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刘协登基
作者:双木道人   我也是皇叔最新章节     
    袁绍刚刚回到自己的家中,袁隗就亲自找到了他。
    看到袁绍的那一刻,袁隗大惊失色地说道:“本初,你怎么还不逃?”
    “逃?”袁绍内心一紧。
    董卓已经向世人证明了自己就是一个残暴的魔王,前几天的官员就是他的刀下亡魂。
    袁绍回想起刚才董卓那快要杀人的眼神,内心真的有点害怕了。
    袁隗一把拉住袁绍就往大门走去,而门外早就准备好了快马和行囊。
    “洛阳不可久留!速速离开洛阳,前往冀州!”袁隗叮嘱道。
    冀州刺史是袁家门生,袁绍前往冀州,绝对是安全的。
    今天的事情,袁隗和袁逢都看明白了,董卓是那种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他们两人垂垂老矣,生死置之度外,但袁绍和袁术还年轻,绝对不能夭折在董卓的手上。
    且袁隗料定董卓一定不会让袁绍离开洛阳!
    袁术早就在袁逢的安排下前往南阳,并且先一步招兵买马了。
    袁绍回头看着袁隗,说道:“父亲,你和我一起走!”
    袁绍的亲生父亲早亡,过继给了袁隗。袁隗在袁绍心目中就是父亲,他不想让袁隗身处危险之中。
    “痴儿!为父一旦离开,董卓怎么会善罢甘休?快走吧!一切有我!”袁隗推了袁绍一把,亲自将袁绍扶上了马匹。
    袁绍万分不舍骑着战马飞奔离开了洛阳城。
    果然如同袁隗所料,袁绍离开洛阳没多久,吕布就带着西凉兵马前来捉拿袁绍。袁隗装傻充愣,一问三不知。
    吕布只能回去向董卓复命。
    至于抓拿袁绍的缘由,乃是李儒在董卓面前提醒,袁绍虽然没有刘俊、曹操那样的威名,却胜在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观袁绍言行,已然有了反心,若是被逃了出去,日后定为心腹大患。
    听人劝,吃饱饭!董卓立刻派出吕布带兵抓拿袁绍。但还是晚了一步。
    得知袁绍跑了,董卓的心情十分不美丽,暴怒地下达了通缉令,逮捕袁绍!
    袁绍非常荣幸成为董卓第一个通缉的官员。
    只不过很快这个通缉令就撤销了。
    原因就是李儒向董卓说道:“岳父心中所想之事,需得朝中百官支持。其中袁隗的意见举足轻重。岳父何不赐予袁绍渤海太守一职,交好袁家呢?想必袁隗知道岳父的善意,定然会支持岳父。”
    之所以李儒会如此坚定地相信袁隗会支持董卓,那是因为李儒早就看清楚这帮所谓的朝廷大员是什么德行!
    无论是谁当皇帝,只要不危害到朝廷大员的利益,朝廷大员都会高呼圣明。一旦危害到自己的利益,再英明的皇帝都是百官口中的昏君!
    董卓犹豫了一会,当场就同意了李儒的提议。
    于是乎,被通缉的袁绍又变成了朝廷的渤海太守。
    与此同时,董卓拜访袁隗,将自己为何要废掉刘辩、拥立刘协的良苦用心说了出来。
    袁隗当场表示对董司空的忠心感到敬佩,无奈年老体衰,否则定当为董司空鞍前马后。至于废帝的问题,袁隗痛哭流涕,大骂自己老眼昏花,被宦官给骗了,导致先帝于九泉之下不得瞑目。
    董司空感慨不已,知道了袁隗的心意。
    袁隗的意见十分重要,文武百官很快就收到了风声,他们也默认了董卓废帝的举措。
    就在董卓欢天喜地准备着废掉刘辩的准备工作,并州送来了一份让董卓暴跳如雷的奏书。
    “这是什么情况?张杨疯了么?把并州刺史让给刘俊,还有王法么?简直就是目无法纪,罪当诛灭满门!”董卓内心把张杨的祖宗十八代都给问候了一遍。
    要是董卓最为忌惮的人是谁,刘俊绝对是其中一个。哪怕是现在,董卓还清晰地记得刘俊那恐怖如斯的战斗力。
    本来刘俊好好地在并州待着,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偏偏张杨就来了这么一手,好好的并州就落入刘俊的手里了。
    以前的种种不断涌入脑海,董卓都想拿刀杀人来转移心中的恐惧。
    “奉先!马上带领三万并州铁骑,杀入并州,将刘俊这个乱臣贼子给拿下!”董卓直接对吕布下令。
    吕布有点为难,要让他带领并州军杀回去,那岂不是让他把屠刀朝向自己的家乡父老么?
    李儒急忙制止道:“主公息怒!”
    每次李儒称呼董卓为主公,那就是李儒真的着急了。
    董卓看向了自己的首席军师李儒,着急地说道:“文优,刘俊又要复起了!老夫必须要将他打压下去!”
