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三英战吕布
作者:酷酷的橙子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最新章节     
    第214章三英战吕布
    下午的时光依旧是各朝古人期待的电视剧,一天中难得的欢乐时光。
    尤其是东汉末年时期的人最为关注,毕竟可以从中窥探到一些历史的走向。
    三国演义上一集播放的是曹孟德向董卓献刀的剧情,最后曹操逃走之后准备招兵买马联络袁绍等人共讨董卓。
    按照电视剧的剧情和现在的历史来看,第五集应该就是曹操和袁绍组成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剧情。
    对于接下来的剧情,曹操,袁绍,刘备,董卓等人异常关注。
    在各朝古人万众瞩目的等待之下,三国演义第五集如期而至。
    【第五集:三英战吕布
    曹操行刺董卓未成,逃回陈留,尽散家财,召募乡勇。
    曹操联络袁绍,并向各州郡遍发讨董卓檄文,得到天下响应。
    公元190年正月,十八路诸侯为匡扶汉室,歃血为盟,公推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共同起兵讨伐董卓。
    袁绍命其弟南阳太守袁术总督粮草,令长沙太守孙坚为先锋进兵汜水关,大军克日起程,兵发洛阳。
    十八路人马进兵洛阳,董卓派勇将华雄迎战。
    袁术怕孙坚夺了头功,便故意不发粮草,致使孙坚大败。
    华雄又连斩鲍忠、祖茂、俞涉、潘凤几员武将,各路诸侯震惊。
    关羽自告奋勇出战,因地位低下,遭到袁绍、袁术轻视。
    曹操赞赏关羽的勇气,命斟热酒一杯为关羽壮胆。
    关羽说:“酒且放下,我去去便来。”
    他出帐提刀,飞身上马而去。
    只听帐外鼓声大振,喊声大起,各路诸侯正惊疑不定。
    关羽已提着华雄的人头回帐,而那杯酒尚存余温。
    华雄被斩,董卓便杀了袁绍的叔父太傅袁隗,起二十万大军,兵分两路。
    一路由李、郭汜把守汜水关。
    他自己则率领李儒、吕布等带十五万主力屯虎牢关。
    袁绍派出八路诸侯前往虎牢关迎敌,曹操引军于两关之间接应。
    吕布出战英勇无敌,刺死方悦、穆顺,砍伤武安国,又战败公孙瓒。
    张飞按捺不住,挺矛出战,与吕布酣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关羽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
    三匹马儿厮杀在一起,未能战败吕布。
    刘备举着双股剑,也来助战,兄弟三个围住吕布,四匹马就像走马灯一样厮杀在一起。
    吕布终于抵挡不住,败回虎牢关。
    十八路诸侯,各怀心事,互相猜忌。
    吕布新败,兵无战心,董卓听从李儒的话引兵回洛阳,迁帝于长安。
    曹操见董卓西去长安,要袁绍乘势追袭。
    袁绍以诸侯疲困,不可轻动为由,拒不发兵。
    曹操见状,也不多说什么,拂袖而去。】
    《我有上将潘凤三招之内必被华雄斩于马下》
    《刘备拖后腿抢人头的》
    《演义毕竟是小说,三国志上曹老板还算正面》
    《罗贯中胡乱瞎改,很多正史都被篡改了》
    《三打一算什么本事,赢了也不光彩》
    《真实历史上吕布要是碰上刘关张联手早就嗝屁了》
    《感觉刘备太虚伪,动不动就哭,他的地盘都是用眼泪骗来的》
    《三国志是尊曹贬刘,而三国演义是尊刘贬曹》
    《董卓也是无能,大好的形势被打成这样,最后还要迁都逃跑》
    《别老历史上历史上,要看历史去三国志看》
    罗贯中:怎么还骂上我了,我编写的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作品,有些地方稍加修饰一下也很正常。
    他为了让故事更有趣味性,改编了不少地方,这本就是编写小说很正常的操作。
