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一章 多少
作者:修仙呢没空   我在古代打辅助最新章节     
    九梨村,沈家
    黄氏忍不住的瞪丈夫,“你把人带来的,现在甩手交给别人送走,有始无终。
    而且那易师爷家里的还跟车去,袁娘子一下就势单力薄。”
    林氏也不高兴的道:“你这孩子也不和我打声招呼,我陪着去也能给她撑撑腰。”
    “娘,娘子,你俩都没见过人,就那么确定袁氏品格。”沈长寿头大,他总不能为了别人抛下家里时不时发火的媳妇。
    再说袁氏连潘先生夫妻相助都推却,他一个小老百姓也就赶个车,不重要。
    所以他道:“再说十寸不是别人,他是潘先生的随护,功夫比我都高。”
    “你懂个甚?”林氏和黄氏这对婆媳,异口同声发出不满。
    她们是觉得这世道女人不易,听了袁氏的决定,心有凄凄焉。
    沈长寿自然不明白两个最亲的人,怎的一个劲喷他,且还把他推出厨房。
    黄氏道:“你去把爹和林表哥都叫来吃饭,还有大伯大伯娘。”
    “大伯不会来,他俩这两天都借口给菘蓝锄草,躲着我。
    还是不要叫了,免得他们不舒服。”沈长寿顺着她的劲儿退出来。
    黄氏不耐烦的挥挥手,“你自己看着办。”
    话音刚落,就听见一阵马蹄声响由远及近,她不禁皱了皱眉转回厨房,汪家人又来了?
    下一刻,门外的沈长寿就惊喜叫道:“小叶,你咋回来了?布卖完了?”
    这是他俩商定的暗语,意指细作之事。
    沈小叶跳下马,牵着进来:“差不多。”
    沈长寿接过缰绳,用眼神问她后边是谁?
    结果沈小叶还没回应,厨房里的婆媳俩就急匆匆出来。
    她俩一个拿着锅铲,一个抓着烧火棍,都笑道问:“小叶,饿了吧?”
    “饿。”沈小叶小跑着迎上来,站她俩中间道:“野菜烙饼味儿,出锅了没?”
    “马上出锅,进来吃。”黄氏拉着她就进厨房,她眼里都是小叶,没有注意到门口还有外人。
    但外婆林氏看到了,她接住扑来的小玄猫,放下烧火棍,笑道:“长寿,快把客人请进屋烤烤火。”
    夏辰抱拳一礼,跟着沈长寿把两匹马拐在树上,然后才进了堂屋。
    这时,沈小叶已经端了盆炭进来,并道:“从灶里拨出的,里边还有红署。”
    又介绍道:“大舅舅,这位是陆观那边派来护送我的夏辰夏护卫。”
    “夏护卫,这是我大舅舅,刚刚你看到的是我外婆和舅母。
    你先在这暖和会儿,马上开饭。”她刚刚在厨房也是这样和外婆两人说的,这会儿来与他们统一一下口径。
    夏辰起身微微颔首:“麻烦沈姑娘了。”
    沈长寿也点点头,“你找外婆开了仓房的门,我们一会儿给马喂些豆料。”
    “好。”沈小叶还没走出门,又听他道:“替我请老爷子回来吃饭。
    “诶。”跑腿的活儿,她熟。
    然而不过几天没有在家,她这次来到买的荒地时,眼前已是打了石基,盖了半人高的的土坯房框架。
    干活的人在里长的招呼下,没有一个偷懒耍滑的。
    但有人看见沈小叶跑来,都会稍停一下和她说话:“小叶,你回来了。”
    “小叶,找八善叔的吧?他正在房后边和泥。”
    “小叶,我家有个远亲,想要绢布,你有便宜的绢吗?”
    她一一回了话,找见了满脸泥的外公,还有送木料来到林表叔。
    “等大家下工了,我们再走。”外公沈善宥招招手让她走近,低声道:“现在一地的料,得护着点儿。”
    “有人来动这里?”沈小叶不禁回头看盖房的诸人。
    林表叔道:“嗯,上次姑丈放这儿的木椽少了七八根。”
    “还少了什么?”沈小叶不高兴了,她从前怎么就没有听说谁偷别人家盖房的料。
    沈善宥:“小点儿声,其他没有少,但做为主家我们自己得上点儿心。”
    “外公,你知道是谁拿的?”沈小叶立刻就想到了。
    沈善宥:“不要太较真,现在木料都移到了家里。”
    “我看着,您和表叔回去吃过来替我。”沈小叶夺过他的铁锹。
    沈善宥听她把表叔二字咬的重些,马上意识到自己忽略了默默干活的侄子,老了老了,“行,这几铲送完不用再拌了。”
    说完,他拉着老妻的侄子回家,留沈小叶这边供应泥灰。
    不远处别的拌泥灰的人,见沈善宥离开,连忙找来道:“小叶,你家木料被钱二媳妇拿走的。
    她不服气山民们把布送到你家。”
    “所以?”沈小叶看着这位热心的本家长辈。
    这人道:“别再傻呼呼的把布赊给他家卖。
    咱沈家好些人,也都没个固定活计。”
    沈小叶只略略点头,没接他的话,当初赊布,她是通知到所有人的。
    现在有人看到那几家挣了钱,才心动的。
    “小叶?你明白吧?”这位本家见她不说话,心里打鼓。
    沈小叶暗叹一声,道:“十爷爷,你家谁想卖布,尽可找我大舅母支布。”
    “可你大舅母说,今年起不赊帐。”十爷爷对着沈善宥这位族兄不敢开口,但找小辈他还是可以的。
    沈小叶不信,所以问道:“您打算赊多少匹?”
    “两百匹?”十爷爷伸出两指。
    沈小叶摇摇头,“赊不了。”
    “一百匹?”
    “……”
    “五十,五十匹也行。”
    “十爷爷,前些天我买了上万斤染料,家里没法再赊布的。
    还有收的棉花和布,都占着钱。”
    “真不行啊?”
    “五十一百真不行,如果十匹的话,还是能通融下的。”
    “十匹就算了。”十爷爷挺失望的,当初黄氏也讲赊十匹可以。
    沈小叶见他失落的走开,心念一转,追上道:“十爷爷,您这是有地方卖,才一下要这么多?”
    十爷爷住步,道:“还记得钱庄吗?”
    沈小叶当然记得:“嗯,他去年把五姨姥接到津门后,就没再见过。”
    十爷道:“上次你十五帮人运货到津门遇见你五姨姥,她说那边河道两侧,有不少村子。
    我想着,让你十五叔去试试卖布,低于五十匹跑一趟不划算。”
    “您怎么没找我外公说?”沈小叶蛮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