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朝堂交锋,夏原吉与燕王朱棣的初次相见!
作者:小辰辰辰   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最新章节     
    朱元璋之所以喜欢上朝,不单单是因为他勤政,还喜欢看着文臣武将们吵得唾沫横飞。
    人人都有着看热闹的心态,洪武大帝也不例外嘛。
    双方各执一词,御史言官搬出礼法、公道、正义来攻讦。
    “归根结底,李祺驸马和长公主之间的婚事,根本就没有解除,此举违背皇家礼制,有辱人伦!”
    “李祺固然有错,可那也是为了替自己要回公道,若天下没有公道可言,何谈治世?”
    “若李祺是你们的儿子,你们还会这般维护蓝昭吗!”
    言官们说得确实在理。
    但是,听他们的语气,就好像皇家有错,蓝昭有错,唯独罪人之子李祺没有错。
    这场争执已然变味。
    今日朝堂的主将郁新再度发起猛烈攻势,只听他冷笑两声,便开始把话题往致命的方向去引。
    “在下从不觉得此事谁对谁错,长公主贵为陛下长女,那在下便借用你们刚刚说的那句话。”
    “如若长公主是你们的女儿,你们还愿意将女儿,嫁给一个犯下滔天大罪的罪臣之子吗!”
    “谚语有云,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此乃陛下为子女考虑,为慈;蓝昭杀李祺,为正国法!”
    “李祺擅离流放之地,此乃罪一。”
    “李祺持刀斩杀禁卫,此乃罪二。”
    “李善长在世时,李祺借用权势大肆敛财,鱼肉百姓,买官卖官,此乃罪三!”
    “他又如何不该死?”
    郁新的话术确实漂亮,首要撇清皇家的关系,还给朱元璋戴上了“仁慈”的帽子。
    如此一来,就立住了场子。
    御史言官再怎么犯贱,也不敢拿朱元璋来说事,除非他们不要脑袋上的乌纱帽。
    非要拿伦理来说,朱元璋的确有错,再怎么样也应该先解除婚事,再把女儿嫁给别人。
    可他没有这么做,就需要臣子来出面替他维护名声。
    郁新做到了。
    古往今来,与孝字最亲密的字眼,便是仁字。
    这话,朱元璋肯定乐意去听,他又何尝不想被人称作仁君呢。
    御史言官哑口无言,他们都是斗嘴的高手,此时此刻脑海中浮现出无数言语,可就是不敢说出口。
    倒是周王朱橚,忽然开口驳斥。
    “郁尚书,你说的很对,陛下对待臣子自然是秉持仁义之道,本王不会反驳。”
    “可你说,蓝昭为正国法,正的是哪门子国法?”
    “他又哪里来的名义来正国法?”
    “刑部新颁布的条文,乃是他担任刑部左侍郎时亲自拟定,凡处决人犯皆要交由刑部审定,并由三法司进行决议方可处以极刑,可他自己却在家门口擅斩李祺,这岂不是知法犯法?”
    郁新立马辩解道:“李祺当时持刀,并已经杀了一个禁军校尉,嘴中还嚷嚷着要侵害蓝昭与长公主。”
    “事急从权,岂可迂腐行事?”
    “蓝昭杀人,不只是正国法……”
    朱橚再次发难,打断了郁新的言语,质问道:“等等,你既然说了,当时有禁军在列,蓝昭又不是蠢货,难道不能让禁军拿下李祺,交由县衙关押,再让三法司来审定?”
    “由此可见,杀人就是杀人,此乃逾越国法之举!”
    “若碰到事情就说事急从权,那岂不是只要杀一个人,就能拿这四个字作为借口,还要大明律做什么?”
    “陛下,儿臣请奏,将蓝昭羁押回京,严审此案,为正国法,明正典刑!”
    朱橚,也是一个玩诡辩的高手。
    御史言官们立即开始附和起来,就犹如恶狼看见了羔羊,不断撕扯着它的躯体。
    这道破绽,裂的越来越大。
    郁新一个人已经应对不了,其他那些人面面相觑,脑海中也在想着对策。
    夏原吉挺身而出,谏言道:“陛下,此事关乎长公主名誉,切切不可草率行事,李祺已然伏诛,人死不能复生,正如郁尚书所说他本就该死!”
    “凉国公世子固然有些罪过,但亦是事出有因,若依照周王殿下所奏,那便是苛政!”
    “微臣建议,让三法司派人前往定远县了解实情,着重调查李祺持刀行凶前后状况,若真是情势所迫,那也无可厚非。”
    “这就像是北边鞑子侵扰边境,是可忍孰不可忍,若不给予有力重挫,怕也是徒增血光之灾。”
    这场争执,处处都是偷换概念。
    朱橚嘴巴张了张,但还是没有开口说话。
    他知道,自己说一句,夏原吉有一百句等着呢。
    也好,只要三法司介入了,事情就好办的多。
    由于诸王都没有返回藩地,都在奉天殿中议政。
    燕王朱棣带着一抹异样眼光看向夏原吉。
    “年纪轻轻便有这般口才,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先拿出长公主的名誉说事,又牵扯上苛政二字,接着又以缓兵之计提议让三法司调查此案,让老五无话可说。”
    “他大概也是察觉到了,大部分淮西勋贵都对此事心存芥蒂,一味维护蓝昭,只会适得其反。”
    朱棣看上了这个太子府的小官。
    留在京师太过可惜,不如带回北平委以重任,以后或许能成为自己的臂膀。
    争执逐渐落入尾声,朱元璋终于表态。
    “那好,散朝过后,三法司各处派出几个人前往定远调查此案。”
    “诸位爱卿,可还有事情要议?”
    “若是没有,那就散朝!”
    众臣陆续跪地参拜,齐声道:“臣等恭送吾皇!”
    散朝过后,一群大官簇拥着夏原吉,都在夸赞他的那番言论,着实解决了个大麻烦。
    要真按照周王朱橚的提议,蓝昭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夏原吉苦涩笑道:“诸位大人谬赞了,属下也是无可奈何。”
    “无可奈何?此话从何说起?”郁新疑惑道。
    “诸位好像都忽略了一个真正的重点,李祺为什么会去定远县,他哪里来的胆子敢擅离流放之地,要是没有人在背后撺掇,属下是万万不敢相信的。”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这八个字并非绝对。
    旁观者们都不知道具体内情,身为当局者的蓝昭,反而比大多数人都清楚其中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