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何为阐教?
作者:哆来做梦   封神:说好昏君,咋成了万古人皇最新章节     
    之前殷寿的计划,就是在处理完黄飞虎的事情之后就去找孔宣。
    跟他好好聊聊,这天命玄鸟的事情!
    大商的图腾为天命玄鸟,凤族因此占了一些人族气运。
    这也是为何孔宣化身人族。
    在三山关做一个不起眼的守将的原因!
    凤族自元凤归隐在不死火山之后,虽是因为镇压地底毒火,得一份功德,为凤族保留了一丝元气。
    但是凤族实际上比龙族的处境还要惨!
    龙族好歹还能在四海之内繁衍生息,还维持着族群的存在。
    可凤族呢?
    就连正经的族群都维持不了!
    原本的凤族散落各地,各自求活。
    孔宣这个凤族大太子,也不得不亲自出手,来到人族守护着天命玄鸟的大商气运,无他……这一份气运对于凤族太过重要了!
    至于殷寿许诺龙族为图腾,享人族气运之力的事……
    “谁说我人族只能有一个图腾?”
    殷寿顿时在心中打定主意。
    当即,殷寿再次跟姜王后三人保证,一定为她们找一个让她们满意的修行之法,让她们的修行又快又好!
    又稍稍和她们在王宫之内温存一番。
    顺便等待武成王府将黄飞虎的后事处置的差不多了,殷寿这才萌生动身之意。
    “唉……”
    “我原本要呈现在天下人面前的人设可是沉湎酒色、不可自拔!”
    “结果现在……想要稍稍歇息一番,都有种忙里偷闲的感觉……”
    殷寿心中轻轻一叹。
    但是再看着争奇斗艳、姿色各异的姜王后等人,殷寿的眼中却并没有什么不舍之意,转身离开!
    随后殷寿便再次施展纵地金光,遁入虚空之中!
    往三山关的方向而去……
    ……
    另一边。
    黄飞虎身死的消息在大商之内传播开来,顿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这可是武成王啊,和闻太师同为大商柱石的武成王。
    竟然在西岐被逼的自戕身亡。
    还是死在自己的儿子手中!
    一时间,无数百姓议论纷纷。
    大商的百姓们可不管你什么“天道大势”,他们能看到的最明显的便是黄天化的忤逆不孝!
    “这武成王也够倒霉……怎么养出个这样的儿子?”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
    “据说武成王的长子三岁的时候就被掳走,被人带上仙山修道……早就被教坏了,只认老师不认血亲了……”
    “你说的这山是什么山,他学的又是哪一道?”
    “据说他的老师就是阐教十二金仙的清虚道德真君……”
    “……”
    这样的话,在有心人有意无意的传播之下。
    很快就往整个大商的百姓之内蔓延,慢慢的人尽皆知!
    大商的百姓仍旧是淳朴无比。
    上古的诸多好的品质、美德还都继续被大商的百姓们信仰着,孝道是他们最为看重的一点!
    就比如说,五帝之中的舜为何得尧帝的看重?
    便因为舜以孝成名天下!
    舜在少年之时,生母死后父亲娶了新人,多了一个后母。
    尽管这后母对舜百般刁难,在生下亲子象之后,更是变本加厉!
    但是舜却并没有什么怨言。
    依旧是诚恳对待“后母”,孝顺无比!
    甚至在后母为了让象继承家业,图谋害死舜的时候,他都没有对其说什么恶毒的话,没有反击。
    这在后世看来固然是愚孝,可舜因此成名天下。
    如此也能看出此时百姓们朴素的道德观!
    人家这还是后母呢,都尽心侍奉……可你黄天化竟是在阐教的教导下,连亲爹都逼死!
    舆论顿起,沸沸扬扬。
    不仅仅黄天化遭受不住这股压力,在西岐营中闭门不出,便是连紫阳洞里的清虚道德真君都有些坐不住了!
    “天化这是怎么搞的?”
    “竟然为我阐教招来这么些骂名……”
    左思右想之后,清虚道德真君直接出了紫阳洞,往山下而去。
    这股骤然翻起的舆论。
    便是殷寿在朝歌之时,和比干两人商议之后的手笔!
    北海之时,殷寿就已经在考虑自己是不是应该更加主动一点,而不是被动的看着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发生。
    “狮子搏兔尚且要用全力……”
    “更何况我这属于实力更弱势的一方?”
    百姓们的舆论,虽然伤害不了阐教什么,也不可能让西岐退兵。
    却能不断地消减他们身上所谓的“大义”!
    ——就你这还好意思说什么顺势而为、替天行道?
    在这个过程中。
    殷寿也暗戳戳的向大商的百姓们传播:
    什么是阐教?
    阐述至理,顺应天道!
    “而天道最是无情,无悲无喜,断绝一切人间的情绪……阐教的修炼者,最终的目的是亲近天道,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斩去七情六欲、人间因果……”
    就连朝歌城中的国师申公豹,都不禁龇牙。
    “嘶……”
    “我虽然讨厌阐教的那些家伙,可阐教哪里是这样?”
    禁不住有些惊恐的朝着王宫看去。
    这一次殷寿归来,并没有召集申公豹。
    这自然是殷寿有意为之!
    阐教的教义被他稍稍的“发挥”了一下。
    元始天尊的阐教,可不是真的这样,阐天明道,最终要做的是“我心即天心,我意即天意”,阐述实际上是抢占天道的解释权!
    那……你阐教都能抢占天道的解释权。
    我在大商百姓之中,抢占一下阐教的解释权又有什么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