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被盯上的朱棣,道衍的猜测
作者:小辰辰辰   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最新章节     
    大汉名叫张玉,是朱棣麾下的心腹大将。
    张玉原仕元朝,官至枢密知院,归附明朝后屡次随征塞北,累功至燕山左护卫指挥佥事,隶属朱棣麾下。
    正史中,他在靖难之役期间,夺取北平九门,升任都指挥佥事,并担任燕军先锋,大败南军主帅耿炳文,后为燕军中军主将,在郑村坝、白沟河两次击败南军主帅李景隆。
    建文二年十二月的东昌之战中为救朱棣,闯入敌军阵中,力竭战死,张玉在朱棣称帝后被称为靖难功当第一,追封荣国公,赐谥号忠显。
    洪熙年间又进封河间王,改谥忠武,配享太庙。
    见张玉风风火火的冲了进来,朱棣不急不慢的倒了一杯水,递给张玉。
    张玉感激的接过茶杯,猛然将一杯水灌入肚中,却因为喝的太快,猛然咳嗽了起来。
    朱棣又给他倒了一杯水,张玉顺了顺,才缓过劲儿来。
    刚缓过来劲儿,他就大喝道。
    “王爷,末将刚刚接到情报,王妃在城外遇到贼人攻击,足足有百余人之多,朱能拼死护卫,王妃,二王子,三王子无恙,但世子的腿被贼人砍伤……”
    朱能,是朱棣麾下的另一员将领,他的父亲朱亮,是朱棣麾下燕山中护卫副千户。
    朱能如今才二十三岁,但有勇有谋,深受朱棣器重,而随着他父亲朱亮年龄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朱棣也提过,若是他父亲朱亮退后,让他接任燕山中护卫副千户的位置。
    当然,相比于已经虚岁五十岁的张玉,朱能想要达到张玉的地步,还差的很远。
    而且,张玉的儿子张辅,也就比朱能小五岁而已。
    所以,张辅其实和朱能才算是同一代人。
    只不过张辅现在还不到二十岁,虽然那也已经参军,在朱棣的麾下效力了,展现出来的能力也可圈可点。
    但想要和父亲张玉一样独当一面,还至少要等好几年的时间。
    听到徐妙云遇袭,长子朱高炽受伤,朱棣眼中的怒火瞬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滋生。
    但过了一会儿,朱棣忽然扭头看了眼道衍。
    此时的道衍,也恰好在看朱棣。
    君臣二人的视线在空中碰撞到一起,很明显,两人又想到一起了。
    道衍低喝道:“王爷,或许贫僧猜到蓝昭的打算了。”
    朱棣冷笑一声:“巧了,本王也刚刚猜到!”
    “这家伙恐怕打的主意,是坐山观虎斗!”
    道衍也赞许的点了点头。
    “如今虽然朱允炆被册立为太孙了,但蓝昭昏迷不醒的话,陛下留给朱允炆最大的助力就没了!”
    “去应天打探蓝昭身体状况的,除了王爷之外,这么做的藩王恐怕不在少数。”
    “相比于一个失去了蓝昭的朱允炆,王爷才是他们更进一步的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正端着茶壶直接灌水的张玉猛然一顿,惊叫道:“若是这样,那王爷和王妃岂不是很危险?”
    朱棣哈哈大笑道:“张玉,你是不是忘了,本王可是跟随徐达,蓝玉他们去漠北多少次了!”
    “一般的宵小之辈想要伤害到本王,那也要有那个本事才行!”
    张玉旋即也尴尬的笑了起来。
    他也是关心则乱,浑然忘却了,单论身手的话,朱棣早在几年前,就已经不逊于他了。
    而现在,虚年三十三岁,正值壮年的朱棣,身手已经完全能够压制住他了。
    就在张玉挠头的时候,道衍开口了。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虽然以王爷的身手,不怎么需要担心宵小之辈出手,但还是要小心提防些些宵小之辈的下作手段。”
    朱棣脸色有些难看。
    他知道,道衍说的是下毒。
    也知道,道衍并不是在说他对朱标他们下毒的事情。
    但听到道衍这么说,朱棣的脸色,多少还是有些难看。
    “既然如此,最近多安排一些人来试菜,任何可能接触到的东西,都需要提前检查一遍。”
    “对了,王府中的所有人,都严密监视起来,一旦发现和陌生人接触,立刻禀报!”
    张玉抱拳大喝道:“诺!”
    说罢,转身离去,开始安排人手。
    当张玉离开后,道衍走到桌案旁,伸手在上面指指点点。
    “这些地方,是已经有藩王就藩的地点,而最近可以出手的,应该是这几位。”
    说罢,在地图上点了几下。
    朱棣的眉头,也随着道衍的手指指点点,而不断的跳动着。
    齐王朱榑,朱元璋第七子,就藩于青州,因数次出征塞外,颇以武略自傲,所作多不法。
    要说能打,他还算能打,但也仅仅算是能打。
    而且出征塞外,也多是跟随蓝玉,朱棣他们出征。
    偏生就是这么点儿功劳,他就认为自己天下无敌,功劳很大。
    正史中,建文初年,有人告其谋反,朱榑被召回南京,废为庶人,被禁锢。
    朱棣夺位后,恢复其爵位,朱榑反而因此更加骄纵,不仅如此,他还召养刺客和江湖方术之士,以护卫兵守青州城,筑墙以禁止出入。
    李拱、曾名深等欲告发,被其出禁以灭口,永乐三年,朱棣诏谕朱榑思罪改过。
    次年朱棣回朝,朝臣奏劾其罪,永乐帝闻之不满,留其于京中,削去官属护卫,释放所囚禁的官民,搜出所造的不法器械。
    但朱榑仍不思改悔,屡有怨言,遂被废为庶人,宣德三年,福建有名楼濂者冒称七府小齐王谋反,被逮送北京,诛其党数百人,朱榑也因此暴死。
    这么不老实的人,自然会成为道衍的怀疑目标。
    作为多次带着朱榑出征塞外的人,自然比道衍更了解朱榑。
    听到道衍的话后,朱棣也赞许的点了点头。
    “七弟虽然能力一般,但他确实可能有更进一步的野心。”
    道衍却缓缓的摇了摇头:“除了齐王外,湘王朱柏,汉王朱楧,辽王朱植,庆王朱栴,宁王朱权,岷王朱楩,韩王朱松,沈王朱模,安王朱楹都有可能。”
    “但是这些人中,贫僧最担心的是两人,湘王朱柏,宁王朱权!”
    “相比于有空有野心的齐王,这两位是要能力有能力,要野心有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