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迫不得已的做法,兵锋直指南直隶!
作者:小辰辰辰   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最新章节     
    是啊……
    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没人知道。
    徐妙清没心情继续用餐,独自走到一处小偏房中,里面供奉着观音菩萨的雕像。
    玉手执香火,忧心如火焚。
    只见她虔诚地跪在蒲团上,朱唇一张一合,言辞何其恳切。
    “愿菩萨保佑我夫此行无忧无难,民女叩谢。”
    徐家女子,个个信佛,这也是徐老夫人在世时留下的规矩。
    每次当蓝昭遇到事情,徐妙清都会雷打不动地礼佛。
    她知道,漫天佛神若真有灵,天底下就不会有那么多天灾人祸,自家夫君就更不会为了那些事情焦头烂额。
    虔诚供奉,只是想求一个心理安慰罢了。
    做妻子的,没有办法为蓝昭排忧解难,可能此举没什么意义,但她只是想自家夫君能够平安归来。
    蓝昭亲率五百轻骑出西安。
    提前派人急速奔赴太原府,让山西巡抚李进做好准备,以确保能够顺利渡过山西全境,而不被燕王朱棣的那些眼线发觉。
    可天底下哪有不透风的墙?
    李进在全力遮掩消息,但很遗憾的是,蓝昭次日出现在太原府时,还是被那帮出自燕王府的眼线给盯住了。
    朱棣在北方布局十年,又有道衍为其助力,早已完成了对一些重要地方的情报控制。
    毕竟,蓝昭和李进,如今都是位高权重的存在,但还是属于初来乍到,自然没有朱棣的消息来得灵通。
    蓝昭的做法是,在动身之时,以锦衣卫都指挥使的名义同时调动锦衣卫。
    调查情况,综合情报,在途中就得了解清楚北平府的情况。
    与李进再次会面时,他没有明说要去北平府做什么。
    李进也不是傻子。
    能让蓝昭亲自动身,势必是身在北平的太子出现了风险。
    说难听点,朱标此刻的处境很糟糕,纵然他的权威没有谁能够撼动,但性命只有一条。
    一把剑,就能把他从大明太子,变成人间飘荡的冤魂。
    人死了,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蓝昭再次启程前,李进只问了一句话。
    “这件事情,要告知给陛下吗?”
    蓝昭本想点头,但仔细想了想过后,却是摇头。
    “万万不可,绝对不能让陛下知道太子的险境,这样会让局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李进好心提醒道:“如果你这次没能救下太子,事后陛下问责,你难逃斩首台上的那一刀。”
    “听天由命吧。”
    蓝昭极其坦荡地吐了口气,神态上没有半点慌张。
    他很清楚现在该做什么,也想好了事态发展的最坏结果。
    朱标死,万事皆休!
    如果真出现了这种情况,便是历史轨迹的巨大改变,也和自己的命运息息相关。
    那么摆在眼前,就只有最极端的那条路了。
    入关中,取川蜀,攻山西,破北平,擒朱棣!
    然后,兵锋南下,直指南直隶!
    最极端,同样极其具有风险性!
    朱元璋不是昏庸无道的皇帝,这座大明帝国,是他一手铸造起来的。
    严格来说,这种做法不算是谋反。
    还有个更好听的名字,关中兵变!
    这是迫不得已的做法,眼下的时局不适合掀起兵变或者造反。
    但蓝昭知道,对自己而言,那也是迟早的事情。
    目前来看,最佳的局面是把朱标带出北平府,将他送回南直隶。
    蓝昭认真思虑过。
    如果太子朱标“无缘无故”死在北平,自己的坚固后盾就没了,朱元璋大概率会立朱允炆作为皇太孙。
    朱棣会不会受到惩戒,同样是个未知数。
    朱允炆母子俩,一直都在和朱棣眉来眼去。
    有些时候,蓝昭甚至怀疑,朱允炆是不是朱棣的种!
    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会彻底联合起来,转而增大朝中的文臣一派的力量,对淮西勋贵全体进行肃清围剿。
    所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都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局面。
    蓝昭一边在思虑,一边策马奔腾。
    这时,蓝承阳喊道:“世子,我们已经到了河北境内,马上就能看到北平了!”
    “好,不要停歇,继续赶路,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北平城下。”蓝昭说。
    “明白!”
    ……
    燕王府。
    与此同时,朱棣看着线人们送来的情报,随后又交到了道衍手中。
    “先生,按照时间推算,蓝昭应该很快就会到北平,本王已经下令让城门戒严,任何人都休想进入北平府!”
    道衍轻笑道:“殿下,这难道不是一石三鸟的好机会吗?”
    朱棣立马回过味来,无需让道衍过多解释。
    所谓一石三鸟,石头就是二王案,三只鸟分别是蓝玉、蓝昭、朱标。
    第一只鸟,蓝玉,这位梁国公的状况无需多言,虽说后勤补给跟上了,但前线战事压力巨大,瓦剌部跟不要命似的攻击罕东,这些天来血战不断。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蓝昭脱身西安府,他就无法及时对西北战事做出有效部署,蓝玉仍然是独木难支的状态。
    朱棣还在幕后兴风作浪。
    他不止想要蓝玉败,更想要蓝玉死!
    那么,第二只鸟,便是蓝昭了,本来他是被暂时排除在计划之外,既然主动送上门来,还只带着五百轻骑。
    朱棣完全可以视作起兵造反!
    不管动机是什么样,只要人死了,谁还能查得出来什么?
    山高皇帝远,朱元璋看不到北平的景象。
    至于第三只鸟,便是朱标。
    他的生死,已经被朱棣牢牢捏在手里,藩司内外都有他的亲信。
    今夜,将会燃起一场熊熊大火。
    蓝昭进入河北地界过后,一直都在被燕王府的眼线进行监视,他的所有动向也都被道衍掌握在手中。
    朱棣听从道衍建议,只需看住藩司衙门,大开北平所有城门,无需限制人员出入。
    只要蓝昭敢踏进来,明日燕王府就得出钱,给他打造一副好棺材!
    事到如今,不管是朱棣还是道衍,都十分具有自信。
    捏着朱标的命脉,所有事情都变得轻松许多,就连最让人头疼的蓝昭,都已经逐步到了他们的计划当中。
    简直是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