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海上遇险
作者:封少水   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最新章节     
    俱酒不知道公子虔采取了什么方法,反正是将姬简、姬约兄妹平安送到了成都。
    秦嬴夫人此日儿女俱在膝前,且儿子贵为诸侯,一时风光无限,心满意足,一家人其乐融融。
    这个时空里最亲的人终于都聚在一起了,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要齐齐整整。
    姬简目前约十三四岁的样子,长大了的她性格大变,安静贤淑,婉约雅致;姬简十岁出头,仍是小孩子心性,古灵精怪,百伶百俐。
    俱酒按照这两人的性格特征,封姬简为怀淑公主,封姬约为无忧公主。
    按照秦嬴夫人的意思,要俱酒在麾下臣子将领中间,早早为两位公主择一良婿,至少也要先订婚。
    但俱酒却不同意,他发现两位妹妹在秦国学了一手刺绣女红,却没有什么文化,大字都不识几个。
    这怎么能行呢?美丽的女孩子必须人秀外慧中,兰心蕙质,有着由内而外的气质。
    于是俱酒将两个妹妹交给了自己夫人,由汉国的君夫人向曙,亲自辅导他们二人的文化功课。
    嗯,第一课就从《春晓》学起。
    嘉明公主嫁为人妻之后,成为一国的君夫人,遂不再称公主名号,上下俱以君夫人称呼。
    此刻向曙已经怀胎数月,什么事也干不了,整天闷在宫中,有两个小姑子做伴,也是异常开心。
    孟语虽然享尽荣华富贵,但不能归秦,无名无分,故而深恨秦公师隰薄情寡恩。
    在俱酒的安排下,时不时与公子虔互通信息。在书信中,孟语少不了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并不时向儿子灌输早日出息、雪母之耻之类的理念。
    公子虔已经贵为公子,再长点出息,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了。
    韩侯若山继任之后,韩国彻底消停了一段时间,郑国这颗锲在中原的钉子根基益发稳固,韩国短时间内也无力吞并郑国,俱酒布局中原的目的基本达成。
    另一方面,息长耕率领的汉、越两国船队,大小船只约五十余只,水师健卒三千人,从琅琊扬帆出海,寻找姜齐最后一位国君,齐公吕贷放逐的海岛。
    这个时候的航海技术,尚不支持远洋航行,尽管船队拥有较先进的多桅硬帆大船,越国的水手有航海经验,但是也只是沿着海岸线一路航行而已。
    此时的越国,鉴于南方国土的重要性,已经将国都由琅琊迁往吴邑,但琅琊仍然被视为越国的北方都城,齐越对抗的前沿。
    息长耕此行,不仅锻炼了航海技术,也熟悉了沿海地形。
    战国时期,沿海的开发十分有限,沿海地区,除一些港口、盐场以外,均十分荒凉。
    沿海的海岛,更是没有可耕之田,可饮之水,成为海鸟的天堂,覆盖着厚厚的鸟粪。
    息长耕的船队,携带的给养有限,于是看到齐国的港口,便进行一番袭击与劫掠,一方面补充给养,一方面抓获一些齐国官员和士卒,严刑逼问,试图寻找到齐公吕贷的蛛丝马迹。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对齐国的一个盐场进行袭击之后,息长耕从一名齐国盐场管理人员的口中,得到一个重要信息。
    齐公吕贷可能被关在之罘岛!
    俘虏所说也是传闻,不敢确定真伪。几鞭子下去,俘虏将自己所知道的全部招了,又得到了之罘岛离海岸线很近,田齐舰船日夜巡逻等相关消息。
    息长耕闻讯心中大喜,之罘岛离海岸线较近,按照目前船队的航行办法,一路望着海岸线走,应该就没有什么大问题。
    料想到田齐会加强守备,少不得打上一仗,息长耕对此做足了准备。
    一声令下,船队扬帆起航,远远望着海岸线,一路向北进发。
    这一日正航行间,海上风云突变。
    乌云像墨汁一样在天空中翻滚着,越来越密集,越来越低沉。
    狂风呼啸着,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怒吼,仿佛要把整个世界都吹翻。
    海浪涌起数丈之高,像一座座小山一样,汹涌澎湃地向船队扑来。船只在海浪中颠簸起伏,像一片无助的树叶。
    这是息长耕出海以来,首次遭遇这样大规模的天气异常事件。
    船队的士卒们惊恐万分,他们紧张地放下折叠硬帆,放倒桅杆,减小风力对船只的影响,试图在狂风巨浪中保持船只的平衡。
    但这些努力在大风大浪面前只是徒劳,船只被巨浪卷起,抛下,仿佛在玩一场危险的游戏,士卒们的尖叫声和呼喊声在狂风中回荡着。
    咔嚓一声,一艘船只被巨浪硬生生劈成两半,木屑、船板以及士兵的身影在狂涛巨浪中倏忽不见,恐惧笼罩了整个船队。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狂风巨浪渐渐停息,息长耕收拢船队,共损失大船三艘、小船七艘,士卒数百人。
    物资方面,武器所在的船只损失不大,而淡水与粮食损失较大,这就非常令人紧张了。
    在茫茫大海之中,失去了淡水,整艘船就是活棺材。
    最致命的是,熟悉航海的越国向导和水手均在此次海难中失踪。
    出兵以来,船队一直以来以海岸线为参照,而现在四顾茫茫,整支船队突然失去了方向。
    船队只好观测北斗,夜间观测日光,选择一路向北,又经过两日艰难的航行,终于远远地看到海岸线。
    船上之人不由得欢呼雀跃,笼罩在心头的阴霾一扫而空。
    息长耕拿出望远镜,远远望去,突然面色凝重了起来。
    通过望远镜,习长耕看到远处的海岸线沿岸,一场血腥的战斗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
    从望远镜中观测,双方的旗帜不同,服饰均与中原有异,分辨不清是什么来头。
    从人数上看,双方约各有千人之数。
    船队此时淡水即将用尽,如果不尽快靠岸,将面临着全军覆没的风险。
    而岸上双方正在激战,敌情不明、敌我不分,
    息长耕立即召集手下的校尉紧急议事,此时此刻,必须尽快靠岸,登陆补充给养。
    目前船队仍有人员二千五百余人,除去一些专业的船夫、水手、维修工人、杂役等,战斗人员在二千二百人左右。
    而此刻岸上双方的总兵力也就是两千余人,如果帮助其中一方,攻击另一方,那么对手也就是千余人,胜算稳操。
    生死存亡之际,息长耕果断下令:
    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