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传檄可定
作者:封少水   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最新章节     
    葭萌王体面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结束了蜀国蜀锦一般辉煌的历史。
    纵目王俱酒,金甲、金铠、金袍、金面具,英姿勃发、威风凛凛地进入郫都。
    端木伯御亲率具装骑兵在前开道,接下来是举着各色旗帜和纵目王面具的仪仗。
    怀木率领亲兵营,全部穿着涂上金色的纸甲,如同天兵天将一般,环伺在俱酒周遭。
    五百铁甲兵、五百皮甲兵、五百黑甲兵、五百白甲兵、五百青甲兵、五百褐甲兵,整齐划一地列队入城。
    只见旌旗招展、刀枪林立、步步齐音,声声入云。
    先期归附的蜀军,以及潜藏在人群之中的“壹火会”徒众,不停地带着节奏,声嘶力竭地高喊:“纵目王,降世!纵目王,救蜀!”
    俱酒并没有进入蜀王宫,而是暂时以别元邦的府邸作为自己的办公场所。
    熟悉中国历史的穿越者,对那些入城之后迅速腐化堕落的历史,再熟悉不过了,比如李自成十八天皇帝梦,比如兴勃亡忽的李存勖。
    甚至迷信一点说,进入蜀王王宫,是否会冲击自己风头正盛的运气,俱酒都心有余悸,历史上,这种苍黄反复、翻云覆雨的变故实在太多了。
    俱酒召集章蟜、儿良、聂政、端木伯御、吴耕诸将议事,共同商讨下一步的计划与方向。
    众将的目标仍然是蜀国残存在的军事力量,以及潜在的威胁。
    理论上讲,一国国都既破,国王已死,这个国家基本上就算是亡国了。
    诸将此时此刻仍能够保持高度的警惕,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始终不敢掉以轻心,俱酒对这一点十分满意。
    自己属下的将军们,还是挺有危机意识的。
    目前外围还有三大势力没有平定,蜀国随时可能死灰复燃。
    一是蜀国太师别元邦,统军近三万,死守雒城,成为一支孤军。
    二是蜀国太尉风长丁,统军六万余,在充国前线,与巴国对峙。
    三是南方的南蛮九洞,全部是少数民族,名义上归属于蜀国的领导,但其实都属于高度自治地区。
    如何平定这三方势力,成为章蟜、儿良、聂政、端木伯御、吴耕等人议政的绝对焦点。
    俱酒认为,这些将领的看法绝对是正确的,三方势力哪一方都不可小觑,但这仍不是最主要的。
    俱酒认为,攻下郫都之后,最主要的工作应该是:收买人心。
    俱酒环顾左右,不由感叹,自己身边还是缺少内政人才和智谋之士啊,平定一国,可不是打打杀杀这么单纯。
    俱酒不由得想起自己与卫鞅在安邑的初次相见,二人对远景无限畅想,各种憧憬。
    但是,卫鞅这位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却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没有一丝丝的消息,令俱酒惆怅不已。
    上次魏越前来南郑,俱酒已经委托魏越,尽快找寻卫鞅的下落,并设法将其护送到南郑。但截至目前,没有任何消息。
    经过一番商议,俱酒先是确定下了军事上的行动方略。
    一是由章蟜、儿良迅速率部北上,继续强化对雒城的围困,做好强攻雒城的准备。
    郫都已下,雒城已经成为孤城。在后方长期埋下这样一颗钉子,那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要在风长丁的六万人马回师援助之前,迅速解决掉雒城之敌,严防两路敌军合兵一处,形成气候。
    二是由聂政率领所部,迅速经略周边各处小型城池、堡寨等地。
    所到之处,迅速宣扬“蜀王已死、蜀都已破”的消息,坚持“降者不杀”的优待条件,瓦解小股敌军的反抗意志。
    从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大战争来看,到了战争的后期,大势已不可挡,敌军往往望风而降,大片国土传檄可定。
    聂政所部要处理的,就是这些工作,并不要求聂政强行进攻,而是要特别注重恩威并施。
    三是迅速耕柱子、跌鼻、冶徒娱三人进入郫都,并与管黔滶的“壹火会”相结合,继续轰轰烈烈地开展“削去奴籍”和“授田以耕”的战略,通过解放奴隶与土地革命,大规模收买底层群众。
    安顿好军事方面的工作,俱酒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收买人心上。
    他问道:“葭萌尸体今何在?”
    端木伯御抢先答道:“就在宫门广场之上,已经埋了半截了!”
    俱酒眉头一皱:“蜀国旧臣,可有异动?”
    章蟜道:“蜀国达官贵人的府邸,已经被属下派军严加看守,未发现异动。”
    俱酒又问道:“蜀国王宫,何人把守?”
    端木伯御道:“属下派人已将宫城控制。”
    面对这样一个纷乱的局面,俱酒直希望有人能为自己出谋划策、运筹铺谋啊,自己当个现成人,多省脑子。
    但是,现在身边全是一水儿的武将,连端木仲敖都没有带过来,真是失策。
    没办法,俱酒只好依靠自己前世的记忆,尽可能正确地做一些事情。
    他首先下令,为葭萌收尸,以蜀王之礼厚葬之。
    在春秋时期,礼法森严。一国之王,拥有无上地位,即使敌对国家对其尊崇有加。
    晋楚鄢陵之战中,郤至作为晋军主将,驾车攻打楚军,楚军大败,郤至在战场中三次遇到楚共王,每次郤至都严格遵守礼制,下车向楚共王行礼。
    即使是战国时代,礼崩乐坏,但森严的等级仍在。如何对待一国之君,哪怕是死透了的尸体,也不能等闲视之。
    更何况蜀国对百姓精神控制了这么多年,蜀王在百姓心中有着威压般的地位,必须慎重处理。
    为葭萌收尸,并且风光厚葬,其实是借助葭萌王这一堆碳水化合物,体现俱酒对蜀国、蜀民的尊重。
    俱酒命令刚下,就听外边军卒紧急来报:
    “报公子,有人在王宫广场之上,祭奠葭萌,抚尸痛哭。”
    哦?俱酒不由得笑了,战国时代,也有人表演这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