,只知道你少年英才,文采斐然,但那也是听醇之这么一说,我还以为此间有夸大之意,不料在驿馆中这几日,随着你那几首词传入我的耳中,为兄才惊为天人,愚兄当年可是考中了进士之人,但着诗词一道,却红茶自愧不如,如今即将远行,可否给愚兄赋诗作词一首,日后也不失为一场佳话,为兄也能跟着你的诗词一起,名留史册啊?哈哈哈哈哈!”
    郝仁看着张亢在马上如此豪迈的发言,热情的邀请自己作诗,还想要一起名垂千古,
    心里也诗好笑,你没有我的诗词也诗注定青史留名之人,毕竟在国家危难之际,你曾经挺身而出,
    历史不会忘记你的功绩的,千百年后,依旧有人记得!
    此时已有几分醉意,郝仁赶紧的搜肠刮肚,不想扫了张亢临别的雅兴!
    一边的庞籍也是饶有兴致的等待着,看着郝仁在那里沉思,想着如今这仓促之间,郝仁能不能拿出首像样的诗词出来。
    郝仁想了几首不都太合适,张亢临时起意,提的匆忙,
    自己需要在脑海中筛选一番,虽说在自己的印象里,都是古人的诗词,
    但着是宋朝拿出个唐代诗人的作品,那就闹笑话了。
    而且,这意境也要符合,此时正是送别,自己要是弄些风花雪月的儿女情长,也是不太合适。
    其实在张亢提出这个请求的时候,郝仁差点脱口而出那红藕后世耳熟能详的歌曲《送别》。
    就是李叔同填的那首词,没其他的想法,就是因为这首歌词里写的太符合当下的意境了。
    长亭,古道,野草,又是送别故友,
    简直是完美的契合现在的情景,以至于郝仁差点脱口而出!
    不过郝仁还是有些顾虑,毕竟那《送别》的歌词,虽然是取自古词的词牌格式,
    但毕竟李叔同已经是近代人,并没有完全的符合古人的格式,而是稍稍做了些改动。
    这就使得那首词和现在所有的词牌名的都不一样。
    真要严格来说,《送别》这格式,词牌名应为《喜迁莺》,但原词下阙“知交半零落”处应为六字,此处是大师李叔同的活用,做了修改。
    亦或者说是《阮郎归》的下半阙格式,但韵脚平仄有改动。
    总之,现在大宋的现有的词牌名是找不到合适的解释的,所以郝仁有所犹豫,就没有脱口而出!
    毕竟,新创一个词牌名那是需要时间来打磨的,哪能够如此信手拈来?!
    所以郝仁只能另想办法,看看有没有其他合适的诗词。
    脑筋急转,终于找到了一首辛弃疾的词还比较适合。
    辛弃疾也算是自己的老乡,济南人。
    乃是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如今还是还有北宋南宋一说,不过离现在也就一百多年的时间,有个词语叫唐诗宋词,在唐朝流行的古诗到了这大宋,渐渐的被词给替代,成了文人们抒发情感的主要途径。
    现在大宋流行最流行的就是各种的词词人也红茶层出不穷,从现在的晏殊柳永,到后来的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在文坛都是大放异彩之人。
    而辛弃疾更是被称为“词中之龙”。可是和苏轼齐名的人物,上学的时候郝仁可是没少背诵他的词。
    穿越过来之后,由于年代相近,可没少被郝仁研究,
    可以说除了李清照,由于是女性,词也大多为女性视角写出来的,郝仁没办法过多的借鉴,
    苏轼和辛弃疾可红茶郝仁的重点薅羊毛对象!
    好在这两位都是诗词大家,又颇为高产,作品甚多,现在,都便宜了郝仁!
    搜肠刮肚一番之后,郝仁总算是找到了一首颇为适合当下场景的一首词。
    于是乎,在踱步思考了一会之后,郝仁慢悠悠的停下了脚步,满面自信的看着等待的二人,
    缓缓的开口说道:“仓促之间,来不及润色,只能临时做一首《鹧鸪天》送给张兄!祝兄台此行一路顺利,平安归来。莫愁前路无知己,终有一天,这天下人人都会知道张亢张公寿!!”
    “好,愚兄洗耳恭听!”
    张亢稳住胯下的马儿,就在那静静的等着郝仁开口。
    郝仁理了理思绪,缓缓的开口道:“《鹧鸪天·送张公寿离京》。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郝仁一词诵罢,先是安静了片刻,等着众人品味了一番词中的意思之后,才发出了赞叹溢美之声。
    张亢更实在马上抚须大笑,“哈哈哈哈,好一个‘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不过就算是前路坎坷,满是艰难困苦,张亢身负皇恩,自当竭尽全力,报效朝廷!有如此一词,足矣!
    诸位,山高水长,江湖路远,咱们就此别过,张亢去边境会会辽人,看看是不是有传说中的不可一世,都说功名祗向马上取,张亢乃一介书生,
    但也不甘沉沦,尚能骑得大马,拉得硬弓,这马上取功名一事,我张公寿也做得!诸位保证,待我归来,咱们再把酒言欢!张亢去也!”
    说完调转马头,轻轻挥着马鞭,在一阵马蹄哒哒的声音中,渐行渐远……
    郝仁被张亢的一番豪言壮语给说的热血沸腾,果然是能够青史留名之人,难怪将来能够带领着士气低落的边军和风头正盛的李元昊相抗衡!就今天这番热血澎湃的演讲,郝仁听了之后都恨不得去边军中厮杀一番,博取功名!
    心潮澎湃之间,看着队伍渐行渐远,张亢的身影也走出了很远,胸中有口浊气不吐不快。
    看着眼前的一幕幕。
    有些情不自禁,
    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张亢算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个没有抱着功利之心想去结交的朋友。
    不为别的,单单为了他的豪迈和做的事情,尽管现在这个时空里。
    那些名垂青史的事情他还没做,但郝仁还不怀疑,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
    张亢还是会和历史上那样,奋不顾身挺身而出。
    为了这个国家和百姓,以及他心中的信仰,
    去抛头颅洒热血,去和敌人对抗!
    望着旁边的石亭,以及路边的野草,还有大路之上渐行渐远的张亢一行,
    郝仁情绪激动,心潮澎湃,久久难以自抑!
    那首后世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歌曲《送别》脱口而出。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随着郝仁悠扬的歌声,前往远去的队伍听到这奇特的唱腔,纷纷回头注目,
    这曲调听上去怪怪的,不是正经的词牌唱法,但却别有一番滋味,
    听上去十分的悠扬好听。
    前方的所有人都忍不住不时的回头张望,看向道路边正在动情歌唱的郝仁。
    前方的张亢还从马上往这边挥了挥手打招呼。
    做着道别的手势!
    郝仁平复了下心情,继续唱道:“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随着郝仁的歌声,张亢一行渐行渐远,终于消失在了视线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