    李儒十分清楚董卓对刘俊充满了忌惮,可现实却是残酷的,董卓绝对不能打压刘俊,相反的还要安抚好刘俊。
    “岳父!打不如抚!”李儒语重心长地说道:“刘俊掌握并州,已然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一旦岳父发兵攻打,先不说可否取胜。而岳父的兵力也会分散。一旦战况僵持不下,唯恐他人浑水摸鱼。”
    吕布也进言道:“义父!孩儿也觉得姐夫说的在理!刘俊深得并州民心,一旦我军攻打,短时间内无法拿下并州全境。对义父大大不利,还请义父三思!”
    董卓冷静下来后,觉得李儒和吕布说的很对,弱弱地问道:“以你们的意思,是认可了并州之事?”
    “是也!”李儒更是坚定地说道:“岳父只需承认刘俊的刺史之位,想必刘俊也不好为难岳父。等岳父大事一成,只需一狱卒,就可以将刘俊置之死地!”
    经李儒这么一番劝说,董卓也算是安下心来,将并州之事全权交给李儒负责。
    被刘俊的事情这么一吓,董卓也有点疲倦,说道:“明日召集群臣,废刘辩,拥立陈留王!你们都下去吧!”
    李儒等人不敢打扰董卓休息,非常识趣地离开了董卓的房间。
    “刘俊啊!老夫迟早有一天将你给弄死!”董卓内心发下了誓言。
    第二日一早,董卓命令吕布带领着西凉兵马,气势汹汹地冲入了皇宫,首先控制住了何太后。
    何太后被吓了一大跳,她还以为董卓又要像上次那样对付她。
    董卓已经对何太后没有任何的想法了,他拿出一卷圣旨,对何太后说道:“太后,当今陛下毫无人君风范,昏庸无能。满朝文武皆是上奏废掉刘辩,而立陈留王!还请太后恩准!”
    何太后浑身发抖,她真的没有想到董卓居然要对废掉她的儿子,改立刘协。
    “董卓,你好大的胆子!”何太后骂道。
    董卓也不管她,命人搜查何太后的寝宫,目的就是想要找到传国玉玺。董卓一直都没有看到传国玉玺,废掉刘辩,就需要用到传国玉玺。
    可无论怎么翻找,就是没有找到传国玉玺。
    董卓大为不满,喝道:“太后,把玉玺交出来吧!”
    情势比人强,何太后不得不从一个暗格之中将传国玉玺给拿了过来。
    董卓仔细观看,确认是传国玉玺无疑,最后在废掉刘辩的旨意上用印。有了这份旨意,刘辩的帝位才算是玩完了。
    何太后瘫坐在地上,不知所措。
    董卓最后以何太后逼死董太后为由,将其迁往永安宫。何太后全程一言不发,默默地被软禁在永安宫。
    手里拿着圣旨,董卓大摇大摆地来到了朝堂,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宣读了何太后的旨意。
    满朝文武皆是沉默。刘辩脸色煞白,他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卢植却是受不了,大声质问道:“董司空,天子并无失德!何来废立!下官不服!”
    董卓被顶撞得难受,大喝道:“天下事,哪里是你这匹夫所能够看透。来人,给老夫将这厮给轰出去!”
    可怜卢植一世英名,却被董卓的手下屈辱地打出去。
    “诸位,开始吧!”董卓大声说道。
    不一会,尚书丁宫就站出来主持废立仪式。
    刘辩慌乱,他大声喊道:“你们要干什么?朕是天子!”
    然而没有管刘辩是怎么叫喊,仪式按照正常流程进行。而身穿天子服的刘协已经在太尉袁隗的搀扶下走进了朝堂。
    太傅袁逢走到了御座前,恭敬地向刘辩说道:“王爷!请下座!”
    “王爷?朕变成了王爷?”刘辩傻乎乎地问了一句。
    袁逢知道刘辩是一个好孩子,可是生不逢时,所以他用十分温柔的语气说道:“陛下已经封你为弘农王了!王爷,事已至此,还是顺应天命吧!”
    经过太傅袁逢的劝说,刘辩流下了悔恨的眼泪,然后乖乖地服从。
    袁逢将刘辩搀扶下了御座,袁隗将刘协搀扶上去。一上一下,两个兄弟手足的命运就此改变。袁逢将刘辩身上的玉玺印绶全部拿下,转交给了刘协。
    “礼毕!臣等拜见陛下!”尚书丁宫高喊。
    “臣等拜见陛下!愿陛下万福金安!”董卓率领文武百官给刘协行礼。
    刘辩泪流满面地向自己的弟弟跪拜,他永远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皇位。
    “诸位爱卿平身!”刘协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让朝中文武平身。
    相比于性格懦弱的刘辩,年纪幼小的刘协更加成熟,更像一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