    三国演义是参考史书三国志改编而成的,就因为和正史不一样就骂他,他也是服了。
    要是想看正史,直接去看三国志就行。
    他的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在整体历史走向不变的前提下,更多的是考虑故事性,让小说看起来更加有趣吸引读者。
    关羽:我并不觉得三打一有什么不光彩的,我们三人本就是生死与共的兄弟,帮兄弟出手没什么不妥。
    单挑的规矩无非是一对一,他自然是明白的。
    可张飞在和吕布挑战的过程中有生命危险,他作为二哥,也顾不得单挑的规矩上去二打一。
    好家伙,我们兄弟桃园结义誓同生死,哪有当哥哥的看见弟弟挨揍还不出手的。
    危急关头也别管什么单挑规矩了,先救自家兄弟要紧。
    再说了,他出手也不算偷袭,算是光明正大的挑战。
    一是他没有放冷箭,二是出手前喊了一句看刀提醒吕布。
    李世民:怎么有人说三国演义是尊刘贬曹,朕怎么觉得三国演义反而极大的矮化了刘备。
    他看过正史三国志中对于刘备的描述,少言语,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
    而且三国志的著作者陈寿也在三国志里面评价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
    可现在看电视剧三国演义里面的刘备,似乎只强调了仁德,就没啥亮点了,而且剧中还把刘备塑造成一个优柔寡断喜欢哭哭啼啼的人。
    虽然三国演义看起来像是在推崇刘备的仁德,但实际上弱化了刘备。
    刘备:我并不是剧中的那个样子,三国演义剧中把我刻画成了满脑子仁义懦弱好哭之人,我怎么觉得罗贯中有些明捧暗贬的味道。
    他根本就不是剧中那么软弱,相反他年轻的时候在北地游侠中非常有威望,出了名的雷厉风行且极讲义气。
    也正因如此,才会有人愿意帮助他,资助军马钱财和义军。
    况且他后来游走在各大势力之间充当中间人的角色,他要是不能打、不会做人也不会那么吃香了。
    要知道,袁绍和曹操当初都不约而同的看重他,可并不是只看到他手下的关羽张飞两人。
    要是只论第一线临阵经验,他是三国君主中最厉害的。
    从个人武力值来说,他虽比不过顶级名将,但也属于准一流武将级别的实力。
    他的那些败仗也基本只是因为以少打多导致的,要是打势均力敌的仗,完全可以和曹操掰手腕。
    朱棣:怎么还有人贬低刘备,依朕来看,刘备完全称得上大英雄。
    玩泥巴时的梦想坚持一辈子,一个一无所有的小孩从小立下救济天下的梦想。
    十四岁后,当地豪杰纷纷资助钱财。
    之后桃园结拜,将领不过关张,兵不过百。
    靠着同乡知己当了县令,督邮来勒索,一怒之下把督邮绑起来,抽了200鞭辞官扬长而去。
    到了徐州,巨富豪强散尽人财,用尽人脉助其起兵。
    经历六次以上的重大失败还继续前行,以合作身份先后投吕布、投曹操、投袁绍、投刘表,其中顾不上妻子先走一步。
    更是愿意礼贤下士,三顾茅庐一个二十来岁籍籍无名的的村夫。
    到了荆州,年近半百,喝多了不是吹自己多厉害,而是流泪感慨大业未成。
    纵观刘备一生,有情有义、刚烈、有人格魅力。
    逃了很多次,不是有人相告就是自己脱身。
    袁绍出城迎接三百多里,刘表热情迎接,刘璋也出城迎两百多里,宾至如归。
    势单力薄的人,和当世猛人交锋,即使一败再败也还是受天下人尊敬,最猛的曹贼都称他为英雄。
    只可惜得到超级谋士太晚,曹操都统一北方了,不得其时。
    一个织凉席卖草鞋出身的刘备,在乱世中坚守住了道德底线,从未变过初心,也没辜负情义。
    屡战屡败颠沛流离多少次,完成了儿时梦想的一小部分。
    虽然未能光复汉室,但刘备的一生仍是传奇。
    这样的刘备,正应对了那句男儿到死心如铁,跟乱世奸雄形成鲜明的对比。
    盖世英雄,潜龙从不怕困于渊,英雄何须叹华年,折而不挠,终不为人下。
    董卓:我再不迁都到长安,留在洛阳迟早被围攻。
