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清正廉洁!百官哭好过百姓哭!
作者:小辰辰辰   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最新章节     
    上任都指挥使第一天,蓝昭就在国库门口搞出这么个动静。
    看着他那得意洋洋的样子,朱标不禁有些汗颜。
    “小昭,你跟孤过来一下。”
    来到僻静无人的地方,朱标神色上略显无奈。
    蓝昭面露怪异,问道:“太子殿下,臣难道做的不对嘛?”
    “你守清廉之节,这是没错。”
    “可即便不收那些礼,也应当直接退回去才是。”
    “怎么大摇大摆的给送到国库里来?明摆着得罪人啊!”
    臣子眼里,朱标纯良柔和,仁义厚德,但实际上对于贪墨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前提是不要做的太过火。
    蓝昭此举,是等于把行贿者给架在火上烤。
    锦衣卫本就做着得罪人的差事,蓝昭年纪轻轻位居都指挥使,文武百官的眼睛都在盯着他。
    以后如果被找到破绽,则会被群起而攻之。
    见蓝昭没有回应,朱标劝说道:“趁着现在还没多少人知道,孤不会让户部接收这批钱财。”
    “这份名单,孤也会当做没看见。”
    “要留着便留着,不留着就如数给人家退回去,孤不会追究你的罪责。”
    这话能从朱标口中说出来,属实是破天荒了。
    前不久,朝廷还在加强对贪官污吏的惩治措施,现在又劝说蓝昭收下这一笔巨额赃钱。
    明摆着是一番试探。
    蓝昭咧嘴笑道:“太子殿下,您觉得臣缺钱吗?”
    “不缺……”
    朱标对蓝家产业的事情心知肚明。
    四座工坊,每个月都能来到巨额收入。
    工部近期又提出了“官道工程”,在蓝昭的水泥工坊不断进货。
    民间的钱他在赚,朝廷的钱他也在赚,关键还都是干净钱,完全没有收受贿赂的必要。
    腐蚀官员,无非是钱财和女人。
    前者,蓝昭不缺。
    后者,就更别提了……
    凭着蓝昭的相貌和家世,如果再想纳几个美妾,朝廷那些重臣巴不得把女儿献出来给他。
    朱标依旧以“得罪人”为此次谈话的切入点。
    “为官不同于从商,做什么事情都得留三分余地。”
    “你把这批钱财上交给国库,那孤要不要下令彻查这些官员?他们是会记恨孤还是记恨你?”
    “还有,到时候各个衙门都会出现空缺,影响的还是大明的江山社稷,你要明白这个道理!”
    说到这里,朱标话锋一转。
    “当然了,孤让你收下钱财,不是逼着你受贿。”
    看起来朱标的态度很无所谓。
    其实从内心上讲,他还是想让蓝昭收下这批钱财。
    昨天夜里。
    朱标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仅仅针对蓝昭而言,自己手上根本没有能威胁到他的把柄!
    这样并不利于控制与打压。
    蓝昭仍然保持原来的态度,朗声道:“太子殿下,臣平日里是作风不端,多年以来在京师当中臭名昭着。”
    “可是现在,您与陛下让臣来当这个锦衣卫指挥使,行使监察百官之责,臣又岂能监守自盗?”
    “若连锦衣卫都敢这般欺上瞒下,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蓝昭的回应滴水不漏,看向朱标的目光中端正且坚毅,可谓是一脸的少年意气。
    “太子,臣不妨说一句。”
    “那帮贪官污吏的钱财,都是从哪里来的?”
    “究其本源,皆是百姓的汗水与血泪,如今还有着陛下与太子威慑,他们尚且都敢直面行贿,以后只会变本加厉。”
    “正如太子以前所说,一家哭总好过一路哭,百官哭好过百姓哭。”
    朱标无可辩驳,蓝昭将君臣间的谈话,拉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假设要是执意不让户部收下这批钱财。
    岂不是显得他这个太子,也成了保护贪官污吏的靠山了?
    朱标露出一抹苦笑。
    “小昭,你说得对,但你确定要做个孤臣吗?”
    蓝昭坦率点头,一脸的朝气蓬勃,朗声笑道:“臣不怕得罪人!”
    “那好。”
    朱标不再多说,即刻下令让户部进行接收。
    至于名单上的行贿者,正好就交由锦衣卫来查办。
    一时之间,朝廷风波再起。
    无数官员都恨不得问候蓝昭十八辈老祖宗!
    给他送钱是为了示好,这小混账居然那么不识趣。
    蓝昭回到锦衣卫衙门,没有急着先抓人,而是打算把指挥佥事以上的人,全部变成自己的心腹。
    为此,拟出一份名单,交到上书房当中。
    今日倒是没见到朱标,而是朱元璋亲自在这里处理政务。
    “臣蓝昭,叩见陛下!”
    朱元璋淡淡道:“免礼吧。”
    简短交谈了几句,朱元璋便把目光放在名单上。
    前任指挥使蒋瓛任用的人手,全部都被蓝昭所否定。
    南北镇抚使、指挥佥事、指挥同知,属于锦衣卫体系中的高层领导。
    朱元璋稍微看了几眼,红笔一挥写了个“准”字。
    这倒是让蓝昭颇感诧异。
    “多谢陛下恩典!臣告退!”
    正当蓝昭打算起身离开时,朱元璋却叫住了他。
    “蓝指挥使,你知道咱为什么让你当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吗?”
    “是因臣在罕东之战中立下战功?”
    朱元璋摇了摇头道:“凭你的资历与能力,不足以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
    “是太子对你多次力荐,想让你早登殿堂,日后能成为王佐之臣。”
    “咱也看在蓝玉为国多次血战的份上,才同意了他的央求,你可得好好珍惜啊。”
    这要放在后世,妥妥的职场pua。
    蓝昭满脸的受宠若惊,再三叩首谢恩。
    “请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会让您和太子失望!”
    朱元璋微微点头,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还有件事情,咱想听听你的意见。”
    “朝廷百官一直在为册立太孙的事情有分歧。”
    “当初咱家是定下了雄英作为太孙,可惜他幼年早夭,否则咱也不会像今天这么纠结。”
    不管是在什么朝代,掺和立储之争乃为臣子大忌。
    蓝昭却有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心态。
    “陛下,臣本不应该在这件事情谏言,但既然陛下问起,臣就斗胆说一说。”
    “于公于私,于情于理。”
    “臣都觉得,允熥是太孙的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