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假若主少国疑,大明会当如何是好?
作者:小辰辰辰   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最新章节     
    “小昭,你也转念想想。”
    “监视的确是事实,但孤与陛下何曾做过伤害你的事情?”
    这次,朱标没有让步,而是打算摆事实讲道理。
    “凉国公蓝玉,结党营私,贪赃枉法。”
    “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出征北元时,强暴北元王妃。”
    “凯旋班师之后,途径喜峰关,此关夜间从不开门,而蓝玉一言不合便率军攻打关隘。”
    “这些事情,孤从未想过惩治,陛下也从未以此来惩罚过他,难道我们还不够仁义吗?”
    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立场。
    蓝昭并不否认,这些是蓝玉所造下的罪行。
    且就事论事。
    强暴凌辱北元王妃,确实有辱仁义之师,可远征漠北杀的人够多了,还存在什么仁义?
    北元王妃本就是战俘。
    当初老朱征伐张士诚、陈友谅时,他纵容部下屠杀的战俘不在少数!
    再者说,攻打喜峰关一事。
    蓝玉当时率大军凯旋班师,事前对兵部有过奏报,并且专门上书朱家父子。
    可那喜峰关守将,硬是不开城门,让打了胜仗的数十万大军在关外风餐露宿。
    换做稍有骨气点的统帅,又岂会忍心将士们继续挨饿受冻?
    入关之后,蓝玉照样很守规矩,未曾破坏关中一草一木。
    何曾有过造反行迹?
    这也是事实!
    蓝玉所做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朱家人的统治。
    时至今日,朱标仍是将其行径视为罪行。
    可笑至极!
    蓝昭深深地凝视了一眼朱标,淡淡道:“太子殿下,那我还得感谢你了。”
    “多谢陛下与太子眷顾,特意安置暗卫保护在下。”
    “叩谢天恩!”
    砰砰砰!
    蓝昭跪拜在地,毫不犹豫地给朱标磕了三个响头。
    “小昭,你这是何苦……”
    朱标伸出手,将蓝昭扶了起来,柔声宽慰道:“这里没有外人,孤对你说句真心话。”
    “即便没有常妃的因素,孤一样很欣赏你和你父亲。”
    “再信孤一次,返京之后,孤会劝说陛下,撤掉你们父子身边的所有暗卫!”
    打一棒子,给一甜枣。
    这种虚伪的方式,让人不禁反胃作呕。
    君臣从未交心,又何谈推心置腹。
    蓝昭只是微微点头。
    “希望太子殿下说到做到,没有人会喜欢一直被怀疑。”
    “如果要反,我父亲有很多机会可以反。”
    “至于他的那些贪赃枉法行径,我这个做儿子的会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所谓,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蓝昭开办的四座工坊,针对穷苦百姓有着独特的照顾。
    这一点,就足矣掩盖蓝玉的罪行!
    朱标闻言,哑然失笑。
    “怪不得那些时日,你变卖家中田产,敢情是担心我们会对凉国公进行清算。”
    朱标说着,还露出一丝惋惜。
    “要是你也姓朱,那该多好。”
    蓝昭心中暗想:“要是我真投胎到老朱家,你就得担心你的太子之位稳不稳了。”
    当然,这话不可能说出口。
    身处帝王家,又何谈亲情?
    纵然是唐太宗李世民,还不是沾着兄弟的血走上千古一帝的宝座。
    蓝昭是想当个咸鱼世子,有钱有女人,这辈子不愁吃喝,大不了混吃等死就是。
    奈何人家不信。
    非得一次又一次的找麻烦,现在倒好,连锦衣卫暗卫都用上了。
    朱标所说的话,更不能全信。
    成为太子党,也是因为目前时局下,朱标必须要保住蓝家。
    朱元璋肯定不会动他的太子之位,这一点毋庸置疑。
    可其他藩王就说不准了。
    谁不喜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呢?
    朱标再次将话题扯回正轨。
    “这本暗卫册子,是我们家老四给你的吧?”
    蓝昭摇了摇头,否认道:“不是他,但和他有关。”
    “踏入北平之初,其实孤以为,燕王是在最让人省心的一个。”
    “上马能征战,下马能治政,也是诸多藩王当中最为出色之人。”
    “没想到,当真有着反心,但苦于一直没有找到确切罪证。”
    巡视期间,朱标发现了许多苗头。
    例如朱棣先前所表现出来的穷苦廉洁,绝对是一种伪装。
    这也导致朱标下意识地认为,北平无比疾苦,不如繁华宜人的应天府,还得时时刻刻面对北方鞑子的威胁。
    转念一想,这不正是朱棣想让自己看见的吗?
    迁都北平的想法,在朱棣心底愈发强烈。
    蓝昭提出了一个致命问题。
    “太子,如若当真迁都北平,怎么安置燕王?”
    朱棣反问道:“孤如果没有记错,是你建议孤考虑北平府作为迁都首选的吧,所以你多半有个成熟的想法。”
    蓝昭坦然承认。
    “有是有,但是很缺德。”
    “迁都之前,必须要将燕王解决掉,可是没有罪证的情况下,太子不可能将其下狱或者诛杀。”
    “不妨请奏陛下,并借陛下名义拟旨,将燕王的三个儿子带去应天府。”
    这何止缺德,简直是在挖人心窝子!
    燕王的三个儿子,分别是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而且都是人中龙凤。
    朱高炽不必多说,身处永乐一朝,生了个好圣孙朱瞻基,其性质与懿文太子朱标相差无几。
    朱高煦与朱高燧,在靖难之役中大放异彩,都不是好对付的主。
    幸运的是,这三个人尚且年幼,不足为患。
    真要等他们成长起来,只会徒增劲敌。
    朱标明显不愿意,毕竟自己也是做父亲的,况且还能算得上是他们的大伯。
    蓝昭看出了朱标的顾忌,笑意盈盈地问道:“太子,您知道五龙同朝究竟是什么意思吗?”
    “嗯?”朱标表示大大的疑惑。
    “五龙,分别是指陛下、太子、皇孙朱允熥、燕王朱棣、燕王世子朱高炽!同朝即是洪武一朝!”
    这下,朱标的神情就有些不对了。
    再度开口时,语气中带着斥责。
    “小昭,你一向不喜欢这种玄而又玄的说法,为何在孤面前说出此等妖言?”
    蓝昭苦涩地叹息一声。
    “唉……”
    “假若您若是遭遇不测,陛下只会选取您的一个儿子作为储君。”
    “届时,主少国疑,您觉得大明会当如何是好?”