    并非他懦弱逃跑,而是为了大局着想不得不迁都长安。
    十八路诸侯讨伐他,手下的大将华雄被斩。
    虎牢关情况危机,虎牢关一破,十八路诸侯直逼洛阳。
    而且那个时候吕布也败了,他自然要逃跑。
    况且他在最初起兵的时候来自于西凉地区,退到长安,就离自己的势力比较近一些。
    在这时如果能把皇帝迁到长安去,操控皇帝,掌握皇权更有力。
    除此之外,黄巾余党白波军到河东,队伍达到十来万人,严重威胁到了洛阳。
    一旦白波军南下渡河切断他去往关西道路,袁绍联军声势浩大,到时候二打一就真陷入绝境了。
    还有就是他虽然掌握住朝廷大权,但很多人不忠于他。
    没有办法,他这才决定迁都长安,为的就是避开敌对势力。
    在靠近他的势力范围内,建立一个新的王朝,自己更能够随心所欲。
    而在洛阳受人制约,放不开手脚。
    【第六集:连环计
    十八路讨董诸侯人心不齐,按兵不动。
    董卓乘机胁迫天子,迁都长安,在朝中更是专权跋扈,骄纵无比。
    一日在席间,又无故将司空张温斩首,满朝文武惊恐失色。
    司徒王允想除掉董卓,但苦无良策。
    他为国事担忧,难以入睡,独自来到花园,发现歌姬貂蝉在花园中对月长叹。
    当他得知貂蝉是为民忧愁时,便和她定下连环计。
    先将貂蝉许嫁吕布,再献与董卓,离间他们父子,促使吕布杀死董卓。
    吕布狩猎归来,在溪边和貂蝉相遇,他见貂蝉貌美,如醉如痴。
    王允便将吕布请到府中,答应将貂蝉送与吕布为妾。
    “早晚选一良辰,送到将军府上。”
    乘吕布去坞押送车仗的机会,王允又将貂蝉献与董卓。】
    《袁绍当时选择追击,平定天下,加上家世,简直无敌天下啊,可惜了》
    《一旦成功,袁绍不就是下一个丞相吗,眼光太短,优柔寡断》
    《王司徒巧施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第六集:王司徒一女二嫁,吕布女友变小妈》
    《曹老板深刻认识到大汉已经彻底烂了》
    《如果袁绍听从了曹操的话,袁绍就成为了权臣,曹操就成了荀》
    《从此再无热血青年曹孟德,有的只是心狠手辣曹老板》
    《此时的曹老板是真的想匡扶汉室,奈何各路诸侯各心怀鬼胎》
    李隆基:这一集应该是曹操转变的第二个事件。
    如果说为保性命杀吕伯奢是曹操第一次突破道德底线,那么十八路诸侯各怀异心,唯有自己忠贞为国,最后惨遭败绩则是对曹操真正的打击。
    从此那个出于至公之心劝诫何进、行刺董卓的热血青年真正的被沉重的现实打压,彻底成为了一个不择手段的野心家。
    不过曹操再如何不择手段,也终生也没有忘记自己是汉臣,心里依然会坚持自己“汉征西将军曹侯”的心愿。
    临终也只是愿为周文王而已,曹操还是想尽量去找回那个热血青年的影子。
    赵匡胤:现在看来,李儒是东汉末年乱世开端时最巅峰的谋士。
    在计谋方面,李儒很厉害,让他刮目相看。
    舍弃洛阳而迁都长安,看透十八路各怀鬼胎的联盟不会持兵奋进。
    之后又火烧洛阳,往取水的水井藏匿好玉玺。
    再由小兵引导,讨董联盟不攻自破。
    接下来为玉玺争个你死我活,为董卓转移集结兵力争取时间。
    十八路诸侯各有异心,再相互内耗,还给自己争取发育时间。
    只是董卓不堪大用,自己没有把持住,被美人和繁华迷了心。
    此时其余诸侯都还没发育起来,若挟天子之名,据潼关之险,占长安之富,有吕布之勇。
    麾下西凉军士皆猛,文臣有李儒贾诩,天下归一也并非难事。
    可惜性格有缺,不然就没有三国了,史书上只会多出来一个权倾天下的董太师。
    朱元璋:正史上可没有貂蝉,罗贯中这里应该是做了改编。
    三国志里面有记载,吕布是因为挑衅了董卓的一个婢女,气的董卓朝他扔戟,使得吕布心有怨气。
    再加上王允这类人的挑拨,才让吕布有杀董卓的念头。
    貂蝉这个虚构的人物,应该就是根据这段正史杜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